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區塊鏈 > 供應鏈票據和區塊鏈

供應鏈票據和區塊鏈

發布時間:2025-10-12 17:17:57

① 干貨:50個供應鏈票據行業專業術語,一看就懂

以下是50個供應鏈票據行業專業術語的簡要解釋:

一、基礎篇

  1. 商業匯票:出票人簽發的,承諾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2. 供應鏈票據:電子商業匯票,通過供應鏈票據平台簽發,可在企業間流轉。
  3. 供應鏈票據平台:提供出票、承兌、背書、質押、貼現等功能的平台。
  4. 承兌:付款人承諾到期無條件支付匯票金額。
  5. 銀票:銀行承兌的商業匯票。
  6. 財票: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承兌的商業匯票。
  7. 商票:非銀行機構承兌的商業匯票。
  8. 貼現:持票人在匯票到期前,向金融機構貼付利息,將票據轉讓。
  9. 貼現機構:具有貸款業務資質的法人及其分支機構。
  10. 轉貼現:貼現銀行向其他銀行或機構轉讓未到期票據。

二、業務篇

  1. 業務參與者:接收和發送票據業務指令的金融機構、非法人單位和企業。
  2. 接入機構:為業務參與者提供供應鏈票據業務終端服務的機構。
  3. 接入點:為接入機構提供系統接入技術服務的機構。
  4. 票據行為:設立及變更票據權利義務的法律行為。
  5. 出票:出票人製作票據並交付的行為。
  6. 額度:商業銀行為客戶設定的短期授信管理指標。
  7. 授信名單: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的票據類型及承兌企業名單。
  8. 保證:票據上記載的第三方保證付款的票據行為。
  9. 提示承兌:出票人提交請求承兌申請。
  10. 提示付款:持票人出示票據請求付款。

三、法規篇

  1. 票據新規:明確了供應鏈票據的電子商業匯票屬性的管理辦法。
  2. 票據法:票據行業的根本法規。
  3. 九民紀要: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對票據案件審判具有間接約束力的紀要。
  4. 標票管理辦法:規范標准化票據融資的管理辦法。
  5. 權利擔保效力:背書人對持票人的擔保承兌和付款責任。
  6. 票據追索權:持票人請求前手償還匯票金額及款項的權利。
  7. 行使追索權的形式要件:行使追索權時的程序和手續。
  8. 選擇追索權:持票人自由選擇前手債務人之一或全部為追索對象的權利。
  9. 拒絕證明:持票人提示承兌或付款遭到拒絕時的法律證據。
  10. 票據抗辯:票據債務人拒絕履行義務的行為。
  11. 公示催告:法院要求社會公眾申報權利的程序。
  12. 票據時效:票據權利在一定時間不行使即消滅。

四、使用篇

  1. 注冊登記:企業通過供應鏈平台完成信息注冊。
  2. 等分化簽發和流轉:企業間通過平台完成票據的發行和流轉。
  3. 票據質押融資和貼現:金融機構通過平台為企業提供質押融資和貼現業務。
  4. 票據交易:供應鏈票據貼現後在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
  5. 到期處理:平台自動提示付款,承兌人線上劃付資金完成結清。
  6. 轉讓背書:持票人以轉讓匯票權利為目的的背書行為。

五、科創篇

  1. PaaS:提供硬體、操作系統及應用運行平台的服務。
  2. SaaS:基於網路提供軟體服務,無需安裝。
  3. BaaS:為客戶提供科技運營服務,如資金管理、產品創新等。
  4. DaaS:數據作為服務,提高業務敏捷性。
  5. 標准化票據:由承兌人歸集票據形成的受益證券。
  6. 綠色票據:支持綠色產業或項目的商業匯票。
  7. 司庫體系:企業集團通過金融資源管理平台實現資金集中和信息集中。
  8. 集團管控:總部通過資源配置、流程設計等管控下屬單位。
  9. 供應鏈金融:利用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為供應鏈各參與方提供金融服務。
  10.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票據中,可用於提高票據的透明度、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11. 大數據分析:對供應鏈票據業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升業務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
  12. 人工智慧:在供應鏈票據業務中,用於自動化處理、智能風控和客戶服務等領域。

② 區塊鏈+供應鏈化身需求鏈,開創供應鏈發展新模式!

