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幣數字貨幣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人民幣數字貨幣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區塊鏈概念股龍頭股,擁有領先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積極布局區塊鏈產業鏈。隨著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公司業績持續高速增長,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下面小編帶來人民幣數字貨幣股票龍頭股有哪些,對於各位來說大有好處,一起看看吧。
數字貨幣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四方精創
四方精創300468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商業銀行IT服務提供商。公司在互動平台上明確表示,已經具備數字錢包圖雹御標的技術儲備。
2、博彥科技
博彥科技002649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向全球提供創新、值得信賴的IT咨詢、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目前已向部分銀行客戶提供數字貨幣業務相關服務。
3、廣電運通
廣電運通002152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數字貨幣的研發,包括數字貨幣自助設備的發念源放和兌換,數字貨幣錢包和數字貨幣在閘機和自助售貨機的應用。
4、北信源
北信源300352公司是中國終端安全管理市場的龍頭企業,其相關戰略R具備從區塊鏈底層平台到應用解決方案的全方位研發與交付能力;與BM合作成立四方精創區塊鏈創新中心;18年加速布局區塊鏈業務,參股格羅斯產業鏈服務(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優智匯咨詢有限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深圳前海樂尋坊區塊鏈。
2、華英農業:
2018年5月4日消息,華英農業在互動平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目前華禽網在引入區塊鏈技術,未來會運用在食品安全追溯上。
3、恆生電子:
金鏈盟首批成員,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基於聯盟鏈的數字票據系統;首款金交所區塊鏈智能合約產品落地;投資設立的鯨騰網路致力於A基礎服務及區塊鏈聯盟運營等業務;目前已形成完整研發價格體系,其中恆生研究院負責Fiηtech前沿技術和創新應用的研究,覆蓋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領域。
4、易見股份:
2016年開始與M開展合作,探索_究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管理服務領域的運用;為利用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結合物聯網技術,對交易雙方的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數據進行實時在線刻畫;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領域,2018年9月完成「易見區塊2.0平台升級。
5、高偉達:
收購上海睿民100%股權,上海睿民聯合民生銀行和京津冀協同票據交易中心積極研究基於區塊鏈的票據應用場景,公司自身也在推進對票據網做基於區塊鏈的改造。
區塊鏈概念股龍頭股票有哪些
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越來越廣,很多上市公司開始接觸區塊鏈概念,比如新晨科技、銀江股份、恆銀金融等。
新晨科技:公司主要從事應用軟體開發業務、軟硬體系統集成業務和專業技術服務業務。
銀江股份:公司主要向交通、醫療、建築等行業用戶提供智能化系統工程及服務。
恆銀金融:恆銀金融是以金融自助設備為核心的智慧銀行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客戶目前包括: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
區塊鏈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建議買三五互聯,目前價格適合,其公司與中金在線已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擬共同開展比特幣項目,而區塊鏈技術正是比特幣的核心。
區塊鏈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四方精創,目前開發的產品MVP在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實施,將區域塊的概念轉化為實際應用;
