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矿池算力 > 1063没有算力

1063没有算力

发布时间:2025-10-08 05:27:30

Ⅰ 什么显卡不能挖矿

一般来说,任何显卡都可以用来挖矿。
但是,有些显卡的挖矿效果比较差,有些则不适合挖矿。以下是一些不适合挖矿的显卡:

1. 低端显卡:由于低端显卡性能较低,所以挖矿效果也较差。

2. 旧款显卡:旧款显卡的算力较低,不适合挖矿。

3. 专业显卡:虽然专业显卡的算力较高,但是它们的价格也比普通显卡高出数倍,因此不适合挖矿。

4. 一些低功耗显卡:桐缓滚由于挖矿需要大量的电力,因此一些低功耗显卡并不适合挖矿,例如NVIDIA的GeForce GT 1030和AMD的Radeon RX 550。

总之,如果您想要挖矿,建议选择性能较好局余的哪顷显卡,例如NVIDIA的GeForce GTX 1080 Ti和AMD的Radeon RX 580。

Ⅱ 心无旁骛,纵享沉浸

前言

我知道描述VR头盔的体验是非常很困难的,因为这就好比无论你怎么去给你的朋友吹爆Half-Life Alyx,都不如让他戴上头盔,然后被猎头蟹给来那么一下: )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4ec0bbad61117c8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所以这里我会尽量避免死背参数,而是尽可能用主观的方式来描述一下这款新玩具——Varjo Aero。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886"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500d601763b5256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无与伦比的震撼体验

Varjo(念作“哇哟”)在国内似乎一直都很低调,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因此几年前当我在国外第一次见到Varjo家的头盔时,我简直惊呆了:在那个主流VR头盔还全是马赛克的年代,我竟然能够在虚拟屏幕上读到一串清晰的文本——这个场面是如此的有冲击力,以至于我直到今天都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段关于飞行控制塔台的说明……


当时我特别激动地摘下头盔,满脸惊奇地询问厂家那如同施瓦辛格一般魁梧的销售代表:天哪,你们这分辨率是有多高!而且你们这是什么神仙电脑,这样都不卡?


肌肉小哥显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我这种表情了,淡淡地说:这个嘛,其实我们在普通屏幕中间掏了个洞,塞了一块超高分辨率的小屏幕进去,通过这块小屏幕你就能看到接近“人眼”级别的清晰度了。但是在小屏幕周围,分辨率还是比较正常的,所以系统负担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夸张。而且我们这款头盔还自带眼球追踪功能,系统会自动把算力集中到用户的注视点,对其他区域使用低分辨率渲染。哦,对了,我们这个还有手部追踪功能哦,你要不再戴上试试……


超高分辨率 + 注视点渲染 + 高精度手部追踪,这在当时给我带来了无比的震撼和快乐。随后心动的我问了问价格,默默地表示——打扰了!


以上就是我对Varjo的第一印象:远超同时代产品的功能和体验,以及企业级的价格。这款产品叫做——VR-2原型机,它的后继机型现在已经出到3了。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834"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45a6808a304c861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Varjo Aero

去年底Varjo推出了一款更亲民的型号VarjoAero(哇哟 航空),听名字就知道这款主打的是模拟飞行市场,我起初知道这款头盔还是看到MFS(微软模拟飞行)的老大Jorg Neumann发了一段话,原文如下: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1063" img_width="1887"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2cf733da5028512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这段话大意是说:新的Varjo Aero头盔增强了模拟飞行的高端图形和沉浸式体验。我们快乐的飞行员们现在可以体验到业界顶级的视觉享受了。


作为一个模拟飞行迷,我心想这肯定得试试啊,于是找国内代理商北京和远 科技 借来一台玩了几天,现在我可以公布结论了:这是我目前用过体验超过任何的VR头显的设备!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1303" img_width="10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e4587409dbb8f519.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清晰度 - 人眼级分辨率

首先是清晰度。虽然定位远远低于前面提到的VR系列,但Aero里依然可以看清文字。在模拟飞行中,能看清仪表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同时感谢技术进步,这次他们没有给屏幕挖洞了——这样画面的整体感会更好一些。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5edaddfd66588449.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官网的技术参数显示头盔屏幕的单眼像素是2880 x 2720,水平视角115 ,折合35PPD(Pixels Per Degree | 每角度像素数)。不过这只是默认值,实际上你可以在系统菜单里把它拉到39PPD,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参数了,我甚至可以直接在VR里操作Windows桌面!


