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特币真的崩了吗
可能会崩溃。
第一个风险应该是双花攻击,但是这个需要足够的计算能力,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和费用。目前最大的可能是量子计算机的大规模应用。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的。比特币目前的重点之所以不是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发展重点不在这里。如果有一天量子计算机出来了,那么可能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二个风险是项目实验失败,即比特币最终未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我觉得很多项目已经很成功了,比如以太坊。它的定位和比特币不一样。以太坊的主要定位是成为超级计算机,即实现可编程应用。我认为以太坊是目前最成功的公链,也是最有可能超越比特币的公链。当然,这里的一切都没有绝对,因为需要很多因素共同决定。
『贰』 区块链51攻击是什么
51%攻击是什么?当有一组矿工控制超过Token哈希算力(计算能力)的50%时,可能会发生51%的攻击(也称为“多数攻击”)。实际上,“51%”其实用词不当;一个成功的攻击实际上仅需要50%+1的哈希算力。
简单解释下,51%攻击又叫大多数攻击,是指恶意矿工控制了区块链网络50%以上的哈希率(hashrate,即算力),随后对网络发动攻击,接管区块链网络让不法分子得以逆转交易、停止支付或者防止新交易予以确认。
因此,51%攻击成本巨大,收益却很小,仅能实现“双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击很多时候又被称为“双花攻击”。“双花”是数字货币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比特币通过共享账本和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谓51%的攻击,就是利用比特币网络采用PoW竞争记账权和“最长链共识”的特点,使用算力优势生成一条更长的链“回滚”已经发生的“交易行为”。
比特币百分之51什么意思1、凭空生成比特币;修改每个区块产生的比特币数量。因此,51%攻击成本巨大,收益却很小,仅能实现“双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击很多时候又被称为“双花攻击”。
2、%是指算力占全网算力的51%,比特币网络需要通过哈希碰撞来匹配随机数从而获得记账权,算力衡量的是一台计算机每秒钟能进行哈希碰撞的次数。算力越高,意味着每秒钟能进行越多次的哈希碰撞,即获得记账权的几率越高。
3、一提到对比特币的攻击,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51%攻击。所谓51%攻击,就是利用比特币使用算力作为竞争条件的特点,使用算力优势撤销自己已经发生的付款交易。
简单解释何为51%攻击
1、当有一组矿工控制超过Token哈希算力(计算能力)的50%时,可能会发生51%的攻击(也称为“多数攻击”)。实际上,“51%”其实用词不当;一个成功的攻击实际上仅需要50%+1的哈希算力。
2、发动算力攻击也是为了有利可图,但从经济角度来看,51%算力攻击的成本太高,利润太少,无法产生大量资金,并且会有受到重大损失的风险。由于所涉及的成本和风险,进行51%攻击确实没有任何意义,而诚实挖矿则有利可图的多。
3、简单解释下,51%攻击又叫大多数攻击,是指恶意矿工控制了区块链网络50%以上的哈希率(hashrate,即算力),随后对网络发动攻击,接管区块链网络让不法分子得以逆转交易、停止支付或者防止新交易予以确认。
4、%攻击能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做到:修改自己的交易记录,如双重支付;阻止确认部分或全部交易。而下面这些即使是51%攻击也没法做到的:凭空生成比特币;修改每个区块产生的比特币数量。
5、双花(DoubleSpending)。双花的意思是一份钱花了两次甚至多次。51%算力攻击是如何做到双花的呢?假设小黑有666BTC,他把这些币支付的大白同时,也把这些币发到自己的另一钱包地址上。
『叁』 女巫攻击与双花攻击
女巫攻击 的名字源于1973年由小说《Sybil》改编的同名电影。电影中的女主人公Sybil Dorsett患有分离性身份认同障碍,本身兼有16种人格。
区块链底层是 P2P网络 。网络中各个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退出,为了维持网络的有效性,一般一份数据常常需要部署在若干个分布式节点上。如果一个恶意节点伪装有多个身份就存在可获得全部数据的几率,下面我打个比方:
假设神龙造出了七颗龙珠,并且要将它们分别投放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于是神龙昭告天下,让每个洲来一个人领取龙珠。此时,精通乔装易容术的我分别假扮出七个不同地域的人来神龙这拿到了龙珠。本来神龙将龙珠放到世界不同的地方就是为了平衡各地方力量,但是由于我伪造了身份,成功地拿到了全部龙珠,控制了地球。
以上比喻就是女巫攻击的本质体现。
双花攻击是大多区块链加密数字货币都要面对的一种攻击手段。顾名思义,双花攻击就是一笔有效的钱被先后花了两次。
