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支撑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别的不太懂,对子智能化的设备,计算能力方面真的很重要,包括每个组件之间的通信速率也很重要,计算能力能够最快的支持数据的分析处理,以便于对于结果的运算能力,能够在智能方面得到一定的优势,智能化不仅仅是智能,更重要的是快速单反应的能力,处理数据的速率在这里占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每个信号的处理方式和数据的建模运算都是很复杂的,在速度、语言算法和纠正能力方面得到优势就能够主导人工智能。
Ⅱ 人工智能发展前景怎么样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逐年上升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市场最成熟的两个领域。自2015年开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逐年上升,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5年到2018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为54.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3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415.5亿元。前瞻推算,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554亿元左右。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Ⅲ 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前景如何
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算力支撑和数据输入,中国在此领域发展时间较短,基础层发展较为薄弱。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北京的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
人工智能产业链全景梳理:基础层发展薄弱
基础层主要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主要涉及数据的来源与采集,包括AI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开源框架以及数据处理服务等。技术层处理数据的挖掘、学习与智能处理,是连接基础层与具体应用层的桥梁,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应用层针对不同的场景,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进行商业化落地,主要应用领域有驾驶、安防、医疗、金融、教育等。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人工智能方面的业务需要用到算力服务,现在租算力划算还是买算力划算
十次方算力租赁平台的看法:至于算力是否用来租,这得看企业的条件。实力比较强的大企业,通常也能自己购买大量硬件和软件建立属于自己的算力中心。
不过照目前来看,很多中小企业还是面临“算力不充足、成本昂贵、难获取”的现状。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对算力的需求往往弹性伸缩的,如果自己创建算力中心,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且还面临着扩展性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很多企业会优先选择“租用算力”的方式。
Ⅳ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算力支撑和数据输入,中国在此领域发展时间较短,基础层发展较为薄弱。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北京的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
人工智能产业链全景梳理:基础层发展薄弱
基础层主要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主要涉及数据的来源与采集,包括AI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开源框架以及数据处理服务等。技术层处理数据的挖掘、学习与智能处理,是连接基础层与具体应用层的桥梁,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应用层针对不同的场景,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进行商业化落地,主要应用领域有驾驶、安防、医疗、金融、教育等。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Ⅵ 投资人工智能教育效果怎么样
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互联网技术正在加速驱动新一轮教育产业升级,站在风口上的在线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019年已悄然启程。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业务载体和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新的技术促成了国内在线教育机构得以不断升级,并推动教学思维发生演变,线上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全新教育方式。据报告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2.96亿人,市场规模将达4330亿元。
业内人士发现与以往远程教育、私教辅导不同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在线教育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便利程度也不断提高,不受时间、地理因素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碎片化学习正是人们在已有的规律生活里所额外增加的,如何在饱和的学习里加入高效有力的课外辅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规模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达到2218亿元,截止到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了2810亿元,同比增长26.7%。预计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到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870亿元。近年来在线学习的方式已逐渐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几年,在线教育技术的持续升级、个性化教育的普及都将推动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并且预测在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了4660亿元。
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到1.04亿人。截止至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了1.51亿人。预计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突破2亿人。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升学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满足用户碎片化学习需求的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并预测在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接近3亿人。
