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以太坊區 > 以太坊對交易進行驗證

以太坊對交易進行驗證

發布時間:2025-09-02 09:13:36

以太坊如何解決加密貨幣的交易速度問題


以太坊如何解決加密貨幣的交易速度問題?
加密貨幣在近年來迅猛發展,成為了全球范圍內備受矚目的投資熱點。然而,與傳統金融系統相比,加密貨幣的交易速度卻一直是其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約平台之一,以太坊通過其獨特的技術手段,成功實現了對加密貨幣交易速度問題的解決,為加密貨幣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以太坊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傳統加密貨幣的基礎設計思路,它採用了智能合約技術,將區塊鏈作為數據存儲與交互的基礎,利用DApp構建強大的應用生態系統。而在實現這些功能的同時,以太坊還致力於解決加密貨幣的交易速度問題,其核心技術之一就是PoS演算法。
PoS演算法是以太坊中用來驗證交易的核心技術,它與傳統的PoW演算法不同,PoW演算法需要通過計算來驗證交易,這樣一來計算能力越強的礦工獲得新幣的幾率就越大,來保證區塊鏈的穩定性。而PoS演算法則是利用代幣的持有量來獲得驗證交易的權利,這樣一來就減少了交易驗證的時間以及能源的浪費。
此外,以太坊還通過合約模塊的方式進一步優化了交易速度,在以太坊中,若干筆交易可以被合並為一個合約,從而減少了交易數量以及手續費的支出。此外,以太坊還利用閃電網路技術實現了更快的交易確認速度,這既降低了交易時間,又提高了交易的可靠性。
總的來說,以太坊成功實現了對加密貨幣交易速度的優化,其功效不亞於其他技術的創新。以太坊正在不斷探索新的技術領域來加速交易速度,同時也為其他加密貨幣的發展提供了實踐基礎。未來,以太坊將以更加豐富的技術方案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更高效、更快速的交易體驗。

Ⅱ 以太坊是什麼共識機制

1. 以太坊最初採用三種共識機制,分別是:
1.1.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通過解決計算難題來驗證交易,確保網路的安全與去中心化。
1.2. PoS(Proof of Stake,股權證明):根據持有的代幣數量和鎖定時間來選擇出塊的權利,相比PoW更節能且效率更高。
1.3. 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授權股權證明):一種PoS的變體,通過選舉代表來驗證區塊,提高網路的性能和確認速度。
這些共識機制在實際應用中均對應特定的經濟模型,能夠激勵用戶參與網路維護,確保其安全、有序地運行。

Ⅲ 以太坊節點:全節點、輕節點、歸檔節點

以太坊節點:全節點、輕節點、歸檔節點

在以太坊網路中,節點是構成整個網路架構的基礎,它們負責同步區塊資料、驗證交易、打包新區塊等工作。根據節點的功能和存儲內容的不同,以太坊節點大致可分為全節點(Full Node)、輕節點(Light Node)和歸檔節點(Archive Node)三大類。

一、全節點(Full Node)

全節點是擁有完整區塊鏈帳本資料的節點,它們儲存了所有歷史交易信息,並具備獨立驗證交易有效性的能力。全節點的主要工作包括:

由於全節點保有全網資料,因此即使部分節點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整個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全節點的數量越多,完整的區塊鏈帳本被保存的份數也越多,從而增強了區塊鏈網路的不可篡改性。

礦工節點是全節點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們不僅具備全節點的所有功能,還負責挖礦工作,即將驗證過的待處理交易打包成新區塊,並嘗試找到nonce值以成功出塊並獲得獎勵。

二、輕節點(Light Node)

輕節點是輕量級的節點,它們不儲存或維護完整的區塊鏈副本,只儲存最小量的狀態來作為發送或傳遞交易訊息的節點。輕節點主要儲存每個區塊的區塊標頭(Block Header),而區塊標頭包含了前個區塊的Hash、時間戳及挖礦難度等相關參數。

