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区块链 > 区块链链读后感

区块链链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5-09-29 19:29:40

❶ 研究能力是人人都应该掌握的能力

这是一篇得到专栏—— 《有效提升你的研究能力》 的读后感。

本来是在做课题、论文之前,准备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看过之后,发现,不只是做课题论文,原来研究能力,是我们人人都应该掌握的能力。

这是一个教程。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如何对一个新事物、新课题进行研究。

比如我们想了解什么是区块链、如何做短视频等等。都可以通过研究来实现。

1.what:什么是研究

研究,research,源自中古法语,彻底检查。

研究能力,是面对一个新事物,新课题的时候,能够快速上手、并掌握概况的能力。人人都应该掌握的研究能力。

为什么要研究呢?为了更好。

具备意识——>搜集资料——>处理资料——>创造输出

(1)具备意识 我们要具备三个意识。 作品意识 希望把一件事物做得更好,做得像个作品。在作品意识的带动之下,才有以后的整个研究。

目标意识

局外意识 研究者一定是局外人,因为人们往往容易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里面过度沉溺。

(2)搜集资料 足量,但节制足量,指跳出单一的维度,带有 目标意识的多 。节制,要避免过度沉溺于文本。

关于搜集资料,我自己又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学习使用搜索这个工具——学习搜索的技巧

第二、找梯子。

找到梯子,得到了工具(Google scholar),可以阅读大量原版内容。

我自己还想补充的,是关于搜集资料的细节。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搜集资料,除了足量,还要做到有选择。除了带有目标意识进行选择外,还有信息的来源于出处。尽量原版、尽量经典。

今天刚好听到,李笑来老师的讲课——从噪音说开去。其中提到当前产生的论文,其中99%的属于噪音(不一定是原话),更不要说互联网上搜索的信息,噪音的比例应该更高。讲课中,提到这本书《信号与噪音》,有时间可以去阅读。

(3)处理资料

运用 批判性思维 ,对应的行为动作是提出问题,而不是按字面理解的挑毛病。

自己这段时间需要读本书 《学会提问》

(4)创造输出

输出的成果就是把研究结论成果化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具有以下特点:系统性足够的文本支撑严密的逻辑论证

(5)对于学术性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个特征:Validity 正确性 、Reliability 可靠性、Continuity 可持续性、University 普适性一个正确性,论文提案,包括核心课题、论文的结构框架、每一部分的逻辑关系一个可靠性,重要技巧就是借力打力。

另外,讨论和导师必不可少。

1.掌握英文才能做深入研究

想做学术研究,或者哪怕是将一般性研究做得深入,你还是要掌握英文。在西方学术体系还处于发达地位的今天,如果你不懂英文,就可能错过不少前沿和有代表性的观点,影响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的观点,李笑来也有提到。能看原版书,绝不选择翻译过来的书籍。原因有二。1.翻译本来就不一定能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晰。2.一些优秀书籍就不会有译本。

2.英文学习的方法

英文学习的方法,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

你想研究什么,就直接硬着头皮看和研究领域紧密相关的英文资料。边查边学习其中的陌生词汇,这个环境中你才能记得住那些词汇。

我认为,坚持这种方法一段时间,该领域相关的词汇及表达逐渐可以明白。

这里, 英文学习的意义(why) 有了 ,英文学习的方法(how) 也有了,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英文,不去用英文呢?

所以,脑海里剔除对英文学习的“坚持”这个概念,而是,学英文这么有意义的事情,谁不让我做,我跟谁急。

2022年,从读原版书籍开始吧

3.研究中经常遇见的一个问题——看不懂怎么办?

这一点在专栏中没有提到,但这是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对于读书,一遍看不懂没关系,硬着头皮读完, 反复 读,慢慢读懂的就会越来越多。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到了他是怎么做的:

发现问题(研究对象):统计学教材里面的某些缺陷,概率的局限。

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书店订购了(当时还没有网络)几乎所有以“概率”或“随机”为标题的书。连续几年,我除了这类书之外什么都不看,不看课堂教材,不看报纸,不看文学书,什么都不看。如果 遇到不能马上理解的内容 或者感觉有点儿无聊了,我就 阅读另一本书 。 渴望去深入了解 小概率的问题。

