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太坊是怎么来的
以太坊是由俄罗斯程序员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在2013至2014年间提出的构想,并在2015年正式上线的。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具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它的出现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以下是对以太坊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提出背景
在比特币成功之后,区块链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比特币的脚本语言相对简单,难以满足更复杂的金融应用需求。维塔利克·布特林看到了这一机遇,提出了以太坊的构想,旨在创建一个能够支持更复杂应用的区块链平台。
二、构想与发展
维塔利克·布特林在2013至2014年间逐步完善了以太坊的构想,并得到了众多开发者和投资者的支持。在2015年,以太坊正式上线,成为了一个具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智能合约是一种自动执行的合约,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合约中的条款会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
三、平台特点
以太坊的开源特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平台的开发和维护。同时,智能合约的引入使得以太坊能够支持各种复杂的金融应用,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数字资产交易等。这些特点使得以太坊在区块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影响与意义
以太坊的成功上线不仅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还为众多创业者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在以太坊上,开发者可以自由地开发各种应用,无需担心技术门槛和资金问题。这使得以太坊成为了区块链领域的重要力量,为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㈡ 以太坊是骗人的吗怎么做
1. 以太坊不是骗人的,它是一种虚拟货币,在各大平台上都有合约数字商品交易中心。
2. 以太坊是目前除了比特币以外,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公链和通证。你可以把以太坊理解为一个电脑的操作系统。
3. 以太坊是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自2017年5月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以太坊应用诞生。
4. 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分布式应用。以太坊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
5. 以太坊的价格在2017年6月12日突破4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比特币的价格却出现了松动。
6. 以太坊从设计上就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扩展性不足的问题。它的设计原则包括简洁原则、通用原则、模块化原则、无歧视原则。
7. 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它上面提供各种模块让用户来搭建应用。具体来说,以太坊通过一套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EthereumVirtualMachinecode,简称EVM语言)来建立应用。
8. 以太坊的发展历史包括2013年年末发布初版白皮书,2014年7月进行以太币预售,2016年初技术得到市场认可,价格开始暴涨。
9. 以太坊催生的加密货币以太币近期又成了继比特币之后受追捧的资产。然而,以太坊平台上的众筹项目存在诸多风险。
10. 在大部分关于以太坊的评论中,都将以太坊同比特币进行了对比式说明。以太坊除了是数字货币外,还是一个多元化的开发平台。
11. 以太坊的价值实际上更优于比特币。相比于比特币仅局限于一种单纯的数字货币,以太坊智能合约和以太坊虚拟机的商业盈利性都为以太坊的价值大添光彩。
1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太坊区块链的日益完善,多数业界评论认为“以太坊拥有超越比特币的潜力”。
㈢ 以太坊国内可以交易吗以太坊国内如何购买
可以的,现在基本上就是在网上直接购买的
㈣ 为什么现在以太坊挖矿收益这么高,手机真的可以挖到以太坊吗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够遇到各种各样让我们非常疑惑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于为什么现在以太坊挖矿收益会这么高原因,也是让很多朋友对此表示难以理解的,实际上我们要知道,现在这种挖矿的方式之所以会这么高,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市场的需求所导致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些手机确实能够挖到相映的以太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以太坊挖矿的收益这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很多人已经研究出来一些相应的机制能够更好的去挖出相映的东西,同时在现实生活之中,真的有人能够通过手机可以挖到以太坊,但是这种机会是很小的。
㈤ eth挖矿是什么原理
凡是涉及到币,就一定离不开挖矿。以太坊网络中,想要获得以太坊,也要通过挖矿来实现。说到挖矿,就一定离不开共识机制。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比特币的共识机制是什么吗?比特币的共识机制是 PoW (这是英文 Proof of Work 的缩写,意思是“工作量证明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多劳多得,你付出的计算工作越高,那么你就越有可能第一个找到正确的哈希值,就越有可能得到比特币奖励。
但是,比特币的PoW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是它处理交易的速度太慢,矿工们需要不断地通过计算来碰撞哈希值,这是劳民伤财且效率低下的。对区块链知识有涉猎的朋友们应该看到这样一种说法:
以太坊为了弥补比特币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共识机制,名叫 PoS(这是英文的缩写,意思是“权益证明”,也有翻译成“股权证明”的)。
PoS 简单来讲,其实就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权益嘛,股权嘛,你持有的币越多相当于你的股权越多,你的权益越高。
以太坊的PoS就是说:你持币越多,你持有币的时间越久,你的计算难度就会降低,挖矿会容易一些。
在以太坊最初的设定中,以太坊希望能够通过阶段性的升级,在前期依旧采用PoW来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之后逐渐采用 PoW+PoS,最后完全过渡到 PoS。所以,说以太坊的共识机制是PoS,没错,但是PoS只是以太坊发布之初的一个计划或者说目标,目前以太坊还没有过渡到 PoS,以太坊采用的共识机制仍是 PoW,就是比特币那个 PoW,但是又和比特币的PoW稍稍不同。
这里的信息量有点大,
第一个信息点是:以太坊目前采用的共识机制也是PoW,但是和比特币的PoW稍稍不同。那么,和比特币的PoW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简单来说,就是以太坊挖矿难度可以调节,比特币挖矿难度不能调节。就好比咱们高考,因为各个省份的教学情况、生源人数都不一样,所以高考分为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
以太坊说我赞成这样分地区出题,比特币说:不行,必须全国同一卷,大家难度都一样!