由於輕節點沒有儲存區塊的Body(交易列表),因此當需要驗證某個交易的合法性時,它們會向鄰近的全節點發起確認請求,由全節點提供所需相關信息供驗證。輕節點的特色包括:

輕節點利用區塊標頭中的Merkle Root(由區塊Body中的交易信息經由雜湊演演算法生成的數位指紋)來驗證交易。當輕節點收到全節點提供的信息時,它們能夠利用已有的區塊標頭相關訊息迅速驗證該信息是否正確,並進一步進行交易驗證。

三、歸檔節點(Archive Node)

歸檔節點是在全節點的基礎之上,額外儲存了每個區塊高度的區塊狀態(個人帳戶與合約帳戶之當時余額等信息)的節點。它們針對每個區塊高度當下的狀態進行快照並存檔,使得用戶能夠快速回到某個區塊高度去查詢當下狀態。

歸檔節點對於區塊鏈的信任模型與整體安全性原則上不會有額外的加成或影響,但它們保存了區塊鏈上的完整歷史紀錄與資料,以及所有區塊高度的當時全網狀態。這使得歸檔節點在查詢區塊鏈上的歷史資料時具有極高的效率。然而,歸檔節點對硬體要求相當龐大,通常只有特殊的服務如區塊鏈瀏覽器(如Etherscan)或RPC Endpoint Provider(如Infura)等底層服務會有架設歸檔節點的需求。

總結

Ⅳ 區塊鏈如何驗證交易,區塊鏈如何驗證交易信息

區塊鏈商品確權及購買流程

1、首先買家訪問某個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查找感興趣的區塊鏈數字藏品。

2、其次買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區塊鏈數字藏品,並進行購買。

3、然後交易平台將買家所購買的區塊鏈數字藏品轉入買家的區塊鏈賬戶。

4、最後買家支付給交易平台的手續費用,交易平台完成買賣雙方的交易。

區塊鏈共識機制之一: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可以理解為一個不可篡改的公共賬本,所有參與者都能驗證交易並進行記賬,即為分布式賬本。那到底由誰來記賬?又如何保證賬本的一致性、准確性呢?也就是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如何的?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是解決由誰來記賬(構造區塊),以及如何維護區塊鏈的一致性問題。目前區塊鏈項目採用的共識機制有多種,如:POW工作量證明機制,POS權益證明機制,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等。本文說明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應用比特幣系統採用的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即以比特幣系統為例說明POW機制,首先比特幣系統有一套激勵機制讓所有參與者競爭記賬的權利,即誰擁有記賬權誰將獲取構造新區塊的比特幣獎勵(目前獎勵為12.5比特幣),同時獲取新區塊內所有交易的手續費作為獎勵。

參與者如何競爭記賬權利呢?參與者通過自己的算力計算一道數學難題,誰先計算的結果,誰就擁有了記賬的權利,也就可獲得構造新區塊的獎勵。這道數學難題就是尋找一個隨機數Nonce,使得對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的結果小於目標值,Nonce本身是區塊頭中的一個欄位,所以通過不斷的嘗試Nonce的值,以滿足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結果小於目標值。通過動態調整目標值,即可調整計算的Nonce值的難度。

關於哈希計算Nonce的過程通常類比為擲篩子游戲,基於參與游戲的篩子的個數通過調整擲得篩子的點數可調整游戲的難度。例如:100個人參與擲篩子,總共有100個篩子,要求擲得點數為100為贏,則100個人誰先擲得點數100即為勝利者,即擁有了記賬權。如果發現大家擲出100點的時間太快,則可增加難度,要求擲得點數為80為贏。如果又有100個人參與游戲,則游戲中增加了篩子數,如:篩子數增加為200個,同樣通過設置擲得點數來調整游戲的難度。