清晰度的另一个要点在于菲涅尔镜片。菲涅尔镜片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但在实际操作中,作为用户我体验到的更多是缺点,因为现实中很难一直把眼睛对准镜片中心,所以各种模糊和鬼影简直是家常便饭,更别说那一直漂浮在视野里,若隐若现的同心圆了。


Aero没有使用菲涅尔镜片,而是使用了一种官方称为“Biconvex variable resolution aspheric lenses”的透镜,似乎应该译作“双凸面可变分辨率非球面镜片”。我不是很明白这组术语是什么意思,但是总之,这块透镜清晰度很高,并且规避了菲涅尔镜片常见的各种缺点。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b449b53ee031624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眼球追踪与自动瞳距校准

当我刚接上Aero的时候,还在习惯性地去找瞳距调节旋钮,结果找了半天没找到。心想算了,先戴上看看。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视野中刷地出现两条白线,伴随着齿轮的咝咝声,两块镜片居然自动对齐了我的眼睛,视野瞬间清晰了起来——啧啧,这仪式感搞得!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683"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e374d7ce86d0aeb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其实自动瞳距校准只是表面,真正的重点在于眼球追踪。通过眼球追踪可以实现注视点渲染(Foveated Rendering),即前文中提到的,将核心算力分配给用户观察区域的渲染技术,这对于运行流畅度是至关重要的。


而自动瞳距 + 眼球追踪对企业应用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举例来说,一次企业调研可能会邀请几十位受访者,这些受访者每个人的瞳距都不相同,在调研现场为其一一校准显然不可行,因此实际操作中通常使用64mm左右的典型值。这种操作虽然能够照顾到大多数人,但其实每个人的体验都达不到最佳状态,加上前文中提到的菲涅尔透镜问题,具体到每个用户的感受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偏差——自动瞳距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眼球追踪技术在这种调研中意义更加重要——当你知道用户在看什么,你就获得了一幅幅热力图;而分析这些热力图,你就能获得调研结果。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377" img_width="944"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7b9808e750ad593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风扇 - 一个有趣的人性化细节

一个很有趣的小细节,Aero在开机后能听到微弱的风扇声,起初我以为这是给系统降温的。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个风扇其实是给用户降温的,目的是减弱长时间使用后的闷热感。更有趣的是,这个风扇在模拟飞行中会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点:你会感到若隐若现有风吹来,配合舱内视角——这沉浸感简直了!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1053" img_width="1777"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ec77566109335cb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Half-Life Alyx -比沉浸更沉浸

虽然不是第一次玩了,但我不得不承认,Alyx带给我的震撼甚至超过了模拟飞行!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2a66d0d683fd2cb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此前我玩Alyx的时候用的还是老型号的VR头盔,所以分辨率不高,虽然感叹于V社的出色设计,但满眼的马赛克也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你和17号城中间隔着一块屏幕!


但是Aero的高清晰度瞬间打碎了这层隔阂,我真的觉得我就在那里,因为我能看清城市里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啤酒瓶上的条码!因此当我再一次被藤壶怪吸起来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我惊叫着朝头顶打光了一整个弹夹,还因为惊慌失措打碎了一个杯子,现实中的那种......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92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377a4d6d5cf15a1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从性能表现来说,无论是V社的优化还是头盔的注视点渲染表现都很棒,从头到尾都能实现稳定的90帧,我连续玩了接近两个小时,除了偶尔因为挡住追踪基站造成的漂移外,几乎没有眩晕感。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662" img_width="712"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6f819cc6c7487b6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作为参考,我的显卡是RTX A6000,算力大约相当于桌面级的RTX 3090,但是或许因为显存过大,Alyx反而弹出了一个显存不足的报错,实在是黑色幽默。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92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3f006cff26a9573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Steam VR与Unreal Engine

