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非慣性系下的浮力
1、明確浮力產生的原因
浮力(F浮)等於液體(或氣體)對浸在它裡面物體向上的壓力(F2)與向下的壓力(F1)的壓力之差(F)。
2、進一步分析上下的壓力差:F=F2-F1
1)、壓力差決定於兩個壓力的大小,
2)、液體(或氣體)對浸在它裡面物體的壓力,
除了與物體的受力面積有關外,
還與液體(或氣體)的壓強有關,
3)、液體(或氣體)的壓強與液體(或氣體)的重力有關,
非慣性系下的浮力,
主要要看液體(或氣體)的重力情況。
3、解決你提出的問題
看一看非慣性系下液體(水)的重力有沒有變化:1)不變化,浮力不變,等於物體排開水的重量;2)變化了,要具體分析,(應用到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初中不討論)。
特例:失重時,重力G=0,壓強p=0,壓力F1=0,F2=0,壓力差F=0,F浮=0。
舉一實例:礦泉水瓶內放一鋼珠,讓礦泉水瓶在空中自由下落,分析鋼珠在水中受浮力的情況。由上分析可知,鋼珠在水中受浮力=0。
若超重時,浮力會變大。不討論了。
❷ 高中物理中非慣性系中的慣性力矩怎麼計算
非慣性參照系凡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參照系叫慣性參照系,簡稱慣性系。凡相對於慣性系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參照系,都是慣性系。在不考慮地球自轉,且在研究較短時間內物體運動的情況下,地球可看成是近似程度相當好的慣性系。凡牛頓第一定律不成立的參照系統稱為非慣性系,一切相對於慣性參照系做加速運動的參照系都是非慣性參照系。在考慮地球自轉時,地球就是非慣性系。在非慣性系中,物體的運動也不遵從牛頓第二定律,但在引入慣性力的概念以後nrvz就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形式來解決動力學問題7一973直線系統中的慣性力簡稱慣性力,例如在加速前進的車廂里,車里的乘客都覺得自己好象受到一個使其向後倒得力,這個力就是慣性力,其大小等於物體質量m與非慣性系相對於慣性系的加速度大小a的乘積nptx方向於a相反。用公式表示,這個慣性力F慣=-ma,不過要注意:慣性力只是一種假想得力,實際上並不存在,故不可能找出它是由何物所施,因而也不可能找到它的反作用力f慣性力起源於物體慣性,是在非慣性系中物體慣性得體現。二,轉動系統中的慣性力簡稱慣性離心力,這個慣性力的方向總是指向遠離軸心的方向。它的大小等於物體的質量m與非慣性系相對於慣性系的加速度大小a的乘積。如果在以角速度ω轉動的參考系中,質點到轉軸的距離為r,則:F慣=mω2r.假若物體相對於勻速轉動參照系以一定速度運動,則物體除了受慣性離心力之外,還要受到另一種慣性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科里奧利力,簡稱科氏力,這里不做進一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