2、飛天誠信,發布了行業第一款服務於區塊鏈技術的硬體產品——數字貨幣指紋硬體錢包;
3、易見股份,致力於通過科技創新帶動供應鏈金融的變革;
4、壹橋股份,專注游戲競技開發,推出了全球首個區塊鏈電競加速基礎服務。
❷ 區塊鏈哪個板塊最強股票(區塊鏈那個比較火)
區塊鏈股票龍頭股有哪些區塊鏈概念股票龍頭股票名單:
名單一、潤和軟體(股票代碼300339):區塊鏈技術對於技術人才自身能力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潤和軟體公司多年來擁有眾多的技術性人才,致力於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研發,讓企業自身在競爭激烈、淘汰快速的行情中獲得市場競爭力以及廣闊的發展空間。
名單二、中微公司(股票代碼688012):在區塊鏈概念的影響下,中微公司近年來一直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並堅持實行三維發展戰略,並且在新業務方面獲得巨大的突破和進展,從而中微公司的產品也開始獲得海內外客戶的一直認可,這對於中微公司來說是非常具有優勢的,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名單三、南天信息(股票代碼000948):南天信息公司一直以來堅持以「數字化服務」和「金融科技」為業務主線來進行拓展,通過自身強大的業務能力不斷發掘金融科技領域內的潛在市場,所以在2020年度南天信息公司就以這種優勢讓自己實現營業收入42.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34%。
名單四、萬達信息(股票代碼300168):2021年萬達信息公司迎來利好消息,旗下的傳統業務得到了擴張,大大提升了市場佔有率。而在這種穩步發展前提下,萬達信息又火速的開拓了公共衛生領域,整體業務開始向著良好的態勢發展,股民們可以重點關注這只個股。
名單五、佳華科技(股票代碼688051):近年來國內的物聯網概念是非常被重視的,而佳華科技公司作為物聯網領域中的創新者和領頭羊,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和豐富的應用經驗。
名單六、北京君正(股票代碼300223):截止發稿時,北京君正股票價格微微下跌,目前北京君正公司開始在汽車市場內加大銷售力度來保持良好的市場競爭優勢,進入2021年之後北京君正公司總體營業收入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公司2021年度經營計劃中的各項工作在報告期內得到了較好的執行。
名單七、正元智慧(股票代碼300645):正元智慧公司在2021年明確表示要持續加大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加速自身技術的融合創新來擴展市場份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一季度的報告期內,正元智慧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0.99萬元,較上年同期減虧60.13%。
國內有哪些大型的區塊鏈概念股?
國內大型的區塊鏈概念股有:四方精創、華英農業、恆生電子、易見股份、高偉達。
1、四方精創:
金鏈盟發起成員,是金鏈盟底層技術平台FISCOBO○S首批八家開源工作組成員之一;具備從區塊鏈底層平台到應用解決方案的全方位研發與交付能力;與BM合作成立四方精創區塊鏈創新中心;18年加速布局區塊鏈業務,參股格羅斯產業鏈服務(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優智匯咨詢有限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深圳前海樂尋坊區塊鏈。
2、華英農業:
2018年5月4日消息,華英農業在互動平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目前華禽網在引入區塊鏈技術,未來會運用在食品安全追溯上。
3、恆生電子:
金鏈盟首批成員,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基於聯盟鏈的數字票據系統;首款金交所區塊鏈智能合約產品落地;投資設立的鯨騰網路致力於A基礎服務及區塊鏈聯盟運營等業務;目前已形成完整研發價格體系,其中恆生研究院負責Fiηtech前沿技術和創新應用的研究,覆蓋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領域。
4、易見股份:
2016年開始與M開展合作,探索硏究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管理服務領域的運用;為利用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結合物聯網技術,對交易雙方的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數據進行實時在線刻畫;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領域,2018年9月完成「易見區塊2.0平台升級。
5、高偉達:
收購上海睿民100%股權,上海睿民聯合民生銀行和京津冀協同票據交易中心積極研究基於區塊鏈的票據應用場景,公司自身也在推進對票據網做基於區塊鏈的改造。
(2)2018金鏈盟區塊鏈擴展閱讀
