㈠ 虛擬幣在中國合法嗎
虛擬幣在中國並非完全合法,但虛擬貨幣本身的存在並不被法律所禁止。
詳細解釋如下:
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國內被定義為一種特殊的互聯網商品。這意味著,虛擬貨幣的存在本身並不構成違法,但其使用受到嚴格限制。首先,虛擬貨幣並不具備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因此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其次,雖然買賣虛擬貨幣的行為在一般情況下不被視為非法,但交易方式的選擇非常關鍵。建議通過正規交易平台進行交易,並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確保資金來源的合法性。
然而,如果利用虛擬貨幣從事非法活動,如洗錢、詐騙、逃稅等,則明確構成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這些非法活動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罰金等。因此,雖然虛擬貨幣的存在是合法的,但其使用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任何違法使用都將受到法律的追究。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已多次發布通知和公告,明確禁止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買賣以及作為中央對手方進行交易等行為。這些規定旨在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防範金融風險。因此,在進行虛擬貨幣交易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避免觸碰法律紅線。
綜上所述,虛擬幣在中國並非完全合法,其使用受到嚴格限制。在進行虛擬貨幣交易時,務必確保合法合規,避免涉及任何非法活動。同時,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態度,謹慎對待虛擬貨幣投資風險。
㈡ 交易虛擬貨幣是否會認定為洗錢罪
眾所周知,在各地官方反詐騙、反洗錢的宣傳推文中,都把虛擬貨幣納入是洗錢的新型手段。但是在實務中鮮有將利用虛擬貨幣洗錢的行為直接定性為洗錢罪,而是多以幫信罪、掩飾隱罪或者上游犯罪的共犯予以處罰。
網友詢問:
交易虛擬貨幣是否會認定為洗錢罪?
北京道可特(天津)律師事務所賈永強律師解答:
如果個人僅僅是買賣虛擬貨幣並不會涉及犯罪問題,但是,很多人會利用虛擬貨幣進行一些犯罪活動,例如詐騙、洗錢等。
司法實踐中,行為人把集資詐騙的資金、財物進行轉換、轉移定性為自洗錢的行為,特別是在以虛擬貨幣為騙取對象的案件中,比如張三集資詐騙的財物是1萬個比特幣,然後將部分比特幣變現成人民幣,這種行為,有可能被指控自洗錢。
2021年9月15日,國家多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我們主要關注一下以下4點:
1、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
2、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3、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4、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
北京道可特(天津)律師事務所賈永強律師解析:
洗錢罪:是指為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來源和性質,提供資金賬戶,將財產轉換為現金、金融票據、有價證券,通過轉賬或者其他支付結算方式轉移資金,跨境轉移資產的行為。可以將洗錢罪理解為一個特殊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洗錢罪的認定主要分為論上游犯罪事實的認定以及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的五種洗錢活動兩部分。首先,上游犯罪。洗錢罪的對象是上游犯罪的收益及其收益,即如果洗的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則並不成立洗錢罪。
具體而言:
1. 毒品犯罪指刑法第六章第七節規定的犯罪;
2. 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是指以黑社會性質組織、恐怖活動組織及成員為主體實施的各種犯罪(部分財產犯罪);
3. 走私犯罪指刑法第三章第二節規定的走私罪;
4. 貪污賄賂犯罪則需要細分討論,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也包括在其中。當然,第八章貪污賄賂罪並非所有罪名均可成為洗錢罪的上游犯罪,例如《刑法》第384條規定的挪用公款罪需要具體案例分析。挪用公款的成立並不要求占為己有,並且公款不是上游犯罪的「所得」。而挪用公款後產生的收益屬於上游犯罪產生的收益,可以作為洗錢罪的對象。
5.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詐騙犯罪,分別刑法第五節的規定和刑法第三節所指的犯罪。
其次,關於洗錢的行為,《刑法》第191條規定了五種:(1)提供資金賬戶;(2)將財產轉換為現金、金融票據、有價證券:(3)通過轉賬或者其他支付結算方式轉移資金的;(4)跨境轉移資產的;(5)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
只要具有相關證據能夠認定上游犯罪事實的,上游犯罪未經刑事審判也不影響對洗錢罪的認定。
賈永強律師簡介
賈律師畢業於海南大學法學院。執業以來,代理多起刑事案件,多起案件取得緩刑、無罪、不起訴乃至撤銷案件的承辦結果,獲得當事人高度評價;賈律師擔任多家公司法律顧問,辦理大量合同糾紛和債務糾紛,執業經驗豐富。
㈢ 個人買賣虛擬貨幣是否違法
銷售虛擬貨幣本身並不違法。在中國,態孫虛擬貨幣的銷售是合法的,但若其被用於非法活動,則構成違法行為。若未經國家相關部門批准,從事非法的證券、期貨、保險業務或資金支付結算業務,將被視為非法經營罪。提供網路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的企業,需要滿足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的條件,並遵守商務主管部門關於電子商務服務的規定。
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該條款規定了出售、購買偽造貨幣的法律後果。對於數額較大的偽造貨幣交易,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者,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者,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此外,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偽造貨幣或利用職務便利換取貨幣,也將面臨相應的刑事處罰。若偽造貨幣後出售或運輸,將根據刑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從重處罰。
㈣ 虛擬幣是什麼意思違法嗎
虛擬貨幣是指由非金融機構發行的,僅在與持有者或少數幾個單位之間流通的,能購買限時商品、虛擬財產和電子化服務等充當等價物的近似貨幣。在我國,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但個人偶爾買賣虛擬貨幣不違法,只是法律不保護。
虛擬貨幣的雛形可追溯到互聯網產業初創階段,早期互聯網社區的「積分制度」是其起源,後逐漸演變成商品、勞務支付工具。當前,學者通常將其分為三類:應用於網路虛擬社區的虛擬貨幣,如Q幣、網路游戲幣等;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Libra等;電子貨幣,是一種快捷支付工具。
根據虛擬貨幣與實際經濟以及現實世界貨幣之間的關系,可分為四種類型:僅限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的虛擬貨幣;可購買虛擬和現實世界商品和服務的虛擬貨幣;可以使用現實世界的貨幣進行購買的虛擬貨幣;可以將賣回現實世界的虛擬貨幣。
在中國,2017年9月相關部門發布公告,禁止虛擬貨幣的場內、場外發行。2021年9月,明確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屬於非法金融活動,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相關業務提供服務。不過,個人偶爾買賣虛擬貨幣不違法,但交易不受法律保護。此外,若利用虛擬貨幣融資、搭建交易平台等,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等多種犯罪。
㈤ 虛擬幣在中國合法嗎
虛擬貨幣在國內是合法存在的,但如果利用虛擬貨幣從事非法的活動那就是違法的。具體來說:
法律依據:2013年,央行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和相關支付公司不得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交易提供支付與清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