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太坊節點:全節點、輕節點、歸檔節點
以太坊節點:全節點、輕節點、歸檔節點
在以太坊網路中,節點是構成整個網路架構的基礎,它們負責同步區塊資料、驗證交易、打包新區塊等工作。根據節點的功能和存儲內容的不同,以太坊節點大致可分為全節點(Full Node)、輕節點(Light Node)和歸檔節點(Archive Node)三大類。
一、全節點(Full Node)
全節點是擁有完整區塊鏈帳本資料的節點,它們儲存了所有歷史交易信息,並具備獨立驗證交易有效性的能力。全節點的主要工作包括:
由於全節點保有全網資料,因此即使部分節點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整個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全節點的數量越多,完整的區塊鏈帳本被保存的份數也越多,從而增強了區塊鏈網路的不可篡改性。
礦工節點是全節點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們不僅具備全節點的所有功能,還負責挖礦工作,即將驗證過的待處理交易打包成新區塊,並嘗試找到nonce值以成功出塊並獲得獎勵。
二、輕節點(Light Node)
輕節點是輕量級的節點,它們不儲存或維護完整的區塊鏈副本,只儲存最小量的狀態來作為發送或傳遞交易訊息的節點。輕節點主要儲存每個區塊的區塊標頭(Block Header),而區塊標頭包含了前個區塊的Hash、時間戳及挖礦難度等相關參數。
由於輕節點沒有儲存區塊的Body(交易列表),因此當需要驗證某個交易的合法性時,它們會向鄰近的全節點發起確認請求,由全節點提供所需相關信息供驗證。輕節點的特色包括:
輕節點利用區塊標頭中的Merkle Root(由區塊Body中的交易信息經由雜湊演演算法生成的數位指紋)來驗證交易。當輕節點收到全節點提供的信息時,它們能夠利用已有的區塊標頭相關訊息迅速驗證該信息是否正確,並進一步進行交易驗證。
三、歸檔節點(Archive Node)
歸檔節點是在全節點的基礎之上,額外儲存了每個區塊高度的區塊狀態(個人帳戶與合約帳戶之當時余額等信息)的節點。它們針對每個區塊高度當下的狀態進行快照並存檔,使得用戶能夠快速回到某個區塊高度去查詢當下狀態。
歸檔節點對於區塊鏈的信任模型與整體安全性原則上不會有額外的加成或影響,但它們保存了區塊鏈上的完整歷史紀錄與資料,以及所有區塊高度的當時全網狀態。這使得歸檔節點在查詢區塊鏈上的歷史資料時具有極高的效率。然而,歸檔節點對硬體要求相當龐大,通常只有特殊的服務如區塊鏈瀏覽器(如Etherscan)或RPC Endpoint Provider(如Infura)等底層服務會有架設歸檔節點的需求。
總結:
㈡ Foundry的基本使用總結
Foundry的基本使用總結如下:
一、安裝 安裝方法:訪問foundry的官方網址getfoundry.sh進行安裝。mac系統用戶可以直接使用foundry命令進行安裝。
二、cast組件使用 功能:用於執行以太坊RPC調用,支持智能合約調用、發送交易、檢索鏈數據等操作。 常用命令: cast rpc eth_blockNumber:查詢區塊高度。 cast block:查詢區塊信息。 cast tx:查詢交易信息。 cast receipt:查詢交易回執。 環境變數:支持ETH_RPC_URL環境變數,用於指定RPC URL。 數據處理:使用jq命令行JSON處理器處理cast查詢結果。 交易模擬:使用cast run命令模擬交易。 錢包功能:支持創建新錢包、簽名操作、ENS查詢等。 合約功能:支持查看合約源代碼、調用合約函數、查詢合約存儲位置等。
三、anvil組件使用 功能:提供模擬從主網fork的功能。 常用命令參數:—accounts、—balance、—forkblocknumber等。 實現方式:通過cast —forkurl=$ETH_RPC_URL實現fork功能。
