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礦池算力 > 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

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

發布時間:2021-05-19 03:35:31

㈠ 定義梁時怎麼區分連梁和框架梁

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連梁也好,最大的區別體現在地震時水平抗震力從一個豎向抗側構件到另一個豎向抗側構件的傳遞模式上的區別:
1.
兩端與柱相接----框架梁。框架梁的兩端都是固結,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載下傳遞剪力,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載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間為0,故框架梁有箍筋加密區,中間部分箍筋不用加密。
2.
兩端與主梁相接----次梁。次梁的兩端都是鉸接,次梁相接的不是豎向抗側構件,因此不傳遞水平地震荷載下的剪力。所以次梁不用設置箍筋加密區。
3.
兩端都和剪力牆水平相接----這種情況分2種(按《高規》JGJ3-2002中7.1.8條規定):
a)
跨高比<5,且剪力牆長度能滿足梁縱筋錨入牆內的長度≥LaE,且≮600mm----連梁。
跨高比<5是要求連梁有足夠的剛度,不只在聯肢牆內部傳遞剪力,還要平衡兩端剪力牆的彎曲應力,連梁的箍筋要求是按同等級的框架梁加密箍的要求,沿梁全長加密箍筋。此種連梁在外牆窗洞處應用較多,特別是結構體形扭轉不規則的情況,為了滿足結構抗扭剛度或避免外牆在扭轉變位較大時,外牆砌體與混凝土梁產生錯位裂縫,一般窗下牆也採用混凝土整澆,與樓面以下、窗洞以上部分一起形成一道深梁,按普通住宅層高2.8m,窗高1.5m考慮,此深梁高度有1.3m,其剛度相當大。此種連梁若不按剪力牆洞口輸入,則計算誤差會很大。
b)跨高比≥5----框架梁。
由於PKPM對連梁的定義是兩端與剪力牆相交的梁,當連梁的跨高比≥5時,其受力機理類似於框架梁(《高規》7.1.8條)。
第一種情況連梁應按剪力牆洞口輸入(在SATWE里是用和剪力牆相同的殼元來模擬),否則會導致(1)結構剛度失真;(2)連梁受力模式不正確。雖然PKPM說程序已採用了變形協調方程來解決梁和牆接觸面的變形問題,但計算結果仍然相差很大。第二種情況連梁應按主梁輸入並定義其為框架梁。
4.
一端與豎向抗側構件相連,一端與梁相接----次梁。
5. 一端與框架柱相連,一端與剪力牆平行相連----框架梁。
6.
一端與框架柱相連,一端與剪力牆垂直相連----框架梁。

㈡ 框架梁中側面抗扭鋼筋如何計算

1、框架邊梁側邊抗扭鋼筋一般按構造配置。滿足間距和抗扭最小配筋率即可。
2、若是框架邊樑上還有挑梁伸出,應根據挑梁的荷載計算邊梁的扭矩,此時,邊梁扭筋由計算得到。

框架梁是指兩端與框架柱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現在結構設計中對於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純框架結構隨著高層建築的興起而越來越少見,而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主要則是參與抗震的梁。

㈢ 建築結構中 抗側力構件是什麼 側力是剪力嗎

抗側力構件就是指:承載這些水平力的構件,框架結構的抗側力構件就是框架柱,剪力牆結構的抗側力構件就是剪力牆。

剪力是相對於構件而言。側力是針對這個建築結構而言的,是指作用在整個建築結構上的水平力,例如:風力、地震力。

建築結構是指在房屋建築中,由各種構件(屋架、梁、板、柱等)組成的能夠承受各種作用的體系。所謂作用是指能夠引起體系產生內力和變形的各種因素,如荷載、地震、溫度變化以及基礎沉降等因素。

(3)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擴展閱讀:

建築構件的作用:

1、服務於空間應用和美觀要求

建築物是人類社會生活必要的物質條件,是社會生活的人為的物質環境,結構成為一個空間的組織者,如各類房間、門廳、樓梯、過道等。

2、抵禦自然界或人為荷載作用

建築物要承受自然界或人為施加的各種荷載或作用,建築結構就是這些荷載或作用的支承者,它要確保建築物在這些作用力的施加下不破壞、不倒塌,並且要使建築物持久地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可見,建築結構作為荷載或作用的支承者,是其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最核心的任務。

3、充分發揮建築材料的作用

建築結構的物質基礎是建築材料,結構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如用鋼材做成的結構稱為鋼結構,用鋼筋和混凝土做成的結構稱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用磚(或砌塊)和砂漿做成的結構稱為砌體結構。

㈣ 框架梁相關概念

框架梁(KL)是指兩端與框架柱(KZ)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現在結構設計中,對於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純框架結構隨著高層建築的興起而越來越少見,而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主要則是參與抗震的梁。
框架結構
由梁和柱連接而成的,樑柱交接處的框架節點應為剛接構成雙向樑柱抗側力體系 。剛接即梁的兩端與框架柱(KZ)固定相連。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樓屋蓋的荷載並將其傳遞給框架柱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剛接形成樑柱抗側力體系,共同抵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據建築材料的不同,框架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框架、鋼框架、鋼-混凝土(也稱鋼骨混凝土)框架。即可以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鋼材或者鋼-混凝土(組合)製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3-2010第7.1.3條規定,兩端與剪力牆剛接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照框架梁設計。
框架梁按照位置可分為:屋面框架梁、樓層框架梁、地下框架梁。

㈤ 普通框架梁的翼緣寬度怎麼算,對結構有什麼用

框架梁的截面形狀是T形。設翼緣板的計算寬度為b′、厚度為h′、梁的截面有效高度為h○、梁的計算跨度L○,梁的間距為s,b為梁寬。

則:1. b′=L○/3 ; 2. b′=s ;3. a、當h′/h○≧0.1時,b′隨上述1條取值。b、當0.1>h′/h○時,b′=b+12h′。以上1.2.3 條取小值。即可得出翼緣寬度b。

翼緣板的計算寬度b′×梁截面的受壓區高度=受壓區面積,受壓區面積×混凝土強度設計值直接就是梁的抗彎承載能力。翼緣寬度對結構的作用是增強梁的抗彎承載能力。

(5)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擴展閱讀:

框架梁和翼緣寬度的相關要求規定:

1、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樓屋蓋的荷載並將其傳遞給框架柱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根,就是和框架柱剛接形成樑柱抗側力體系,共同抵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2、工程結構中,T形截面和工形截面構件是較多的,如現澆肋形樓蓋中的主次梁、T形吊車梁、薄腹梁、槽形板等均為T形截面;箱形截面,空心樓板、橋梁中的梁為工形截面,帶壁柱的牆等等。

3、當房屋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建造時,可以有以下兩種框架類型:現澆框架結構,指梁板柱和樓蓋均採取混凝土現澆,而且梁板柱形成統一整體。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梁、柱均為工廠或者現場預制,然後現場吊裝,一般是在構件的適當部位預埋鋼板。

㈥ 請問各位大俠,次梁和板屬於抗震構件嗎是與不是,請給出依據,謝謝!

不屬於,次梁和板,不參與抗震計算,也不需要抗震截面驗算,也就是說不屬於抗震體系的主要構件,也就不是抗震構件了。

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包括各種結構體系的框架梁、框架柱、剪力牆、樑柱節點、板柱節點、牆梁節點以及單層廠房中的鉸接排架柱等構件的承載力驗算和相應的構造要求。

有關混凝土結構房屋抗震體系、房屋適應的最大高度、地震作用計算、結構穩定驗算、側向變形驗算等內容,均應遵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有關標準的規定。

(6)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擴展閱讀:

結構抗震的計算原則:

1、一般情況下,可在建築結構的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考慮水平地震作用並進行抗震驗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全部由該方向抗側力構件承擔。

2、有斜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於15度時,宜分別考慮各抗側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質量和剛度明顯不均勻、不對稱的結構,應考慮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轉影響,同時應考慮雙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響。