2016-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线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线教育的需求正在升级,以往用户更为注重师资力量,如今师资与用户体验并重,武汉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坦言。相较于以往要求教育平台加大技术含量,如今在授课过程中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性。从国内互联网教育产业看,不少传统课外培训机构均已经尝试用互联网技术,赋能教育资源。从较早的文本课程下载,到视频课堂,到互动双师+直播模式,再到全面人工智能功能嵌入,技术升级俨然是在线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此外,“互联网+”不仅需要把互联网引入学校,还要通过大规模、普惠的平台及工具,将优秀的老师从线下带到线上,把课程用网线和屏幕从城市送入乡村。近年来,教育部通过在各地采取“互联网+教育”模式,促进偏远、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国91%的中小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生、教师分别占45%和61%。
据统计,全国不足100人的小规模乡村学校近12.7万所,不足10人的乡村校点达3.39万个,这些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师资不足。教育部要求,运用“互联网+”办好贫困地区远程教育,推进
“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线教育之所以被看好。李睿认为,在线教育准确切中了家长的心理需求。年轻家长从80后向90后过渡,母婴人群基数在扩大,同时受人口政策刺激,未来增长趋势向好。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与成熟。在线教育作为校外培训的重要部分,如今对师资力量、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2018年11月,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规限了在线教育的教师资格问题,形成准入机制,提高在线教师职业准入门槛。
在线教育可以盘活资源,解决基础教育面临的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业内专家表示,通过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弥补传统教育的某些不足。
有专家表示,在线教育并非是传统线下渠道和场景拖到线上的搬运工。对于远程情景互动的参与性的“人工智能课堂”,可以通过异地教育资源的精准投放,缩小教育资源区域差距,实现特色教育资源、交互式网络直播技术、远程网络互动教室的融合。
Ⅶ 怎样投资人工智能生意
人工智能这几年在资本市场是比较火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基建:物联网、信息的传输等并不成熟(目前只是应用层或者简单的应用场景),所以想通过短期投入快速的获得收益相对来说是有点难度的。
如果投资于一级市场:资金量相对太少了,风险也比较大,而且渠道也不太好找(当然可以通过私募基金的形式进入);
二级市场的话如果想风险小点 ,可以买一些以人工智能为投资方向的基金;
如果可以承受波动,直接购买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也可以;
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做实业了,但是资金量相对较少,运营时还是要偏轻资产运营 (具体产业场景就看您自己的资源与当地的情况了)。
Ⅷ 人工智能投资的优势是什么
随着AI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成为人工智能投资的一个风口,智能投顾未来肯定是一个蓝海。
人工智能投资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重复学习,只要掌握了核心算法,知识就是可以复制的;其次,人工智能投资擅长个性化的投资定制服务,甚至不需要投资人进行主动选择,就能够根据投资人的消费、生活习惯等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确保投资人储有增值、花有闲钱;最后,人工智能投资有望在海量的数据训练中寻找到不同市场、不同板块的运行规律,尤其是对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有着准确甚至是动态准确的认识,也就能够实时调整风险敞口的配置比例,让投资组合一直运行在可控范围内。德国的智能投顾问锦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投资为投资者定制专属于投资人风险偏好的服务,用户无需注册即可进行风险测试,合理进行资产配置,以助投资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Ⅸ 人工智能的前景怎么样
人工智能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被确立为一门学科,至今经历过经费枯竭的两个寒冬(1974-1980年、1987-1993年),也经历过两个大发展的春天(1956-1974年、1993-2005年)。从2006年开始,人工智能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并行计算能力、大数据和先进算法,使当前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同时,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产业界的重视,产业界对AI的投资和收购如火如荼。
全球的人工智能仍处于感知智能的发展阶段
按照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行业一般将其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三个层次。其中,计算智能阶段指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计算,诸如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出现,使得机器能够更高效、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感知智能阶段指机器能听懂我们的语言、看懂世界万物,语音和视觉识别就属于这一范畴,这些技术能够更好的辅助人类高效完成任务;认知智能阶段指,在这一阶段,机器将能够主动思考并采取行动,实现全面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工作。
目前,全球的人工智能仍处于感知智能的发展阶段。
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5.7万亿美元
普华永道数据预测,受到下游需求倒逼和上游技术成型推动的双重动因,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5.7万亿美元的规模,约合人民币104万亿元。
北美、亚洲和欧洲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人工智能活跃企业超千家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北美洲、亚洲、欧洲地区发展愈演愈烈。北美、亚洲和欧洲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截止2019年底,北美地区共有2472家人工智能活跃企业,超级独角兽企业78家;亚洲地区活跃人工智能企业1667家,超级独角兽企业8家;欧洲地区活跃人工智能企业1149家,超级独角兽企业8家。
注:超级独角兽指的是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
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竞争以科技巨头为主,其中美国人工智能企业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科技巨头是行业内最重要的力量,具备数据、技术、资本等优势,结合自主研发和兼并收购共同发力,将在AI领域进行全方位跨层次布局,引领行业发展。其中,具有综合数据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如Google、网络等,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行业。
基于场景的互联网企业如Facebook、苹果、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将人工智能与自身业务深度结合,不断提升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传统科技巨头企业,如IBM、微软等,面向企业级用户搭建智能平台系统。
但总体来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美国巨头呈现全产业布局的特征,而中国巨头主要集中在应用层,技术层近年来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