篩子類似於比特幣網路的算力,擲得點數類似於比特幣網路可動態調整的目標值。

區塊鏈以最長的鏈條視為正確的鏈條,如果存在同時出現兩個區塊,會暫時並行記錄兩個區塊,後續再生成的區塊基於其中的某一個區塊,將會形成的最長的鏈條作為一致性的鏈條,另外一個區塊將會被丟棄,比特幣是基於6個區塊的確認,所以被丟棄的區塊將不會獲得比特幣系統的獎勵,也就是白白將競爭記賬權的算力(電費)浪費了。基於工作量的激勵,參與者必然盡最大能力構造正確的區塊,也就是滿足區塊鏈的一致性。即全網的所有用戶可以達成唯一的一致性的公共賬本。

目前比特幣系統全網算力已達到驚人的24.75EH/s,其中1E=1000P,1P=1000T,1T=1000G,1G=1000M,1M=1000K,1K=1000,H/s為每秒一次哈希計算(哈希碰撞),也就是每秒進行24.75E次哈希計算,且仍有持續的算力加入比特幣系統。比特幣記賬權的競爭,提供算力的硬體從CPU,GPU,專業礦機礦池。目前單機版的專業礦機已無法競爭到記賬權,必須由多台礦機組合為礦池才能競爭到記賬權。

區塊鏈技術

背景:比特幣誕生之後,發現該技術很先進,才發現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同時被發現。

1.1比特幣誕生的目的:

①貨幣交易就有記錄,即賬本;

②中心化機構記賬弊端——可篡改;易超發

比特幣解決第一個問題:防篡改——hash函數

1.2hash函數(加密方式)

①作用:將任意長度的字元串,轉換成固定長度(sha256)的輸出。輸出也被稱為hash值。

②特點:很難找到兩個不同的x和y,使得h(x)=h(y)。

③應用:md5文件加密

1.3區塊鏈

①定義

區塊:將總賬本拆分成區塊存儲

區塊鏈:在每個區塊上,增加區塊頭。其中記錄父區塊的hash值。通過每個區塊存儲父區塊的hash值,將所有的區塊按照順序連接起來,形成區塊鏈。

②區塊鏈如何防止交易記錄被篡改

形成區塊鏈後,篡改任一交易,會導致該交易區塊hash值和其子區塊中不同,發現篡改。

即使繼續篡改子區塊頭中hash值,會導致子區塊hash值和孫區塊中不同,發現篡改。

1.4區塊鏈本質

①比特幣和區塊鏈本質:一個人人可見的大賬本,只記錄交易。

②核心技術:通過密碼學hash函數+數據結構,保證賬本記錄不可篡改。

③核心功能:創造信任。法幣依靠政府公信力,比特幣依靠技術。

1.5如何交易

①進行交易,需要有賬號和密碼,對應公鑰和私鑰

私鑰:一串256位的二進制數字,獲取不需要申請,甚至不需要電腦,自己拋硬幣256次就生成了私鑰

地址由私鑰轉化而成。地址不能反推私鑰。

地址即身份,代表了在比特幣世界的ID。

一個地址產生之後,只有進入區塊鏈賬本,才能被大家知道。

②數字簽名技術

簽名函數sign(張三的私鑰,轉賬信息:張三轉10元給李四)=本次轉賬簽名

驗證韓式verify(張三的地址,轉賬信息:張三轉10元給李四,本次轉賬簽名)=True

張三通過簽名函數sign(),使用自己的私鑰對本次交易進行簽名。

任何人可以通過驗證韓式vertify(),來驗證此次簽名是否有由持有張三私鑰的張三本人發出。是返回true,反之為false。

sign()和verify()由密碼學保證不被破解。·

③完成交易

張三將轉賬信息和簽名在全網供內部。在賬戶有餘額的前提下,驗證簽名是true後,即會記錄到區塊鏈賬本中。一旦記錄,張三的賬戶減少10元,李四增加10元。

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已,多對多的交易方式。

比特幣世界中,私鑰就是一切!!!