4、不同方向的抗側力結構的共同構件(如框架結構角柱),應考慮雙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響。

5、8度和9度時的大跨度結構、長懸臂結構、煙囪和類似高聳結構及9度時的高層建築,應考慮豎向地震作用。

㈦ 梁的鋼筋工程量怎麼算啊

框架梁鋼筋計算公式: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長度的取值判斷: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 Lae時,必須彎錨,演算法為:hc-保護層+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長鋼筋計算: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縱筋可在柱支座外內力較小處搭接,即距邊緣Ln/3范圍內連接。抗震框架梁須避開箍筋加密區。

箍筋和拉筋的計算: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數=((凈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弧形梁箍筋加密區范圍按弧形梁中心線,箍筋間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7)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擴展閱讀

由梁和柱連接而成的,樑柱交接處的框架節點應為鋼結構成雙向樑柱抗側力體系。剛接即梁的兩端與框架柱(KZ)固定相連。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樓屋蓋的荷載並將其傳遞給框架柱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剛接形成樑柱抗側力體系,共同抵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據建築材料的不同,框架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框架、鋼框架、鋼-混凝土框架。即可以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鋼材或者鋼-混凝土製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行業標准《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3-2010第7.1.3條規定,兩端與剪力牆剛接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照框架梁設計。

㈧ 框架結構主要的構件有哪些力是如何傳遞的

框架結構主要的構件有梁和柱,梁主要承受的就是水平力;柱主要承受的就是豎向力,每個構件都不是單一個受力構件。

框剪結構與框架結構的主要區別就是多了剪力牆,框架結構的側向剛度不強,高層或超高層的框架結構建築更是如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故使用剪力牆。

剪力牆是自基礎頂面至設計高度不中斷的抗側力構件,其抗側剛度大,但抗側平面外剛度小,故一般不考慮其承受豎向荷載,它的布置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當然剪力牆也可以起到牆體的圍護和分隔作用。



(8)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擴展閱讀:

框架結構的變形是彎曲型,上部層間相對變形小,下部層間相對變形大。剪力牆結構的變形為彎曲型,上部層間相對變形大,下部層間相對變形小。對於框剪結構,由於兩種結構協同工作變形協調,形成了彎剪變形,從而減小了結構層間的相對位移比和頂點位移比,使結構的側向剛度得到了提高。

從受力特點看,由於框剪結構中的剪力牆側向剛度比框架的側向剛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載作用下,一般情況下,約80%以上用剪力牆來承擔。因此,使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所分配的樓層剪力,沿高度分布比樣均勻,各層樑柱的彎矩比較接近,有利於減小樑柱規格,便於施工。