Aero是基于SteamVR/OpenVR/OpenXR平台的,所以需要使用基站进行定位。不过有趣的是,虽然官方手册要求使用二代基站,但是我用手里的一代基站也能玩。


至于Unreal方面,使用起来比我预想的要简单,只要装一个第三方的Varjo插件就能开启注视点渲染了,其他方面和常规头盔没有太大区别。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200" img_width="74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bde479b512d9f9a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360" img_width="96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497624efa86d28a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目前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法

说了这么多优点,也该说说缺点了。


最显著的缺点是贵!当然,和黄家专业卡一样,贵不是它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其次是头型。Varjo作为一家芬兰企业,自然是以欧洲人的脸型来做的设计。但是对我这个亚洲人来说,头型有些太窄了,太阳穴常常有一种被夹到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戴眼镜以后尤其明显。另外可能要怪我鼻子不够挺,鼻梁部位的缺口总是漏光……


最后是一些软件方面的问题。Varjo开发了一款自己的控制台软件,叫做Varjo Base,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它功能强大,界面漂亮,使用方便。但是对于开发者而言,Varjo Base反而会造成一些不方便,因为它会默认覆盖并隐藏Steam VR界面,对性能监控和参数设置造成一些遮挡。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2100" img_width="384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ffdef7e43dd6ae2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另外,当你玩模拟飞行时,可能还会遇到如下报错: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837" img_width="1374"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04c1f2177af7aeb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这可能是一个软件兼容性问题,但是修复方法很简单,进入Steam VR,找到设置 – 高级设置 - 开发者,将”当前OpenXR运行时”从默认的“Varjo OpenXR”修改为“SteamVR”即可。

游戏发烧友的" img_height="942" img_width="1203"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4/50df62e822473f0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如此设置。网上也有人说这个问题可能是微软最近更新的锅,因为其它头盔也出现了类似问题。不过总之Alyx和其它VR 游戏 没有出现类似错误。


硬件参数

硬件参数我放到最后,就像我在一开始说的,它们是参考,而不是体验。

分辨率:2880 x 2720 单眼,35PPD

眼球追踪:是

注视点渲染:是

瞳距(IPD):59-71mm,自动调节

FOV:水平115 ,垂直76

色域:99% sRGB,95% DCI-P3

刷新率:90hz

重量:717g

追踪:Steam VR 2代基站(但是实测1代也能用)

透镜:双凸面可变分辨率非球面镜片

音频:3.5mm接口



官方授权产品与技术服务

北京和远 科技 有限公司是Varjo官方授权合作伙伴,为您提供官方正品产品与专业技术服务,所售产品享受官方维保服务。和远 科技 北京办公室提供Varjo产品Demo测试体验,欢迎来电咨询。



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王章来自:戴鑫祺 FishersLab



Ⅲ 处理的挖矿机能当家用电脑用吗

我们了解下矿机和普通电脑的差别。

1.挖矿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就要求电脑24小时必须不停的工作,普通电脑24小时工作不稳定

2.24小时不停的工作,那么运算的数据必定非常大,所以矿机对硬盘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普通家用硬盘,家用电脑没有反复读写硬盘,至少是企业级别的硬盘

3.24小时不关机的电脑,主机温度也很高,硬件损耗也很大

4.不停的工作,那么电脑死机和重启一定住需要重点防护的

5.网速也一定不能断,而且还要快

6.矿机好比小型服务器,服务器的系统95%以上都是Linux,Windows并不适合挖矿用

综上的问题,我们看到矿机的性能要求是比普通电脑要求高的,那是完全可以当作家用电脑使用的,这里给举个例子。

这就好像是F1方程式赛车和普通家用轿车的区别一样。F1速度更快,但它除了比赛什么也干不了;普通轿车速度比不上F1,但在日常生活中用途更广。矿机就是专为挖矿设计的计算机,用途就是挖矿,让它干别的可能干不了;而普通的电脑在各种领域都能应用,虽然用来挖矿的话效率太低。