1.6中心化記賬

①中心化記賬優點:

a.不管哪個中心記賬,都不用太擔心

b.中心化記賬,效率高

②中心化記賬缺點:

a拒絕服務攻擊

b厭倦後停止服務

c中心機構易被攻擊。比如破壞伺服器、網路,監守自盜、法律終止、政府幹預等

歷史上所有有中心化機構的機密貨幣嘗試都失敗了。

比特幣解決第二個問題:如何去中心化

1.7去中心化記賬

①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記賬。每個人都可以保留完整的賬本。

任何人都可以下載開源程序,參與P2P網路,監聽全世界發送的交易,成為記賬節點,參與記賬。

②去中心化記賬流程

某人發起一筆交易後,向全網廣播。

每個記賬節點,持續監聽、持續全網交易。收到一筆新交易,驗證准確性後,將其放入交易池並繼續向其它節點傳播。

因為網路傳播,同一時間不同記賬節點的交一次不一定相同。

每隔10分鍾,從所有記賬節點當中,按照某種方式抽取1名,將其交易池作為下一個區塊,並向全網廣播。

其它節點根據最新的區塊中的交易,刪除自己交易池中已經被記錄的交易,繼續記賬,等待下一次被選中。

③去中心化記賬特點

每隔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但不是所有在這10分鍾之內的交易都能記錄。

獲得記賬權的記賬節點,將得到50個比特幣的獎勵。每21萬個區塊(約4年)後,獎勵減半。總量約2100萬枚,預計2040年開采完。

記錄一個區塊的獎勵,也是比特幣唯一的發行方式。

④如何分配記賬權:POW(proofofwork)方式

記賬幾點通過計算一下數學題,來爭奪記賬權。

找到某隨即數,使得一下不等式成立:

除了從0開始遍歷隨機數碰運氣之外,沒有其它解法,解題的過程,又叫做挖礦。

誰先解對,誰就得到記賬權。

某記賬節點率先找到解,即向全網公布。其他節點驗證無誤之後,在新區塊之後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計算。這個方式被稱為POW。

⑤難度調整

每個區塊產生的時間並不是正好10分鍾

隨著比特幣發展,全網算力不算提升。

為了應對算力的變化,每隔2016個區塊(大約2周),會加大或者減少難度,使得每個區塊產生的平均時間是10分鍾。

#歐易OKEx##比特幣[超話]##數字貨幣#

說文解字第3課:區塊鏈Blockchain

在幾年前曾經吹起一陣比特幣風潮,讀者在當時可能就聽過區塊鏈,然而最近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又開始研究、推出採用區塊鏈為技術基礎的金融服務,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吸引正規金融機構的青睞?

分散式記帳系統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核心技術之一,它最主要的特色是能夠打造無法竄改、去中心化、高度透明、匿名的記帳系統,可以提供低成本、高安全性的轉帳服務,而進一步能夠做為金融管理的工具。

要了解區塊鏈,要先從它的運作原理開始看起。以比特幣的應用為例,在每次交易的時候,系統就會將交易內容與相關資訊封存為1組區塊,而將所有區塊按照時間排列起來,就會產生所謂的區塊鏈。

由於區塊鏈詳細記錄了世界上每筆交易的資料,因此只要從第一筆資料統計到最後一筆資料,就可以算出哪個「錢包」擁有多少「錢」。

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並非直接儲存每個「錢包」中的余額,而是每次交易中「錢」的流向,所以在查詢余額的時候,只需驗證區塊鏈中每筆資料的真偽並進行統計,就能得到每個「錢包」的最終余額。