解决问题(最终结果):成为最佳投资,原本的风险变成了最了解的主题。5年后,以研究小概率事件的方方面面为职业重心。

不管是李笑来,还是塔勒布,这里都包含着反复的

意思,不管是李笑来的反复阅读一本书,还是塔勒布的换书看,但研究对象(主题)是反复的。

这里也包含着“选择正确的困难”的含义。

从塔勒布的例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文字中隐藏的意思呢?第一、做出选择之后,持续研究的精神。比如塔勒布,研究小概率的问题长达5年时间。

第二、做研究需要的文本内容的足量。这句话:书店订购了(当时还没有网络)几乎所有以“概率”或“随机”为标题的书。试问:自己做研究的时候,不管是准备针对一个主题写论文,还是针对课程的一个部分授课,又阅读过多少紧密相关的文本内容呢?

第三、文本的选择标准不看课堂教材,不看报纸,不看文学书。那看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有选择的看相关的经典内容。

❷ 《道德经》第三章读后感

读《道德经》第三章有感。

什么是无为而治?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大多时候是用宇宙观来诠释他的治理观。

他一直强调,治理就像大自然一样,日月更替,四季轮回,万物生长,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过程了。

空气,让我们呼吸,但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管理者就应该像空气一样,最好的管理者是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当我们一旦感觉到空气存在的时候,不是我们自己出了毛病,就是空气出了毛病,譬如雾霾和肺癌。

好的治理就是使管理者的存在作用越来越小,就像西方国家的总统一样,上边随便换,下边照常转。

那么,这个思想对企业管理是不是一样有作用呢?

当然是了。

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他若能做到,他在与不在,企业都照常运转,正常运行,这就是老子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呢?

肯定不是学一学《道德经》就可以了。

最应该学的其实是现代管理知识,所有答案都能在现在管理理论中找到。

做为一个管理者,不学《道德经》没有多大问题,但不懂现代管理知识和理论 ,那就差大事了。

小CEO也好,大CEO也好,最初的差距就在现在管理知识和理论上,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些,所以能力一直无法提升,干事费劲,硬撑硬挺。

现代管理的东西能让能能力提升,这毫无疑问。

那么,老子的《道德经》对你能有什么帮助呢?

它能让你水平提升!

这个就了不得了!

能力增长和水平提升不是一个概念啊!

能力能让你落地,水平会让你腾飞啊!

水平是理念,能力是标准,维度是不一样的。

大BOS需要水平,小BOS需要能力!

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大多数管理者都是有能力没水平。

所以,要学贯中西啊!

所以,要东方理念,西方标准啊!

所以,不要像我一样当个小官,学点国学,就到处显摆,到处吹牛逼呀!

差远了!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其实就是去中心化。

如此看来,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互联网思维,就有了区块链思想。

这里的虚其心和弱其志,指的是君王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把自我意志强加于人。

食其腹和强其骨,指的是君王在制定好法律制度以后,只管好养生和健身就行了。

让老百姓知道你重要,但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是治理的最高境界。

就像空气一样,我们知道没有空气活不了,但是,我们不用对空气感恩戴德!

君王如果能这样,那就是高手。

国家领导是这样,企业领导也如此,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能够不以我为中心,能够不经常作秀,能够不前呼后拥,能够坐的住凳子,闪的开身子,放的下架子,有你没你企业都一样正常运转,你在与不在员工都一样努力工作,这个就了不得了!

所以,学一学《道德经》,对企业管理者还是有益处的。

阅读全文

与区块链链读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区块链链读后感 浏览:699
绿洲百度钱包区块链内测中6 浏览:725
数字货币合约交易平台app 浏览:240
四方精创数字货币专利 浏览:709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怎么算 浏览:879
区块链应用价值6 浏览:911
各种山寨币矿池 浏览:652
金固股份和数字货币有什么关系 浏览:35
新明华区块链技术拉勾 浏览:275
小数除法算力算法 浏览:657
数字货币试点城市怎么选的 浏览:142
算力平台扶植政策 浏览:303
ctec数字货币 浏览:559
算力卡TPU还是GPU 浏览:941
王珂数字货币 浏览:326
数字货币涨跌是平线 浏览:344
区块链培训成都 浏览:135
炒数字货币有软件吗 浏览:915
中国什么时候用数字货币交税 浏览:261
全世界数字货币数量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