矿机当普通的电脑使用并不合适。

首先需要了解矿机的组成及使用模式;

目前市场上常见矿机如上图所示,是专业ASIC矿机。这种矿机为了追求更高的计算效率,一台矿机由数十甚至数百个ASIC芯片组成,是一个高档显卡的几千倍以上的算力。但另一方面,这种矿机都是经过挖矿优化,更突出显卡的运算能力而不是图像输出能力,家用电脑无法安装系统所以也不适合当做家用电脑。

回答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么相反的普通电脑CPU可以挖矿吗?

从本质上来说,答案是可以的。 “挖矿”就是通过“穷举法”做运算, 普通的家用电脑,可以用来“挖矿”, 但是效率是相当低的。


其实,比特币诞生后的几年里,大部分比特币就是通过普通电脑挖出来的。 比如,那位用1万枚比特币购买了两块披萨的程序员,就是用普通电脑挖的,后来他还把挖出的比特币卖了去买新电脑。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在七年前使用过霍华德(Howard)的旧笔记本电脑,挖了一些比特币。

所以,在那几年里,你仅仅用家里的普通电脑,在一周内就能够轻松地挖出数百个比特币,持有到现在,可能就是千万或亿万富翁了。


但如今,挖矿兴起,大家为了更高效、低成本地挖比特币,就研发了专业矿机——ASIC矿机,能够更高效的进行挖矿。 比特币、莱特币都有专用的ASIC挖矿机,电脑虽然也可以挖,但与ASIC挖矿机的算力差距都非常巨大,带来的后果就是挖不过别人,买电脑的钱、电费花销超过挖矿收入,收益为负,不赚反赔。


最后想告诉大家,无论是专用挖矿机,还是使用电脑+显卡挖矿,都不一定投入越多挖矿收益就越高,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回本周期及收益才是需要关注的焦点。

挖矿的机器配置奇葩,去前年的矿机都是些赛扬G1840,这种CPU多开几个窗口都会卡的那种,内存不是DDR3 2G就是4G,显卡种类就多了,从AMD的474,484,560,574,584到英伟达的GTX 1050TI,1063,1066,还有后期个别丧心病狂的矿老板上面的显卡买不到就拿1070,1080,1080TI来挖矿,关键是那些挖矿电脑CPU内存 主板也就那样了,显卡竟然有6块,你就是拿现在最顶级X299和X399主板也才能4卡互联,这6卡是什么鬼,再说那些BTC类型的主板直接不支持互联,还有那些1050TI和1060根本不支持互联,退一万步讲,买过来把5块显卡卖了剩一块那配置对于我们正常使用也是极其不合理的。

最后还有显卡老化问题,我不多说了,自己网络吧!

矿机主要分两种,一种专业矿机,经过专业设计,只能对某种虚拟币挖矿使用,这个就不用说了,肯定是做不了家用电脑的。一种矿机是通过电脑特定配制来达到能挖矿的要求,主流的是一台电脑上同时使用六到八块显示卡。虚拟币以特定的程序产生,主要是消耗显示卡的运算能力,这对显示卡来说使用寿命会大大缩水。对CPU,主板反而要求不高。而家用电脑主要是 娱乐 , 游戏 办公,要求稳定,寿命长。所以挖矿机用来做家用电脑不太适合。

目前市场上的矿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PC架构的矿机,另一类是基于ASIC芯片的专业矿机。一般PC架构的矿机可以当做家用电脑用,但cpu性能较弱,功耗较高。基于ASIC芯片的专业矿机由于没有显卡,不支持主流的桌面操作系统,,所以无法当普通电脑使用。

一般基于pc架构的矿机,cpu性能都比较弱,由于安装了多个显卡,所以功耗较高,如果想作为普通电脑使用,可以考虑保留一个性能较好的显卡,并换一个功率较低的电源。由于pc架构的矿机cpu性能较弱,显卡存在潜在风险,并不是特别适合作为普通电脑使用。

目前基于ASIC芯片的专业矿机,由于没有使用普通显卡,无法支持主流的桌面系统,是无法作为普通电脑使用的。

由于目前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价格暴跌,很多矿机都被当做废品出售,专业矿机由于无法作为普通电脑使用,基本没有什么价值。而pc架构的矿机虽然可以作为普通电脑使用,但性能和质量方面都存在问题,所以一般也不建议购买。

如题所述

处理的挖矿机是否能够当家庭电脑使用?