由於產生區塊需要進行復雜的密碼計算,如果以集中式的伺服器進行運算,就需准備許多效能很高的電腦來滿足需求。然而比特幣的做法是將運算分散到所有進行「挖礦」的電腦上,這些電腦稱為節點,會在驗證交易、封裝區塊之後得到一定金額的獎勵,因此會有許多礦工為了賺取比特幣,而投入電腦進行運算,如此一來就不需特定伺服器,而是將所有運算工作分散到比特幣網路的各個節點。

▲區塊鏈由許多區塊串聯而生,由於可以從第一筆至最後一筆轉帳記錄,並具有高度安全性,因此很適合金融應用。(圖片來源: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

理論上可破解,但實際上不可行

在區塊鏈的運作過程中,所有節點都會共同驗證每個新加入的區塊,以確保交易的正確性,當某些節點記錄的區塊息與其他節點不符時,其他節點就不會承認該筆交易,因此交易記錄就不會被寫入區塊鏈。

不過區塊鏈的安全性,在理論上就不是牢不可破。只要有人能夠支配整個網路過半的運算效能(即掌握51%的運算效能),它就能創造假冒的交易記錄,並保證能搶先在其他節點完成運算、提出異議之前,完成區塊運算並將資料寫入區塊鏈,如此一來它就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重復使用同一筆比特幣進行支付行為。

用電玩游戲舉個簡單的例子,這種攻擊就像是使用金手指,能將金錢修改為永遠不會減少。

不過從實際面來看,比特幣的使用者非常多,因此網路中有相當多的節點,其中還有許多使用特殊電腦進行運算的職業礦工,所以全部節點運算能力的總合值相當大,一般人或組織很難憑一己之力掌握51%的運算效能。

假設目前所有節點運算能力加總起來,相當於100台超級電腦,那麼攻擊者就需要准備101台超級電腦來取得過半運算效能,這在實現情況中不太可能達成。

退一步想,假設萬一真的有人能夠支配過半運算效能,那麼他也同時也能壟斷比特幣的發行以及交易手續費,並從中賺取相當大的利益,反之如果他選擇了竄改交易資料,那麼比特幣的使用者變會對這種貨幣失去信心,導致比特幣的價值崩盤,甚至是一夕之間「鈔票變壁紙」。

因此假設攻擊者是以利益為出發點,那麼他就算能發動51%攻擊,他也不會這么做,如此一來便能確保比特幣與區塊鏈仍然是安全的。

▲比特幣是區塊鏈極具代表性的應用實例之一。

說文解字使用範例:區塊鏈

O:區塊鏈能將驗證交易的負荷分散至網路中的每個節點。

X:腳踏車停好之後,記得要用區塊鏈鎖上。

區塊鏈交易id在哪查

這里我們用以太坊區塊鏈的錢包作為例子,小狐狸是加密錢包,以及進入區塊鏈APP的出入口。進入之後獲取錢包地址,再使用以太坊區塊鏈的搜索器進入Etherscan官網首頁後,就可以獲取到以下區塊鏈交易id信息:

1.最新產生的區塊

2.最新發生的交易

拓展資料:

區塊鏈的交易過程看似神秘繁瑣,其實真正說起來卻也不見得有那麼難。

第一步:所有者A利用他的私鑰對前一次交易(比特貨來源)和下一位所有者B簽署一個數字簽名,並將這個簽名附加在這枚貨幣的末尾,製作出交易單。此時,B是以公鑰作為接收方地址。

第二步:A將交易單廣播至全網,比特幣就發送給了B,每個節點都將收到交易信息納入一個區塊中

此時,對B而言,該枚比特幣會即時顯示在比特幣錢包中,但直到區塊確認成功後才可以使用。目前一筆比特幣從支付到最終確認成功,得到6個區塊確認之後才能真正的確認到賬。

第三步:每個節點通過解一道數學難題,從而去獲得創建新區塊的權利,並爭取得到比特幣的獎勵(新比特幣會在此過程中產生)

