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瑞波幣
瑞波幣是由OpenCoin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稱作Ripple Credits,又稱作XRP,中文名為瑞波幣。
Ripple是世界上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路,通過這個支付網路可以轉賬任意一種貨幣,簡便易行快捷,交易確認在幾秒以內完成,交易費用幾乎是零,沒有所謂的跨行異地以及跨國支付費用。
理論上而言,網關們需要購買的XRP並不多,其價格也非常便宜,1個XRP僅為0.4美分(截止2015年3月14日,其價格已經升至1美分左右)。與比特幣一樣,XRP的數量也是不能「超發」的(總量為1000億個),但由於每次交易都將銷毀少量XRP,這就意味著XRP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如果Ripple協議能夠成為全球主流的支付協議,網關們對於XRP的需求就會更為廣泛——需求旺盛而數量卻在減少,就會導致XRP的升值。
Ripple Labs 持有770億的XRP,簡單以0.4美分的價格估值,價值約為3億美元。Ripple Labs稱,為了讓Ripple協議有更多的參與者,他們將逐步將其中的550億XRP捐贈給這一系統中的用戶,自己留下220億。而假如Ripple協議成為了主流支付協議,XRP數量又在減少,XRP就會升值,即使捐出了持有大部分XRP,Ripple Labs的價值仍然可以非常之高。
這僅僅是設想。畢竟,這一支付協議還只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截至目前,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的宣布接入Ripple協議的銀行,是德國Fidor銀行,這是一家在數字貨幣領域踴躍探索的互聯網直銷銀行,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此前,該銀行在與比特幣合作也被視為開創性的舉動。
雖然有了起步,但Ripple協議要「征服」銀行,尤其是不像Fidor那麼創新的傳統銀行,仍是任重道遠
B. 有哪些國家承認了比特幣
德國:世界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的國家
2013年8月,德國宣布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並已納入國家監管體系。德國是世界上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的國家。
日本:定義比特幣為資產
2014年6月,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表示,決定暫時不監管比特幣。2015年8月,Mt.Gox首席執行官被捕,日本政府考慮比特幣監管事宜。2016年5月,日本首次批准數字貨幣監管法案,並定義為財產。
加拿大: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
2013年12月,世界上首個比特幣ATM機在溫哥華投入使用。很多美國本土的比特幣創業者,由於美國國內不同州的法律監管問題,選擇搬遷到加拿大創業。
C. 德國用虛擬貨幣支付水電費是真的嗎
是真的,比特幣在德國是合法存在的。德國也是最早承認比特幣合法性的國家,在德國使用比特幣交水電費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在國內是行不通的。比特幣在國內不是貨幣,是不能用於支付的,比特幣在國內只作為一種商品的形式存在。
當然,除比特幣以外還有瑞泰幣、萊特幣、狗狗幣、活力幣等優秀的幣種。
D. E特幣是什麼
E特幣是存在於互聯網誕生的一種虛擬貨幣,可支持點對點的支付功能,臆在能流通於各國之間、各易貨平台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在易貨過程當中能夠實現通過互聯網點對點支付的一種廣泛使用代幣,為易貨行業的全球流通做出了「貨幣」的功能。
E特幣的誕生:E特幣起源發行於德國,德國是世界貿易最為成熟和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第一個承認和運用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國家,同時也是美國的重要聯盟國之一。在未來,全球虛擬貨幣必然盛行的趨勢,德國率先承認了比特幣的合法地位,同時也及時推出了E特幣的全球計劃。而未來,全球經濟一體化也是必然的趨勢,易貨行業也將逐步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所以E特幣就在這必然的發展趨勢下誕生了。