2018年,一場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技術革命,正在瘋狂來襲,主角就是—— 區塊鏈 。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如果說蒸汽機釋放了人們的生產力,電力解決了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麼區塊鏈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將可能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區塊鏈+」的革命已在醫療、金融、智能製造等行業拉開帷幕,無疑也會對供應鏈產生重要影響。供應鏈管理和供應鏈金融,由於市場規模足夠大,滿足多信任主體、多方協作、中低頻交易、商業邏輯完備等特點,是天然的區塊鏈的用武之地。

一、傳統供應鏈存在的問題

供應鏈管理跨度較大,信息不對稱

當前供應鏈上下游跨度大,所涉企業眾多,核心企業對整個供應鏈的管理能力和影響范圍有限,管理效率大幅下跌且管理成本上升。

產品生產周期和供應周期出現復雜化、零碎化以及地理的分散化,傳統的技術和概念已不能再適應如今的商品生產和供應。

一般企業最多可以管理1到2級的供應商,隨著全球分工的不斷細化,供應商的數量成倍增長、不斷延長、遍布全球。核心企業不能對上下游的供應企業流通貨物做到實時掌控。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不對稱現象會使各企業處於不利地位,甚至會降低整個供應鏈生態系統的價值。

信息追根溯源能力弱

由於供應鏈中各企業缺少透明度,所以買家和賣家之間缺少一種有效可靠的方法去驗證所買賣的產品的真正價值。

這也就意味著買方支付的價格不能真實地反映產品的成本,無形之中增加了供應鏈的整體成本。

目前供應鏈仍無法去追蹤供應鏈各環節中的假冒偽劣商品、違法勞動、洗錢等非法活動的源頭。

供應鏈全鏈條數據獲取難度大

供應鏈所涉企業的信息系統分散在不同的供應商手裡,采購、生產、流轉、銷售、物流等信息完全割裂,沒有一個信息平台來存儲、處理、 共享 和分析這些信息,限制了豐富數據和信息的潛在價值,大量信息處於無法收集或無法訪問的狀態。

同時也導致這些信息核對審核困難煩瑣,信息交互不暢,需要人工重復對賬,這樣也增加了交易支付和賬期的審計成本。

二、區塊鏈+供應鏈能解決很多問題

信息實時更新,消除第三方

區塊鏈可以搭建一個包含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物流等所有供應鏈環節的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所有企業結成聯盟,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都記錄在鏈條上,實時跟蹤監管供應鏈所有動態,並實現協同化工作。

使得整個供應鏈達到透明化、可視化,每一筆交易多個參與者,無需第三方中介機構,便能夠查看相同的交易記錄,驗證身份並確認交易。

便於溯源

轉變為所有參與者共享交易的整個生命周期的賬本信息。它是基於信息的狀態而不是信息的傳遞通信。過去模糊的信息現在都清晰可見。

同時,區塊鏈是分類賬公開發行,分類賬是分散式的結構特點,任何一方都不擁有分類賬的所有權,也不能按自己的意願來隨意操控數據。區塊鏈就可以對商品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溯源。

三、供應鏈金融新模式

由於區塊鏈打破了各家企業的數據孤島,所以給予供應鏈的大數據將有有更多的數據源,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存量和質量,使得大數據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同時,區塊鏈數據的不可篡改性也提升了數據的可信性,使得企業以數據 徵信 成為可能,由此推動大數據交易市場的建立和繁榮。

在供應鏈金融中,用區塊鏈技術所搭建的票據平台可以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結合,實現票據融資、簽發、支付票據拆分、統計報表、清算結算等功能。實現數字票據在多方見證的情況下,公開透明地進行快速支付和快速拆分,讓核心企業的信用向供應鏈的上下游傳遞,開創了供應鏈金融新模式。

區塊鏈可以讓供應鏈上的每個環節都能受益,並且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基於區塊鏈的產品供應鏈協作模式區塊鏈加入後,數據在供應鏈參與方中共享,整個供應鏈上可以形成一個完整且流暢的信息流,來確保參與方及時發現供應鏈系統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

從這方面來說,區塊鏈技術極大地加快了產品溯源和產品召回的速度,降低了產品的質量風險。它們將使製造業更加靈敏,實現可定製客戶訂單——實際上,就是將供應鏈轉變為需求鏈。隨著供應鏈的運作方式更趨近這種情境下的需求鏈,類似這樣的信任困境可能會迫使製造商關注區塊鏈解決方案。

未來供應鏈將會比現在更具動態性、靈活性和顧客導向性,地理位置和長期合作關系將不再那麼重要。

③ 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如何做到強強聯手

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做到強強聯手的方式

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通過提升透明度、增強信任、優化流程和降低成本,實現了兩者的強強聯手。以下是具體的實現方式:

一、區塊鏈技術切入供應鏈金融的兩種模式

  1. 聯盟鏈模式

    合作方式:直接與核心企業或平台合作,為其提供區塊鏈底層解決方案。在積累足夠數據後,搭建聯盟鏈,對接資金方提供金融服務。

    優勢:圍繞強勢核心企業展開,有效解決風控和獲客問題。核心企業掌握行業狀況,對供應鏈上的企業具有掌控力,有助於降低風險。

  2. 私有鏈模式

    服務內容:從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入手,如溯源、追蹤、可視化等,將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整合到一起,在此基礎之上從事金融服務。

    優勢:相當於用區塊鏈搭建起了一個應用場景,便於整合各方資源,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二、區塊鏈技術切入供應鏈金融的三個步驟

  1. 打造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聯盟

    參與者:包括供應鏈金融平台、核心企業、專業的金融中介機構、資金方、保理機構等。

    職責分工:平台提供基礎服務,核心企業負責風險控制,金融中介機構提供定製化產品,資金方對接客戶。

  2. 數據上鏈

    過程:將供應鏈聯盟里的數據放到鏈上,利用區塊鏈的特性使其不可篡改,並提供數據的確權、溯源等服務。

    效果:增強數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為後續步驟打下基礎。

  3. 資產數字化與交易

    資產數字化:將倉單、合同、區塊鏈票據等變成數字資產,具有唯一性、不可篡改性和不可復制性。

    數字資產交易:供應鏈金融平台轉變為金融資產交易所,將非標的企業貸款需求轉變成標准化的金融產品,進行代幣化,對接投融資需求,進行價值交易。

    效果:增強供應鏈金融資產的流動性,調動新型融資工具和風控體系,覆蓋中小企業融資的長尾市場。

三、解決供應鏈金融的痛點

  1. 中小企業融資難、成本高

    痛點描述:銀行僅願意對核心企業的直接上下游提供融資服務,導致二級、三級等供應商/經銷商的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

    區塊鏈解決方案:發行和運行數字票據,可在公開透明、多方見證的情況下進行拆分和轉移。提高票據的流轉效率和靈活性,降低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

  2. 商業匯票、銀行匯票使用場景受限,轉讓難度大

    痛點描述:商業匯票的使用受制於企業信譽,銀行匯票貼現的到賬時間難以把控,且債權轉讓難度大。

    區塊鏈解決方案:打造銀行與核心企業之間的聯盟鏈,利用區塊鏈多方簽名、不可篡改的特點,使債權轉讓得到多方共識,降低操作難度。

  3. 供應鏈金融平台/核心企業系統難以自證清白,導致資金端風控成本居高不下

    痛點描述:銀行擔心核心企業和供應商/經銷商勾結修改交易信息,需要投入額外成本驗證交易真偽。

    區塊鏈解決方案:區塊鏈作為「信任的機器」,提供絕對可信的環境,減少資金端的風控成本,解決銀行對於信息被篡改的疑慮。

四、圖片展示

以下是相關圖片展示,用於更直觀地理解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

綜上所述,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通過兩種模式、三個步驟以及解決三大痛點的方式,實現了強強聯手,為供應鏈金融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④ 供票是基於什麼的根基本沒有關系

區塊鏈。
供應鏈票據平台依託於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與供應鏈金融平台對接,為企業提供電子商業匯票的簽發、承兌、背書、到期處理、信息服務等功能,通過供應鏈票據平台簽發的電子商業匯票稱為供應鏈票據。
供應鏈票據(以下簡稱「供票」)的本質是適用於《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的電子票據,對於已經擁有電票管理系統,可以開展傳統商票業務的財務公司。

閱讀全文

與供應鏈票據和區塊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斯坦福博士區塊鏈怎麼換中文 瀏覽:455
國網公司區塊鏈公司 瀏覽:529
撥開數字貨幣的重重迷霧 瀏覽:120
3090顯卡的算力 瀏覽:996
供應鏈票據和區塊鏈 瀏覽:341
達世幣哪個礦池挖收益高 瀏覽:494
中國啥時推出數字貨幣 瀏覽:650
civic數字貨幣 瀏覽:620
感應力影響力怎麼算 瀏覽:360
區塊鏈跨境電商國外做法 瀏覽:460
央視數字貨幣芳99團 瀏覽:285
一文看懂汽車和區塊鏈 瀏覽:866
區塊鏈和自媒體關系 瀏覽:912
喬治亞數字貨幣 瀏覽:425
區塊鏈技術和礦機有什麼關系 瀏覽:473
目前價格最低的數字貨幣 瀏覽:908
環旭電子區塊鏈業務 瀏覽:404
項目管理和區塊鏈 瀏覽:935
區塊鏈中國水務 瀏覽:38
益力多小姐怎樣算工資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