前區塊鏈上市公司應用方向:
1、市場對區塊鏈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從行業看,金融服務被視為區塊鏈應用的主要方向,區塊鏈可以簡化操作、提高監管效率和流動性、降低對手方風險和欺詐、減少結算時間,具體包括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徵信、清算、保險理賠、資產證券化等場景,其中供應鏈金融的中國市場規模預計從2017年13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15萬億元。
2、工業製造、能源和公用事業、醫療保健行業的應用潛力也在顯現,具體包括食品葯品溯源、版權保護和交易、電子存證、物聯網、公益慈善等場景,解決信息真實和共享等問題,其中食品葯品溯源的2016年中國市場規模10億元。另有調查表明,受訪公司應用區塊鏈最多的場景依次是供應鏈、物聯網、數字身份、數字記錄、數字貨幣、支付、選舉。
3、供應鏈是區塊鏈落地最快的應用場景之一。沃爾瑪、聯合利華、雀巢等食品公司通過區塊鏈追溯食品的生產、存儲和處理環節。
4、另一種典型應用是支付場景,這與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去中心化的代價是犧牲性能,不同的共識機制可以在去中心化和性能之間進行取捨,優先考慮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適合更廣泛、合作的價值交換或協作,強調性能的區塊鏈適合跨境支付、聯盟生態等場景。
面臨的挑戰
從實踐進展來看,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大部分仍在構想和測試之中,距離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還有很長的路,而要獲得監管部門和市場的認可也面臨不少困難,主要有:
1、受到現行觀念、制度、法律制約。區塊鏈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體維護的特性顛覆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淡化了國家、監管概念,沖擊了現行法律安排。對於這些,整個世界完全缺少理論准備和制度探討。即使是區塊鏈應用最成熟的比特幣,不同國家持有態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阻礙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解決這類問題,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在技術層面,區塊鏈尚需突破性進展。區塊鏈應用尚在實驗室初創開發階段,沒有直觀可用的成熟產品。比之於互聯網技術,人們可以用瀏覽器、APP等具體應用程序,實現信息的瀏覽、傳遞、交換和應用,但區塊鏈明顯缺乏這類突破性的應用程序,面臨高技術門檻障礙。
❸ 什麼是聯盟鏈聯盟鏈項目有哪些
聯盟鏈是一種由多個機構共同管理的特殊區塊鏈形式,每個節點對應一個實體組織,具有部分去中心化、可控性強、數據隱私以及快速交易等特點。以下是幾個著名的聯盟鏈項目平台:
超級賬本:
企業以太坊聯盟:
R3區塊鏈聯盟:
區塊鏈服務網路:
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
金鏈盟:
這些聯盟鏈項目通過合作,為不同行業提供定製化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落地。
❹ FISCO --金鏈盟開創公眾聯盟鏈新時代
公鏈、聯盟鏈(許可鏈)及私有鏈,可以說基本包含了區塊鏈技術的三種使用方式。這些年公鏈的規劃、籌資、開發及生態建設可以說在一片喧鬧中進行,真實的有之,欺騙的更多,轟轟烈烈熱熱鬧鬧,泥沙俱下,投資者的錢是實實在在地進去了,但上線的不多,為數不多上線的公鏈上生態建設也是稀稀拉拉,DApp少之又少,日活就更太不上了,總之當前的公鏈項目能夠或者說願意存活下來的不多,離生態建設成型就更遠了。
私有鏈算是各自企業與機構的自建內部運行的區塊鏈架構,披露消息的甚少,但相信用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至於有什麼大的問題。
聯盟鏈的發展也是一貫的低調,從區塊鏈技術被主流經濟社會認識開始,務實的主流經濟機構已經扎實地開展研究開發與應用已經有約4年時間了,期間形成了聯盟鏈的中堅力量,為區塊鏈落地應用及生態建設摸索出了另外一條正道,在一定意義上說,聯盟鏈走過了嬰兒期,已經開始扎實地邁進了「公眾聯盟鏈「的新時代。 聯盟鏈天然地與主流經濟行業資源的牢固關系,也決定了聯盟鏈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前景的主流地位。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開啟與分布式商業模式的普及,區塊鏈技術也得以發揮優勢,成為前沿科技技術的代表。2016 年,金鏈盟成員單位微眾銀行、Chinaledger 成員單位上海萬向區塊鏈、矩陣元三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致力於進行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且
