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挖礦病毒查殺】實戰總結十條建議與查殺腳本
在科技世界,挖礦病毒問題持續嚴峻,尤其是針對學校與科研機構的伺服器。本文重點從以太坊挖礦病毒出發,解析其運作機制與應對策略,以期為伺服器管理員提供實用指引。現今,伺服器管理面臨的挑戰顯著增多,傳統有效的查殺軟體不再完全適用。以下實戰建議結合具體工具使用,以期解決當前挖礦病毒問題。
病毒的運作機制相當隱蔽,常模仿常用GPU或CPU進程,導致內存資源過度消耗,直接影響服務穩定性和性能。以下一段病毒偽裝程序示例:
病毒設計的另一個關鍵點是自我修復能力,即使被終止後也能自動重啟。一個典型的守護式病毒樣本代碼如下:
當nvidia-smi喚醒時,自已程序將被關閉,然後進入睡眠狀態,等待恢復繼續執行。
針對上述挑戰,下面提供十條實戰經驗:
- 首先抓取可疑進程,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 使用命令行工具,如nvidia-smi,gpustat等,對挖礦程序pid進行發現,並查閱運行目錄,但需注意守護進程或隱藏技術的影響。
- 查找病毒位置,尤其關注非正常網路流量,針對可疑進程進行排查。
- 刪除病毒文件,並確保移除所有保護機制,如特殊許可權等。對於rm命令失效的情況,通過執行chattr命令解除文件屬性鎖。
- 深度查殺病毒相關文件與目錄,特別關注用戶cron任務等潛在感染源。
- 加強網路安全防護,限制密碼登錄訪問,使用防火牆如ubuntu的ufw,並只允許必要埠通訊。
- 限制用戶許可權,減少許可權濫用風險。只允許管理員與指定成員操作,檢查並刪除不需要的用戶。
- 解決nvidia-smi問題,修復被病毒篡改的二進制文件,並考慮安裝或更新顯卡驅動。
- 採用跳板機機制,確保網路訪問安全與系統管理的統一化。
- 保持系統更新,將伺服器升級至最新版本,防範系統漏洞與惡意軟體。
本文最後分享了自用的腳本,用於執行關鍵步驟,包括進程查殺、可疑目錄刪除與監控埠等功能,實際驗證效果良好。同時建議結合上述實戰策略,進行針對性系統維護與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