双花攻击的可行性完全是由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导致。拿比特币举例,由于比特币的POW共识机制属于最终一致性共识,一笔交易从发布到全网所有节点都达成统一确认需要一定时间,而攻击者就是利用这个时间间隙进行攻击。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假如银行A有两个支行B和C。但是,这个银行的账目系统比较低效,支行B和C每过1个小时才会去主行A那里同步账本。我在主行A中存了100块钱,过了一个小时后支行B和C同步了账本,于是我在B和C中都可以查到我拥有100块钱。之后,我通过支行B用我的账户买了100块钱的好吃的,随即又通过支行C用我的账户买了100块钱好玩的。由于支行B和C之间做不到账目的随时同步,所以支行C在我去买好玩的时候依然认为我拥有100块钱。
以上就是双花攻击,并且“双花”永远是一种 流通货币 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肆』 比特币出现漏洞,手把手带你发起攻击,万一暴富了呢
针对所有的支付系统,有一种攻击方式叫作 双花攻击 。所谓双花攻击就是指一笔资金被花费多次,攻击者先将资金转出,获得收益后通过攻击的手段撤销该笔转账,让资金重新回到攻击者的账户上。那么我们能否对比特币发起双花攻击并从中获利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让我带你一起对比特币系统发起攻击。
在带领大家发起攻击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比特币的转账原理,这是我们发起攻击的预备知识。
在比特币系统中,用户想要发起一笔转账,首先要把转账信息组装好,就像填写银行支票一样,写好付款方账户,收款方账户,转账金额,然后使用加密技术对转账信息签名,我们把这种签名好的转账请求叫作交易。交易被比特币系统处理以后,付款方的账户就会被扣除指定金额,收款方的账户就会增加指定金额。
用户的交易会被发送给比特币系统中的节点,节点收到交易后将其放在一个新的区块中,然后对这个区块进行哈希计算,也就是之前文章所说的计算数学题。哪一个节点优先计算出了这个区块的数学题答案,就获得了这个区块的打包权,被这个节点打包进区块的交易就相当于成交了,然后所有的节点会在新区块的基础上开始计算下一个区块的数学题。
知道了比特币的转账原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比特币的漏洞到底在哪里!
刚才我们说谁先算出答案谁负责打包区块,那如果有两个节点同时做出了同一个区块的答案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特币系统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机制,叫作最长链原则。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比特币的这条链是有可能分叉的,分叉以后会以最长的链为准,那么在较短的分叉上的区块就被废弃了。 这不正为我们攻击比特币系统带来了可能性吗!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既然比特币系统只认最长的那条链,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比特币进行双花攻击:
至此,你之前转出的比特币还在你的账户上,并且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你的攻击成功了。
对比特币的攻击真的这么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我们说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对比特币发起攻击,但是攻击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创建一个新的分叉,并且超过主链的区块长度,那么你需要比主链上所有节点的计算速度加在一起都要快。要想实现这样的结果,唯一的做法就是你要收买比特币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算力,这就是比特币的51%攻击原理。
想要攻击比特币系统并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超过作恶所获得的收益。在比特币系统中,节点越多,算力越强,攻击比特币系统的成本就越高,比特币系统就越安全。比特币越安全,它的价值就越高,就会吸引更多的节点加入来竞争比特币奖励。更多的节点进一步促进了系统的安全性,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51%攻击不只是针对比特币的,所有采用 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 的区块链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对于已经日趋成熟的比特币系统来说,攻击比特币确实是不划算的,而且随着系统节点的越来越多,攻击比特币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一些新的链,在其刚起步的时候节点和算力还不多,这种攻击确实是真实有效的,并且这种攻击事件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