金鏈盟全稱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是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深證通等二十餘家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於2016 年 5 月 31 日共同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金鏈盟作為一個開放式組織,自願遵守章程的金融機構及向金融機構提供科技服務的企業等均可申請加入。至今,金鏈盟成員已涵括銀行、基金、證券、保險、地方股權交易所、科技公司等六大類行業的八十餘家機構。
2016年11月26日,金鏈盟發布了《金融分布式賬本主張》,提出 合法合規、可追溯、安全、隱私保護、業務導向 等五大原則,以及 價值聯盟、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業務可行、靈活配置、智能監管 等七大主張。
宗旨:整合及協調金融區塊鏈技術研究資源,形成金融區塊鏈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合力與協調機制,提高成員單位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探索、研發、實現適用於金融機構的金融聯盟區塊鏈,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應用場景。
金鏈盟成員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成員大會常設機構為主席團,在成員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聯盟開展日常工作,並對成員大會負責;主席團下設技術委員會(主持應用課題工作)、標准技術工作委員會(主持標準的立項、制定、審定和發布工作)、顧問委員會(組織外部專家參與技術和標准研討)。
金鏈盟在信用、股權、積分、保險、票據、雲服務、數字資產、理財產品發行及交易等領域開設了課題研究方向,部分課題項目現已落地或推出產品原型。
金鏈盟區塊鏈底層開源平台(FISCO BCOS),由金鏈盟開源工作組協作打造。工作組成員包括博彥科技、華為、深證通、神州數碼、四方精創、騰訊、微眾銀行和越秀金科等金鏈盟成員機構,旨在打造安全可控、適用於金融領域的區塊鏈底層平台。
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最早的應用領域之一。區塊鏈技術帶來安全可靠、簡化流程、成本節約、降低操作風險以及增加信任等優點,具備重構升華原有金融業基礎架構的潛力。金融業注重多方對等合作,以及具有強監管和高等級的安全要求,需要對節點准入、許可權管理等作出要求,因此聯盟鏈的技術方向成為金融業的主要選擇。
當前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力度前所未有,金融創新步伐也在加速邁進,因此,如何有效平衡開放創新與風險防範的關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是業界迫切需要應對的挑戰。
從金融 IT 基礎設施的角度,仍存在一些操作風險、道德風險、信用風險、信息保護風險等方面的不足與痛點。
第一,金融 IT 系統數據仍存在被篡改、被偽造或一致性差異的可能。
第二,不同金融機構間的基礎設施架構、業務流程各不相同,甚至仍涉及較多人工處理的環節,極大地增加了運營成本,也容易出現操作風險與道德風險。
第三,金融業務與金融合作或涉及多個參與方或中間方,容易提升信任成本與摩擦成本,也存在一定的互信、協作或合作對等性問題。
第四,金融業務往往復雜度較高,容易遺漏對業務全要素的記錄,有時較難對業務全流程進行追溯,無法滿足監管和審計需求。
第五,不同金融機構間的數據相對獨立,難以實現安全高效的交互,導致進行重復的 KYC、反洗錢、反欺詐的成本較高,也間接帶來了用戶數據被某些中介機構泄露的風險。
第六,集中式的 IT 基礎架構的可用性與適應性較弱,需要採用分布式技術以提高健壯性或自適應性。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組合型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原則上可以應對金融行業的需求。不過,由於金融行業的要求更加多樣化與嚴格,作為金融版本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需要在普適行業的區塊鏈技術基礎上,根據金融機構特殊業務需求、現有技術水平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要求或條件,從業務適當性、性能、安全、政策、技術可行性、運維與治理、成本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慮。
第一,業務場景的適當性。並非所有的金融業務場景都需要採用區塊鏈技術,一般而言,涉及到多方參與、對等合作的場景時,傳統的集中式系統架構往往難以滿足需求,則可考慮採用區塊鏈技術,從而增加多方互信、提升業務運行效率、降低業務運營成本與摩擦成本。
第二,區塊鏈系統的性能。金融業務往往具有海量交易、高頻交易、及時確認等特徵,因此金融行業的區塊鏈開源平台,需要根據金融機構當前業務規模,分析區塊鏈系統需要支撐的業務量、潛在業務增長規模、並發業務量、響應時間等技術性能指標需求。由於採用不同技術模塊,例如不同共識機制的區塊鏈平台對性能的支持存在較大差異,需要根據業務性能要求,結合區塊鏈性能效率指標進行評估。