E特幣的發行: E特幣是德國財政部下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專項實驗小組(Research on social economic science簡:Eoses)發行。計劃全球從2014年起到2017年總共向全球發行675萬個,其中第一年發行360萬個,第二年發行180萬個,第三年發行90萬個,第四年發行45萬個。每年發行總量按照360天平均發行(其中每年的12月27號—31這5天不發行)。第一年發行量為1000個/天,第二年為500個/天,第三年為250個/天,第四年為125個/天。由於總量的限定和數量不斷的減少,隨著未來E特幣逐步進入易貨平台流通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將奠定E特幣註定升值的基礎,據Eoses實驗小組粗略測算全球易貨平台的交易總額來算,E特幣最高價值將穩定在10000美金,人民幣60000元左右才能滿足易貨代幣的流通需求。而德國財政部有意在E特幣價格穩定在5000美金之後確認E特幣的合法地位。
E特幣的挖礦:E特幣由64進制加密演算法數據組合而成,每1個幣,最多將被拆分成小數點後3位,以原代碼的形式存在和流通與互聯網之間。每1個幣的產生都需要計算機在線通過計算機的運算能力進行「挖礦」,才可獲得E特幣。由於每個E特幣都有自身的代碼組成,所以不存在發行機構擁有大量E特幣的可能性,雖然有發行機構,卻也是遍布全球各個互聯網的節點當中,而且「挖礦」是根據E特幣固定的發行時間已經限定,任何個人或組織都無法獲得51%以上的E特幣數量,所以既解決了51%的風險,也是去中心化的一種貨幣。同時,Eoses實驗小組發行E特幣是在財政部門的監督管理下運行,相對更保障了E特幣規范、穩健運行的基礎。E特幣每天發行的總量被限定,但是不代表當天發行的總量就一定會被全部開采出來,E特幣是基於當天所有挖礦的計算機運算能力的總和來決定當天的礦池量是否當天全部開采出來。如果當天發行的總量沒有被開采出來,則累積到第二天的總礦池一起開采。
E. 歷史上的梅福劵是什麼玩意
歷史上基本就是用一個名為冶金研究公司的空殼公司發行的本票來支付軍工企業的報酬(預定為6個月支付,但可以無限次數的延長3個月有效期),結果為到1939年(此處與德語資料有出入,應為1938年)時梅福票總額已達120億帝國馬克,同期德國國債僅為190億馬克。
首先這個空殼公司名義上由克虜伯,西門子,萊茵金屬和一個叫 Gutehoffnungshütte 的機械公司建立的,初始資金僅為100萬馬克,公司由國防部和帝國銀行的代表共同運作,完全通過帝國銀行的暴力🔫續來繼續融資延期本票需要的第三方證明最初由私人銀行提供,後期成立了另一個名為工業產品貿易公司的空殼公司為其擔保,此公司同樣實際由國防部和帝國銀行運作。
在國家項目中收到梅福票的公司同時可以經過轉讓票據來使用梅福票對其他公司進行支付
梅福票總共續了5年(1933-1938),最後通過使公司出售給帝國銀行來完成對企業的現金支付,期間每年利息為4%
最終支付時所用的現金當然是直接印出來的,然而印鈔造成通貨膨脹的具體數據沒有在詞條中出現
直到有效期結束,梅福票總額的120億佔了國防資金的45%
F. 請問比特幣是干什麼用的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數字貨幣。[1]也有人將比特幣意譯為「比特金」。[2]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2009年提出,比特幣也用於指稱bitcoin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與大多數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不依賴於特定的中央發行機構,而是使用遍布整個P2P網路節點的分布式資料庫來記錄貨幣的交易,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例如,比特幣只能被它的真實擁有者使用,而且僅僅一次,支付完成之後原主人即失去對該份額比特幣的所有權
真正讓比特幣聲名鵲起的,是一個叫作絲綢之路的秘密購物網站。
這個秘密網站創建於2011年2月,是一個類似於eBAY或者淘寶的B2B電子商務網站,在這里可以買到各種葯物,當然也包括毒品。要去往絲綢之路十分復雜,靠URL是行不通的,瀏覽器並不能直接把你帶到那兒。必須經過一系列技術配置,你才能通過一個叫作TOR的匿名網路工具到達。
信用卡、貝寶或者其他網上支付方式,基本都是通過實名認證,可追蹤或屏蔽的。它們都被排除在絲綢之路的支付之外,這里唯一受歡迎的是比特幣。因為它是匿名支付,追蹤起來不是那麼簡單。
絲綢之路很好地展現了比特幣的應用場景之一,也帶來了外界對比特幣的不好印象,與毒品沾邊之後,更是讓人產生了政府可能圍剿比特幣的擔憂。
如今,比特幣在網路上的用途已經越來越廣泛,並不僅僅局限於絲綢之路網站。比特幣項目的另一名核心成員尼爾斯·施耐德表示,他用比特幣來支付大部分在線購買物品(如程序員工資、伺服器租賃、域名費等),同時還會兌換成貨幣用來支付食品等等。
作為新生事物,比特幣尚未納入任何法律規范范疇,不少人對此很高興。
G. 德國虛擬貨幣怎麼變現
1、首先打開並登錄幣安APP,點擊頁面底部的「資金」。
2、其次在「總覽」頁面將資金劃轉到「C2C」頁面,以提現BTC幣為例,劃轉時選擇劃轉USDT幣,並且劃轉方式選擇從「現貨賬戶」到「C2C賬戶」,劃轉後在頁面下方點擊「交易」並選擇上方「C2C」。
3、然後選擇左上角「自選區」,點擊「我要賣」並選擇「BTC」進入下一頁面。
4、最後填寫好要提現BTC幣的數量並選擇收款方式進行出售BTC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