此時節點反復嘗試尋找一個數值,使得將該數值、區塊鏈中最後一個區塊的Hash值以及交易單三部分送入SHA256演算法後能計算出散列值X(256位)滿足一定條件(比如前20位均為0),即找到數學難題的解。

第四步:當一個節點找到解時,它就向全國廣播該區塊記錄的所有蓋時間戳交易,並由全網其他節點核對。

此時時間戳用來證實特定區塊必然於某特定時間是的確存在的。比特幣網路採用從5個以上節點獲取時間,然後取中間值的方式成為時間戳。

第五步:全網其他節點核對該區塊記賬的正確性,沒有錯誤後他們將在該合法區塊之後競爭下一個區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合法記賬區塊鏈。

區塊鏈跨境交易在什麼階段進行身份驗證

交易發起階段。

區塊鏈發展仍處於新興階段,人才的培養還需要時日,依靠底層技術特性,能夠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進行追溯和交易。

區塊鏈是一種帶有數據散列驗證功能的資料庫,區塊,就是數據塊,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組合成一種鏈式結構,並利用密碼學演算法,以分布式記賬的方式,集體維護資料庫的可靠性,所有數據塊按時間順序相連,從而形成區塊鏈。

Ⅳ 浠ュお鍧婂備綍澶勭悊浜ゆ槗鐨勪笉鍙鎾ら攢鎬


浠ュお鍧婂備綍澶勭悊浜ゆ槗鐨勪笉鍙鎾ら攢鎬э紵
浠ュお鍧婃槸涓涓寮婧愮殑銆佸垎甯冨紡鐨勫尯鍧楅摼騫沖彴錛屽畠浣跨敤鏅鴻兘鍚堢害鎶鏈鏉ュ勭悊浜ゆ槗銆傛櫤鑳藉悎綰︽槸涓縐嶅彲緙栫▼鐨勩佽嚜鍔ㄦ墽琛岀殑鍗忚錛屽畠鍙浠ュ湪娌℃湁絎涓夋柟騫查勭殑鎯呭喌涓嬫墽琛屼氦鏄撱備竴鏃︿氦鏄撹紜璁わ紝灝辨棤娉曟洿鏀規垨鎾ら攢銆
浠ュお鍧婄殑浜ゆ槗澶勭悊榪囩▼濡備笅錛
1.浜ゆ槗鍙戣搗鏂瑰皢浜ゆ槗淇℃伅鍙戦佸埌浠ュお鍧婄綉緇滀腑鐨勬煇涓鑺傜偣錛屽嵆浜ゆ槗騫挎挱銆
2.鍏跺畠鑺傜偣杞鍙戝苟楠岃瘉浜ゆ槗錛岀『淇濅氦鏄撶﹀悎瑙勫垯銆
3.鐭垮伐灝嗘湁鏁堜氦鏄撴斁鍏ュ緟紜璁ゆ睜涓錛屽苟寮閲囨柊鍖哄潡銆
4.鏂板尯鍧椾腑鍖呭惈浜嗗緟紜璁ゆ睜涓鐨勪氦鏄擄紝鍚屾椂鐭垮伐涔熷皢鑷宸辯殑鍦板潃鍔犲叆浜ゆ槗鍒楄〃錛屼互鑾峰彇鍖哄潡濂栧姳銆
5.鍏跺畠鑺傜偣鎺ユ敹騫墮獙璇佹柊鍖哄潡錛岀『璁や氦鏄撴湁鏁堛
6.浜ゆ槗琚紜璁わ紝鎵ц屼氦鏄撱
鍦ㄤ互澶鍧婁腑錛屼氦鏄撶殑涓嶅彲鎾ら攢鎬у彲浠ヤ繚璇佷氦鏄撳弬涓庢柟鐨勬潈鐩娿傚傛灉浜ゆ槗闇瑕佽鎾ら攢鎴栦慨鏀癸紝鍙鑳介氳繃鍙﹀栦竴絎斾氦鏄撴潵瀹炵幇錛岃屼笖榪欎釜浜ゆ槗涔熼渶瑕佽騫挎挱銆侀獙璇佸拰紜璁ゃ傚洜姝わ紝浜ゆ槗鐨勫勭悊榪囩▼鍏鋒湁楂樺害鐨勫畨鍏ㄦу拰鍙闈犳с
涓嶈繃錛屼互澶鍧婄殑浜ゆ槗澶勭悊涔熼潰涓寸潃涓浜涙寫鎴橈紝渚嬪備氦鏄撻熷害杈冩參銆佹墜緇璐硅緝楂樼瓑闂棰樸備負浜嗘彁楂樹互澶鍧婄殑浜ゆ槗鎬ц兘錛屽紑鍙戣呬滑姝e湪縐鏋佹帰緔㈡柊鐨勬妧鏈鍜岀畻娉曪紝姣斿備晶閾俱侀棯鐢電綉緇滅瓑銆
緇間笂鎵榪幫紝浠ュお鍧婄殑浜ゆ槗澶勭悊榪囩▼紜淇濅簡浜ゆ槗鐨勪笉鍙鎾ら攢鎬э紝榪欐槸鍖哄潡閾炬妧鏈鐨勬牳蹇冪壒鐐逛箣涓銆傞殢鐫鍖哄潡閾炬妧鏈鐨勪笉鏂鍙戝睍鍜屽畬鍠勶紝鎴戜滑鐩鎬俊浠ュお鍧婄殑浜ゆ槗澶勭悊鑳藉姏涔熶細涓嶆柇鎻愰珮銆