第三,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區塊鏈可以從技術層面保證記錄數據的可信,防止數據被篡改、偽造等風險。此外在數據敏感性與安全性上,需要評估上鏈數據的內容加密強度,以及訪問許可權控制等。金融機構需要根據業務的具體安全要求,選擇成熟、合適、安全的加密演算法。
第四,政策合規性。區塊鏈是一套技術解決方案,在合理設計的前提下,可以對現有的業務起到良好的支撐或對現有中心化系統進行很好的補充。但金融機構在使用區塊鏈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必須在國家現有的監管要求與法律框架內施行。
第五,技術可行性。區塊鏈技術已經在部分金融場景中落地,但目前還屬於一項新興技術,需要充分評估該技術與具體業務的契合度、及其與傳統系統相比的優劣勢後,最終選擇合適的區塊鏈平台進行論證與試運行。
第六,運維與治理能力。由於基於區塊鏈的業務與傳統中心化系統在運營和管理上存在差異,而金融業務的持續治理要求極高,需要進行相應的規劃與調整,評估新的治理結構的可行性、可持續性,評估版本迭代與系統正式上線的影響程度,實時監控區塊鏈系統的運行,確保業務可控與金融環境穩定。
第七,成本可控與經濟可行。區塊鏈應用通過技術特點來解決實際業務中的特定問題,有效解決痛點問題的應用可以為金融業務帶來極大的收益,應用本身的價值也能得以顯現;相反如果不能解決行業的重要問題,則需面臨成本與收益的權衡取捨。
如能針對金融行業的特殊需求,打造一套安全可靠的金融區塊鏈底層平台,則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將大有用武之地。
舉例而言,從銀行機構的角度看,重點探索方向一般是應用區塊鏈技術降低清算結算成本、提高中後台運營效率、提升流程自動化程度與降低經營成本等。此外,在跨境金融場景中,區塊鏈有助於實現跨境金融機構間的賬本共享,降低合作銀行之間的對賬與清結算成本以及爭議摩擦成本,從而提高跨境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
從非銀金融機構的角度看,區塊鏈可用於提升權益登記、信息存證的權威性、削減交易對手方風險、解決數據追蹤與信息防偽問題、降低審核審計的操作成本等。
從金融監管機構的角度看,區塊鏈為監管機構提供了一致且易於審計的數據,通過對機構間區塊鏈的數據分析,能夠比傳統審計流程更快更精確地監管金融業務。例如,在反洗錢場景中,每個賬號的余額和交易記錄都是可追蹤的,任意一筆交易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脫離監管的視線,這將極大地加強反洗錢的力度。
設計了一個高效、可靠的、基於區塊鏈網路的消息通信協議,簡稱鏈上信使協議 AMOP(Advanced Messenger On-chainProtocol),聚焦以下功能:
基於區塊鏈網路,支持跨行之間、點對點的實時消息通信;
為鏈下系統和區塊鏈之間的交互提供標准化介面;
區塊鏈系統可主動調用鏈下系統的業務介面;
這個協議的技術特點是:
在點對點的區塊鏈網路拓撲中,規劃節點通信路徑,確保消息可達;
可快速感知區塊鏈網路的節點異常,自動切換路徑重發消息;
在通信過程中使用加密技術,保證通信層隱私。
設計了合約命名服務 CNS(Contract Name Service)。CNS 的設計目標,是使業務層和智能合約之間的對應關系命名化,讓業務層不再關心相關的合約地址。類似 DNS 之於互聯網,域名的使用讓用戶更容易記住網站的訪問方式,也讓網站在集群化、遷移擴容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靈活性。
並行 PBFT 共識
標准 RAFT 共識
並行計算和熱點賬戶解決方案
FISCO BCOS 在數據整合分析、交易管控、身份認證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從而滿足金融行業對於監管、風控等方面的高標准要求。
風險數據整合
基於區塊鏈上不可篡改、可追溯、分布式高一致性的數據,可以給與監管機構充分和透明的信息,交易參與方、交易明細、交易過程以及交易歷史記錄,都記錄在區塊鏈賬本上,可以做到海量歷史數據的完整妥善保存,且解決數據孤島問題,滿足風險數據結構化、明確、准確、完整的要求。
風險建模,分析和預測
將區塊鏈上完成的數據與大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再整合市場數據,行業數據,可以制定更准確的風險模型,提高風險預測能力,滿足機構全面風險管理的要求。
實時交易監控,匯報和攔截
身份識別
特等獎:ODRchain-公眾聯盟鏈的典型應用
最受矚目的冠軍項目——ODRChain,基於FISCO BCOS底層平台,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傳統司法處理線上糾紛難以認證電子數據真實性、無力消化大量且快速積壓的案件糾紛等痛點。
目前,ODRChain已實現讓客戶從點擊「一鍵仲裁」到收到仲裁裁決書這一過程的耗時,從傳統長達數個月的仲裁流程縮短到 7 天左右,而原本動輒成千上萬的仲裁費,也得以降低至幾百元。截止2018年12月,ODRChain已完成超千萬份合同的存證,涉及資金規模達千億級。
一等獎:JustSign——白盒密碼演算法讓手機搖身變U盾
