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笑來VS孫宇晨,好戲即將上演!李俊山「詐騙鐵證」遭曝光 ,牛津大學「博士後」是怎樣下海做狗庄的
李俊山的欺詐行為,通過583MB的證據文件被揭露,涉及視頻和語音信息,這證實了李俊山在區塊鏈領域的虛偽身份和欺詐行為。他聲稱自己在2016年全心投入區塊鏈領域,但並未從中獲得任何實質收益。為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李俊山利用關系加入所謂的「牛津大學博士後」全球領導力研究項目,實際上,這是一個高價的成人自考項目,所謂的證書只能在牛津大學官方渠道查詢驗證。
李俊山在自我包裝為區塊鏈專家後,開始利用自己所謂的專家身份獲取信任,他被一家國資下屬機構聘請為區塊鏈認證中心主任,但該職位並無工資,也不允許他打著機構的名義進行欺詐行為。他後來通過自我編造的身份和頭銜,如「牛津大學博士後」等,吸引了一些不懂行的投資者。
李俊山與多個資金盤項目合作,包括BRC、貝爾鏈、漢畫軒、EKT多鏈星球等。他在這些項目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通過媒體專訪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時賺取了大量資金。然而,這些項目大多以失敗告終,例如漢畫軒的代幣HVCC已經停止交易,價格歸零,投資人的資金全部損失。
李俊山還嘗試通過創立學友鏈項目和開設幣聯儲交易所來繼續他的欺詐行為。盡管這些項目看起來具有拯救資金盤難民的口號,實際上它們仍然涉及資金盤活動。在資金盤活動失敗後,李俊山繼續尋找新的機會,並與他人合作,企圖再次實施欺詐。
與此同時,李笑來在微博上指責孫宇晨為「小偷」,並且稱其為慣犯。兩人之間的激烈爭論可能標志著幣圈的又一場重大事件,涉及區塊鏈、加密貨幣等領域的爭議與糾紛。這兩位大佬的爭議引發了公眾對於區塊鏈領域誠信問題的關注。
泛城資本的陳偉星曾對李笑來有過批評,認為他實為騙子,指出了李笑來在宣傳、歷史背景和集資方式等方面的不誠實行為。然而,孫宇晨是否為小偷或慣犯,仍需進一步的證據和分析。
針對李俊山的欺詐行為和李笑來與孫宇晨的爭議,社會應提高警惕,打擊欺詐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同時,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的發展應建立在誠信與透明的基礎之上,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