通俗解释,就是,比特币是利用计算机算力做大量的哈希碰撞,列举出各种可能性,来找到一个正确哈希值。而以太坊系统呢,它有一个特殊的公式用来计算之后的每个块的难度。如果某个区块比前一个区块验证的更快,以太坊协议就会增加区块的难度。通过调整区块难度,就可以调整验证区块所需的时间。
以太坊协议规定,难度的动态调整方式是使全网创建新区块的时间间隔为 15 秒,网络用 15 秒时间创建区块链,这样一来,因为时间太快,系统的同步性就大大提升,恶意参与者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发动51%(也就是半数以上)的算力去修改历史数据。
第二个信息点是:以太坊最初的设定中,希望通过阶段性升级来最终实现由 PoW 向
PoS过渡的。
时间追溯到 2014 年,在以太坊发布之初,团队宣布将项目的发布分为四个阶段,即 Froniter(前沿)、Homestead(家园)、Metropolis(大都会)和 Serenity(宁静)。前三个阶段共识机制采用 PoW(工作量证明机制),第四个阶段切换到 PoS(权益证明机制)。
2015年7月30号,以太坊第一个阶段“前沿”正式发布,这个阶段只适用于开发者使用,开发人员可于在以太坊网络上编写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矿工开始进入以太坊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并挖矿得到以太币。前沿版本类似于测试版,证明以太坊网络到底是不是可靠的。
2016年3月14日,以太坊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家园”,这一阶段,以太坊提供了钱包功能,让普通用户也可以方便体验和使用以太坊。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技术提升,只是表明以太坊网络已经可以平稳运行。
2017 年 9 月,以太坊已经进行到第三个阶段“大都会”。“大都会”由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两次升级组成,这个阶段的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引入 PoW 和 PoS 的混合链模式,为 PoW向PoS的顺滑过渡做准备。最近比较热门的“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升级”升级的就是这个,在君士坦丁堡升级中呢,以太坊将对底层协议和算法做一些改变,来为实现 PoW 和
PoS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太坊挖矿会得到对多少奖励呢?赢得区块创建竞争成功的矿工会得到这么几项收入:
1、 静态奖励,5个以太坊;
2、 区块内所花费的燃料成本,也就是Gas,这部分我们上一期内容讲过;
3、 作为区块组成部分,包含“叔区块”的额外奖励,叔就是叔叔的叔,每个叔区块可以得到挖矿报酬的1/32作为奖励,也就是5乘以1/32,等于0.15625 个以太坊。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叔区块”,“叔区块”这个概念是以太坊提出来的,为什么要引进叔块的概念?这还要从比特币说起。在比特币协议中,最长的链被认为是绝对的正确。如果一个块不是最长链的一部分,那么它被称为是“孤块”。一个孤立的块是一个块,它也是合法的,但是可能发现的稍晚,或者是网络传输稍慢,而没有能成为最长的链的一部分。在比特币中,孤块没有意义,随后将被抛弃掉,发现这个孤块的矿工也拿不到采矿相关的奖励。
但是,以太坊不认为孤块是没有价值的,以太坊系统也会给与发现孤块的矿工回报。在以太坊中,孤块被称为“叔块”(uncle block),它们可以为主链的安全作出贡献。 以太坊十几秒的出块间隔太快了,会降低安全性,通过鼓励引用叔块,使引用主链获得更多的安全保证(因为孤块本身也是合法的) ,而且,支付报酬给叔块,还能激发矿工积极挖矿,积极引用叔块,所以,以太坊认为,它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