Ⅵ 如何創建和簽署以太坊交易

交易

區塊鏈交易的行為遵循不同的規則集

  • 由於公共區塊鏈分布式和無需許可的性質,任何人都可以簽署交易並將其廣播到網路。

  • 根據區塊鏈的不同,交易者將被收取一定的交易費用,交易費用取決於用戶的需求而不是交易中資產的價值。

  • 區塊鏈交易無需任何中央機構的驗證。僅需使用與其區塊鏈相對應的數字簽名演算法(DSA)使用私鑰對其進行簽名。

  • 一旦一筆交易被簽名,廣播到網路中並被挖掘到網路中成功的區塊中,就無法恢復交易。

  • 以太坊交易結構

  • 以太坊交易的數據結構:交易0.1個ETH

    {
    'nonce':'0x00', // 十進制:0
    'gasLimit': '0x5208', //十進制: 21000
    'gasPrice': '0x3b9aca00', //十進制1,000,000,000
    'to': '' ,//發送地址
    'value': '0x16345785d8a0000',//100000000000000000 ,10^17
    'data': '0x', // 空數據的十進製表示
    'chainId': 1 // 區塊鏈網路ID
    }

    這些數據與交易內容無關,與交易的執行方式有關,這是由於在以太坊中發送交易中,您必須定義一些其他參數來告訴礦工如何處理您的交易。交易數據結構有2個屬性設計"gas": "gasPrice","gasLimit"。

  • "gasPrice": 單位為Gwei, 為 1/1000個eth,表示交易費用

  • "gasLimit": 交易允許使用的最大gas費用。

  • 這2個值通常由錢包提供商自動填寫。

    除此之外還需要指定在哪個以太坊網路上執行交易(chainId): 1表示以太坊主網。

    在開發時,通常會在本地以及測試網路上進行測試,通過測試網路發放的測試ETH進行交易以避免經濟損失。在測試完成後再進入主網交易。

    另外,如果需要提交一些其它數據,可以用"data"和"nonce"作為事務的一部分附加。

    A nonce(僅使用1次的數字)是以太坊網路用於跟蹤交易的數值,有助於避免網路中的雙重支出以及重放攻擊。

  • 以太坊交易簽名

    以太坊交易會涉及ECDSA演算法,以Javascript代碼為例,使用流行的ethers.js來調用ECDSA演算法進行交易簽名。

  • const ethers = require('ethers')