先不说,能否都当成正常的电脑使用

挖矿机可以区分为两种

第一种有专业的矿,一般网上卖的蚂蚁矿机,这种挖矿机属于专业矿,计算能力非常强,相比于传统的用显卡gpuz进行挖矿,这种矿机的计算能力,比一般用显卡gpuz用来挖矿的计算速度会更高,但是这种矿机功耗比较大,并且不能当做将用电脑使用,他设计出来,就是专门针对例如比特币,用于数据处理,所以是不能用来当做普通电脑使用

第二种,其实也就是普通电脑主板,专业矿机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使用多个显卡组成,像以前的7970,一般情况下,主板配置的都是多接口pci但是处理器配置非常低,和内存的容量都比较小,因为主要是靠显卡的计算能力,也就是gpu用来挖矿,一般情况下显卡gpu,都是满负载状态,长期工作,会造成电子原件加速老化,即便是你买来之后,可能会出现显卡花屏,之类的故障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显卡方面

一种是如上图的专业ASIC矿机。这种矿机为了追求更高的计算效率,采用了专业的ASIC芯片,从而达到了更快的计算速度。但另一方面,这种矿机都是经过挖矿优化,除了用来挖矿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作用。自然也不能在当家用电脑使用。

另一种矿机就是显卡矿机。由于显卡的浮点计算能力要远远高于cpu,因此采用多显卡桥接,来增强计算能力。这类矿机一半选用支持多显卡的特殊主板,而cpu一般选择赛扬等低端型号,可以说是十分畸形的配置。

这类电脑也并不适合家用。而且矿机因为长时间满负荷运作,实际上对显卡的损耗十分巨大。而且显卡厂商是可以通过老化程度来判断是否是挖矿造成的,在保修上也容易受到推诿。

总而言之,购买矿机当做家用机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常规意义上来说,任何电脑都可以做为家用电脑来使用,挂机挖矿的电脑也一样可以家庭使用。但在你购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所以,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矿机下来的显卡非常便宜,8G的几百块钱就出了。有些无良商家卖600块钱以上,要是能用的住,还不算坑人,还有几天到几个月就翻车的。这些矿用显卡,工作环境不用说了,大冬天都是穿着裤头在机房里面,这还不算,像直升飞机一样的排气扇一直不停。这样的显卡不停者已,只要一停下来,就会出各种毛病。

只有显卡可以用,显卡分两类,农企的574之类的可以直接用,老黄的1066也可以用,只是有部分不带显示接口,需要最新的魔改版。也就是说的p106的1066,这种卡只能通过集成显卡接口,而且要支持核显的电脑,操作系统要Windows10,性能方面比传统1066低一点,跑分一般14万多点,某宝售价400多点。

阅读全文

与1063没有算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益力多阿姨提成怎么算 浏览:884
1063没有算力 浏览:867
鲁信创投区块链 浏览:466
浔兴股份是区块链个股吗 浏览:561
中科创达股票有区块链吗 浏览:429
有两个集中力的弯矩怎么算 浏览:366
中富通有没有区块链 浏览:518
蓝宝石488算力 浏览:153
矿池的分配机制 浏览:16
依米康区块链 浏览:527
数字货币将成为储备货币 浏览:655
002117是区块链吗 浏览:140
eth矿池好改 浏览:990
算力最大的矿机 浏览:604
亚元是人民币数字货币吗 浏览:943
开放数字货币的通知 浏览:330
领益智造运用区块链吗 浏览:69
为配合中央发展区块链技术 浏览:734
数字货币全景图片 浏览:630
波场币矿池 浏览: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