㈨ 可以理解為主梁就是框架梁,而次梁就是非框架梁嗎主梁、次梁、框架梁、非框梁。這些的區別謝謝

看到一篇比較好的總結:給你復制過來。

很多人在繪制梁平法施工圖的時候都有點迷惑,兩端與柱相連的叫KL,兩端與剪力牆水平相連的叫LL,兩端與主梁相連的叫L,這大家都知道,那麼除此之外呢?一端和柱相接,一端和主梁相接的叫什麼呢?一端和剪力牆平行接,一端和剪力牆垂直相接的叫什麼呢?是不是概念有點模糊了?今天在這里我給大家總結一下。
首先有個概念需解釋一下,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連梁也好,最大的區別體現在地震時水平抗震力從一個豎向抗側構件到另一個豎向抗側構件的傳遞模式上的區別:
1. 兩端與柱相接----框架梁。框架梁的兩端都是固結,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載下傳遞剪力,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載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間為0,故框架梁有箍筋加密區,中間部分箍筋不用加密。
2. 兩端與主梁相接----次梁。次梁的兩端都是鉸接,次梁相接的不是豎向抗側構件,因此不傳遞水平地震荷載下的剪力。所以次梁不用設置箍筋加密區。
3. 兩端都和剪力牆水平相接----這種情況分2種(按《高規》JGJ3-2002中7.1.8條規定): a) 跨高比<5,且剪力牆長度能滿足梁縱筋錨入牆內的長度≥LaE,且≮600mm----連梁。 跨高比<5是要求連梁有足夠的剛度,不只在聯肢牆內部傳遞剪力,還要平衡兩端剪力牆的彎曲應力,連梁的箍筋要求是按同等級的框架梁加密箍的要求,沿梁全長加密箍筋。此種連梁在外牆窗洞處應用較多,特別是結構體形扭轉不規則的情況,為了滿足結構抗扭剛度或避免外牆在扭轉變位較大時,外牆砌體與混凝土梁產生錯位裂縫,一般窗下牆也採用混凝土整澆,與樓面以下、窗洞以上部分一起形成一道深梁,按普通住宅層高2.8m,窗高1.5m考慮,此深梁高度有1.3m,其剛度相當大。此種連梁若不按剪力牆洞口輸入,則計算誤差會很大。b)跨高比≥5----框架梁。 由於PKPM對連梁的定義是兩端與剪力牆相交的梁,當連梁的跨高比≥5時,其受力機理類似於框架梁(《高規》7.1.8條)。 第一種情況連梁應按剪力牆洞口輸入(在SATWE里是用和剪力牆相同的殼元來模擬),否則會導致(1)結構剛度失真;(2)連梁受力模式不正確。雖然PKPM說程序已採用了變形協調方程來解決梁和牆接觸面的變形問題,但計算結果仍然相差很大。第二種情況連梁應按主梁輸入並定義其為框架梁。
4. 一端與豎向抗側構件相連,一端與梁相接----次梁。
5. 一端與框架柱相連,一端與剪力牆平行相連----框架梁。
6. 一端與框架柱相連,一端與剪力牆垂直相連----框架梁。 剪力牆也有平面外剛度,可以近似看做一個長扁柱,按照新高規JGJ3-2002 中7.1.7條的要求,應控制剪力牆的平面外彎距,應至少採用下面的一個措施: 1)沿梁軸線方向設置與梁相連的剪力牆; 2)在梁與牆相交處設置扶壁柱; 3)不能設置扶壁柱時,應設置暗柱,並按計算配筋。 註:當剪力牆厚度較小,梁與剪力牆垂直相交時,梁端縱筋的水平錨固長度0.4Lae可能不滿足,此時可採用減小縱筋直徑同時加大縱筋根數,或是採用機械錨固來滿足要求。
7. 一端與剪力牆水平相連,一端與剪力牆垂直相連----框架梁。
8. 兩端都和剪力牆垂直相接----框架梁(構造同6)。

㈩ 框架梁與非框架梁的計算區別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受力構件.需要通過計算配筋.框支梁與框支柱用於轉換層,有這些部為框架結構,上部為剪力牆結構,支撐上部結構的樑柱為KZZ和KZL.框與柱與框架柱的區別也就是所用部位不同..

閱讀全文

與框架梁算抗側力構件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採用數字貨幣 瀏覽:139
數字貨幣17年漲幅 瀏覽:524
氣缸的kg力怎麼算 瀏覽:724
福布斯4月份50強區塊鏈 瀏覽:815
摩擦力是算壓力還是拉力 瀏覽:2
民法通則數字貨幣 瀏覽:192
區塊鏈金融產品有哪些 瀏覽:625
gtxtitanx礦卡算力 瀏覽:672
數字貨幣vrt 瀏覽:984
懷化警方打擊區塊鏈 瀏覽:555
rvn礦池圖標 瀏覽:4
區塊鏈挖礦機概念 瀏覽:207
香港數字貨幣交易所nex 瀏覽:58
區塊鏈不擔心區塊文件過大嗎 瀏覽:387
dce數字貨幣交易所app 瀏覽:942
目前中國區塊鏈哪些做得好 瀏覽:923
區塊鏈投資多平台還是單平台 瀏覽:684
區塊鏈驅動汽車服務 瀏覽:946
ergo算力 瀏覽:336
太空區塊鏈太空幣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