搶佔大賽一等獎席位的項目——JustSign,是基於FISCO BOCS的電子合同締約和存證系統,其獨創的JustKey白盒密碼演算法實現「手機即U盾」,解決了傳統CA兼容性受限、在移動端無法保護密鑰安全以及數據集中存儲易遭攻擊等問題。
專家評審點評,電子合同涉及復雜的法律關系與利益歸屬,長久以來都很難實現安全性、完整性和便攜性的平衡。該團隊獨創的白盒密碼演算法,著實有利於區塊鏈存證場景下的安全提升。
二等獎:物聯網可信互聯解決方案——智慧生活圖景長這樣
四川長虹安全實驗室參賽的物聯網可信互聯解決方案,描繪出一個幾乎不用你多操一份心的智慧家居藍圖。團隊代表在解析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時稱,基於聯盟鏈建立企業間合作聯盟,打通不同廠商之間物聯網設備的互聯互信互通,並在洞察智慧生活典型業務場景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合約實現智能終端注冊、場景規則、信任規則及聯動規則。
大賽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在物聯網領域,有切實的硬體和場景,有望進一步促進分布式AI助手、資源共享、生命周期管理、多通道支付等應用場景落地,真正迎來智慧生活。
分列大賽三等獎的項目中,精準鎖定區塊鏈在安全、提升效率方面的特性,為各自代表的行業領域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更有清華大學的師生團隊另闢蹊徑,研發跨層全棧區塊鏈安全檢測技術護其他區塊鏈應用一世周全周全,其技術實力深受評委贊賞。
榮獲三等獎的還有深圳市電子商務安全證書管理有限公司的可信電子固證平台、武漢鏈動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的不動產登記平台、山東觀海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的榮成區塊鏈服務平台、全鏈通有限公司的畜牧業區塊鏈溯源、深圳市優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旅遊金融聯盟平台、北京版全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版權保管箱。
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反應互助急救、"永騰集團 My Innovate"的HaveFund、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塊鏈保單管理、"華中科技大學關山口葫蘆兄弟"的書享校園、雲塊項目團隊的「雲塊」賬戶系統也分別獲得大賽優秀社會價值獎、優秀商業設計獎、優秀用戶價值獎、優秀創意獎、優秀應用融合獎。
金鏈盟技術委員會主席馬智濤則詳細闡述了「公眾聯盟鏈」的構想。他認為,聯盟鏈應該實現自我的升華,應該能夠演變成為一個面向公眾提供服務的生態,即「公眾聯盟鏈「。
不同於公有鏈項目「先出方案、募集資金、大力宣傳、拉升價格、最後再投入開發」的思路,聯盟鏈項目秉承的是「以自有資金先投入開發、上生產環境驗證、積累真實客戶與用戶、穩健運行試錯、最後再進行推廣宣傳」的「務實」思路。但也因實乾落地和聚焦真實應用為主,在宣傳力度上有所欠缺,無奈陷入「落地者眾,叫好者寡」的被動境地。金鏈盟希望通過本次大賽,讓聯盟鏈的項目團隊走到台前展示成果,提升聯盟鏈的影響力,讓公眾更多地了解到聯盟鏈項目的真實應用落地情況與可持續發展性。
❺ 中國有哪些有名的區塊鏈項目聯盟
1.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2016年1月5日,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GSF100)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該聯盟的英文名稱為China Blockchain Research Alliance(CBRA),由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營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發起。
2. China Ledger聯盟:2016年4月19日,由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 Ledger聯盟)。
3. 金鏈盟(金融區塊鏈聯盟):2016年5月31日,金融區塊鏈聯盟在深圳成立,旨在整合及協調金融區塊鏈技術研究資源,提高成員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並探索、研發、實現適用於金融機構的金融聯盟區塊鏈及其應用場景。
4. 陸家嘴區塊鏈金融發展聯盟:2016年10月9日,陸家嘴區塊鏈金融發展聯盟在上海成立,這標志著中國區塊鏈技術在區域性發展上形成了北京、上海、廣州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5. 銀行間市場區塊鏈技術研究組:經全國金融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批復,銀行間市場技術標准工作組區塊鏈技術研究組於2016年8月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