  • const signer = new ethers.Wallet('錢包地址')


  • signer.signTransaction({

  • 'nonce':'0x00', // 十進制:0

  • 'gasLimit': '0x5208', //十進制: 21000

  • 'gasPrice': '0x3b9aca00', //十進制1,000,000,000

  • 'to': '' ,//發送地址

  • 'value': '0x16345785d8a0000',//100000000000000000 ,10^17

  • 'data': '0x', // 空數據的十進製表示

  • 'chainId': 1 // 區塊鏈網路ID

  • })

  • .then(console.log)
  • 可以使用在線使用程序Composer將已簽名的交易傳遞到以太坊網路。這種做法被稱為」離線簽名「。離線簽名對於諸如狀態通道之類的應用程序特別有用,這些通道是跟蹤兩個帳戶之間余額的智能合約,並且在提交已簽名的交易後就可以轉移資金。離線簽名也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es)中的一種常見做法。

    也可以使用在線錢包通過以太坊賬戶創建簽名驗證和廣播。

    使用Portis,您可以簽署交易以與加油站網路(GSN)進行交互。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Ⅶ 如何簡單理解以太坊的pos(casper)機制

Casper是用保證金的下注機制來驗證以太坊網路中的交易。驗證人需對共識結果進行下注,猜測下一個區塊會由誰生成,並以此作為保證金的一部分。如果驗證人正確預測了區塊生成者,則將獲得交易費用和新發行的貨幣作為獎勵。反之,若預測錯誤,則只能回收部分保證金。這樣,隨著驗證人下注的持續,共識結果會逐漸趨向穩定。

為了避免驗證人的投機行為,Casper設定了一條規則,即如果驗證人在短時間內多次改變下注對象,將面臨嚴厲懲罰。這一機制確保了只有在確信其他驗證人也會對同一區塊下注時,驗證人才會下注,從而避免了下注結果的反復波動。

與Casper類似,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也基於下注原理。礦工通過計算能力選擇一個區塊進行挖礦,即對區塊勝出進行下注。如果成功,礦工會獲得區塊獎勵,反之則損失電費。在POW中,下注的經濟價值隨著確認次數線性增長。而在Casper中,驗證人通過協調下注比例實現指數增長,加快了共識達到最大安全性的速度。

在Casper中,驗證人對每個區塊高度上的候選塊獨立下注,並為每個塊分配一個勝出概率,公布給網路。通過反復的下注過程,驗證人會最終選出唯一的勝出塊,從而確定交易的執行順序。若驗證人公布的概率總和超過100%,或出現負概率,或對無效塊賦予正概率,都將受到保證金罰沒的懲罰。

閱讀全文

與以太坊對交易進行驗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虛擬貨幣中國認可 瀏覽:748
區塊鏈與企業數據 瀏覽:69
虛擬貨幣平台打不開怎麼辦 瀏覽:580
第五數字貨幣obb 瀏覽:497
以太坊對交易進行驗證 瀏覽:593
以太坊官方網址鏈上錢包 瀏覽:283
零幣1070算力 瀏覽:887
老顯卡怎麼沒有算力 瀏覽:944
虛擬貨幣一天跌一半 瀏覽:346
今年還有幾種新興虛擬貨幣上市 瀏覽:336
170的算力算高嗎 瀏覽:891
以太坊2020年3月9 瀏覽:102
區塊鏈美劇 瀏覽:523
以太坊轉賬哈希值有幾位數 瀏覽:923
迅雷的虛擬貨幣是什麼 瀏覽:135
國內挖礦礦池哪個最好 瀏覽:434
區塊鏈質量安全 瀏覽:898
區塊鏈代碼開發用什麼軟體 瀏覽:632
郭記區塊鏈 瀏覽:847
數字貨幣最大的交易所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