四、forge組件使用 功能:智能合約開發框架,支持項目初始化、代碼編譯、自動化測試等。 常用命令: forge init:初始化項目。 forge build:編譯代碼。 forge test:進行自動化測試。 日誌列印:通過emit log或console2.log實現日誌列印,測試時使用—vvv參數顯示列印內容。 cheatcode功能:允許在測試合約中通過vm修改虛擬機狀態,如修改時間戳、發件人、余額等。 快照功能:允許在每個測試用例的gas使用上創建快照,有助於優化gas費用。
五、代碼示例 修改ERC20代幣余額:使用vm.deal函數修改ERC20代幣余額。 forkurl在代碼中的實現:通過vm.envAddress函數讀取vm中的環境變數地址,實現針對不同測試網路的靈活測試用例編寫。
㈢ 庫對比:web3js 與 ethersjs
在區塊鏈開發中,SDK或庫是連接特定區塊鏈的關鍵工具。以太坊網路的流行促使了ETH庫的出現,如web3js和ethersjs,它們均支持EVM兼容的區塊鏈,通過JSON-RPC協議實現通信。本文旨在對比分析這兩個庫,揭示它們的特性、優缺點,幫助開發者決定項目中採用哪個。
JavaScript作為互聯網上最常用的語言,開發人員常利用它構建與區塊鏈交互的工具。通過模塊化,開發者可以避免重復編寫代碼,提升開發效率。例如,ethers.js提供了四個核心模塊,如Provider、Contract、utils和Wallet,分別處理節點連接、智能合約交互、數據格式化和錢包管理。
ethers.js由加拿大軟體工程師Richard Moore創建,以其輕量級和密鑰管理優勢而聞名。它與web3js相比,web3js雖然有基金會支持和更廣泛的社區,但其大小較大、靈活性較差且許可更嚴格。web3js的核心模塊如eth、net、shh和utils,分別對應以太坊連接、網路交互、 Whisper協議和實用工具。
在開發者體驗上,ethersjs以更清晰的介面和易於理解的庫結構受到好評。盡管web3js擁有更多的教程資源,但其維護和未來發展方向可能不如ethersjs得到保證。web3js的性能表現上,ethersjs由於體積小更適合前端應用,而文檔方面,ethersjs通常被認為提供了更全面的入門指南。
總之,選擇web3js還是ethersjs,取決於項目的具體需求,包括性能、易用性、文檔和社區支持。盡管web3js在社區和使用量上占優,但ethersjs的簡潔和專注可能更適合新手。開發者可以根據項目特點和自身需求權衡利弊,利用豐富的在線資源進行學習和實踐。
㈣ etherscan.io是如何獲取區塊鏈詳細數據的
etherscan.io 等區塊鏈瀏覽器獲取區塊鏈數據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搭建全節點,調用全節點的 RPC 方法獲取所需信息。web3.eth 也採用相似策略。為了獲取特定數據,開發者可通過解析全節點源代碼或資料庫,但此類操作技術難度較高,要求深入了解區塊鏈原理與數據存儲結構。
以太坊全節點主要有兩種版本:Geth 和 Parity。Parity 擁有更強大的功能,但資源佔用更大。
獲取合約地址的交易數據時,需注意合約調用產生的結果通常不上鏈,故 Geth 全節點無法獲取內部交易信息。而 Parity 提供了 trace 介面,能夠通過以太坊虛擬機(EVM)回放,獲取內部交易詳情。etherscan.io 則通過 trace 介面獲取此類數據。
ERC20 合約交易數據可通過 Parity 全節點調用 eth_getFilterLogs 方法篩選並獲取,此介面詳細說明可見於相關文檔。
另外,谷歌 BigQuery 提供了全面的鏈上數據查詢服務,包括比特幣、分叉鏈、以太坊、以太經典等。但服務費用按每次搜索的數據量計費,每 TB 5 美元,成本不菲。BigQuery 並且開源了數據解析代碼,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搭建自用資料庫。
在區塊鏈數據獲取方面,etherscan.io 通過搭建全節點或調用高階介面實現了數據的有效獲取。同時,BigQuery 等工具提供了便捷的數據查詢途徑,盡管存在費用問題,但其提供的鏈上數據覆蓋廣泛,為研究與分析提供了寶貴資源。
㈤ arbitrum one在哪個錢包
Arbitrum One可以在MetaMask錢包中使用。以下是關於Arbitrum One和MetaMask錢包的詳細解釋:
通過以上步驟,用戶可以在MetaMask中輕松管理其在Arbitrum One網路上的資產,並與該網路上的應用進行交互,從而享受更加流暢和高效的以太坊生態系統體驗。
㈥ 以太坊如何使用web3.js或者rpc介面獲取交易數據交易時間與確認數
對於主網交易記錄的查詢,許多開發者會選擇使用Etherscan,然而在面對自建私鏈時,這一選項不再適用。那麼如何獲取私鏈上的交易數據呢?一種常見的方法是監聽鏈上的日誌,然後將這些日誌存入資料庫,通過資料庫進行查詢。例如,你可以編寫如下代碼:
首先定義一個地址,比如:var addr = "";
接著使用web3庫的eth.filter方法來監聽特定地址上的交易,這一步操作的代碼如下:var filter = web3.eth.filter({fromBlock: 0, toBlock: 'latest', address: addr});
監聽完成後,使用filter.get方法獲取所有交易,遍歷這些交易,通過web3.eth.getTransaction方法獲取具體的交易信息。例如:transactions.forEach(function(tx){ var txInfo = web3.eth.getTransaction(tx.transactionHash); // 將交易信息存入資料庫 })
在這里,web3.eth.filter()用於監聽鏈上的交易日誌,web3.eth.getTransaction()則用於提取特定交易的詳細信息。一旦獲取到交易信息,就可以將其存儲到資料庫中,為後續查詢提供支持。
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實現這一目標,比如使用RPC介面。RPC介面提供了更多功能,包括查詢賬戶余額、調用智能合約等,而不僅僅是監聽交易。例如,你可以使用web3.eth.sendTransaction方法來發送交易,或使用web3.eth.getBalance方法來獲取賬戶余額。
總之,無論是監聽日誌還是使用RPC介面,都是獲取私鏈交易數據的有效方法。選擇哪種方式取決於你的具體需求和場景。當然,如果你想進一步深入學習以太坊技術,我推薦你參考一些實戰教程,例如:以太坊教程。
㈦ Infura API 獲取以太坊當前配置鏈 ID - 區塊鏈數據開發實戰
簡介:Infura 是以太坊和 IPFS 的 API 服務提供商。Infura 一開始只是為 ConsenSys 內部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 RPC 訪問,後來隨著以太坊生態發展,他們意識到自己可以起到更大作用,於是開始面向開發者提供公共 API 服務。本文整理使用 Infura API 獲取以太坊當前配置鏈 ID 的實現。
Infura 是以太坊和 IPFS 的 API 服務提供商。Infura 一開始只是為 ConsenSys 內部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 RPC 訪問,後來隨著以太坊生態發展,他們意識到自己可以起到更大作用,於是開始面向開發者提供公共 API 服務。
本文整理使用 Infura API 獲取以太坊當前配置鏈 ID 的實現。
Infura API 官方文檔: https://infura.io/docs
使用 API 需要申請 Project ID ,ID 是免費申請的,申請流程為「注冊 - 登錄 - 創建新項目」,不需要審核,幾分鍾就能搞定。
Infura API 標准請求埠格式:
本例中我們使用基於 HTTP 的以太坊主網 JSON-RPC 埠:
Infura API 獲取以太坊當前配置鏈 ID:
Curl 示例:
Node.js 示例:
返回的 JSON 示例:
返回當前鏈 ID 的大整數。
Infura API 服務思維導圖:
我們有一個區塊鏈知識星球,做區塊鏈前沿資料的歸納整理以方便大家檢索查詢使用,也是國內頂尖區塊鏈技術社區,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加入。如果你對上面內容有疑問,也可以加入知識星球提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