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礦機挖礦 > 如何提高zen挖礦速度

如何提高zen挖礦速度

發布時間:2023-11-27 04:46:50

❶ 硬科技:回顧AMD Zen微架構和EPYC (中)

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不僅生產製造設備投資,開發產品當然比照辦理,團隊規模越大、研發時間越長,燒掉的金錢當然更多,所以正常的企業都不可能提供無上限的研發預算,也會尋求最低成本的產品設計路線,營運成本超級高的x86處理器大廠,當然不能免俗,而「Time To Market」更是參與市場競爭時,最該念茲在茲的課題。科科們務必牢記在心。

即使錢多多的Intel,在選擇「後NetBurst時代」的設計方向,也有志一同的挑上「最低工程開銷 (Least Engineering Cost)」,才讓逆轉戰局的Nehalem走回強化P6的老路。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不難理解研發資源遠不及Intel的AMD,選擇K8後繼者微架構路線的背後思路:簡單為上,避開單核心龐大執行單元與同時多執行緒一同帶來的高復雜度與驗證風險,企圖效法Sun的「Throughput Computing」,利用龐大簡單的高時脈整數運算核心,去堆積出挑戰Intel「後NetBurst時代」微架構的本錢。

AMD也從2005年開始,高談其叢集多執行緒 (CMT, Cluster-based Multi-Threading) 的「優越性」,像僅增加50%晶片面積就可提高80%指令輸出率之類的「好康」等等。那時正是AMD Opteron挾原生雙核與優異效能功耗比之助、品牌氣勢逐漸壓倒Intel Xeon的高峰,沒有人膽敢不看好AMD接棒的新處理器核心,也預期不需等待太久,嶄新的Opteron就將大量進駐企業的資料中心。

但2006年7月AMD宣布並購ATI,一切都改變了。

讓AMD陣腳大亂的「Fusion」

AMD砸下54億美元並購ATI的目的,不外乎推動整合處理器與繪圖晶片的「Fusion」大計 (好像台灣某時報的標題特別喜歡用「大計」這兩個字),不僅在2007年公開首款Fusion「Falcon」,也同時公布高低檔搭配的兩種核心:「Bulldozer (推土機)」與「Bobcat (山貓)」,後者還比Intel發表初代Atom「Silverthorne」還早了快一年,以山貓為首的貓科家族,也構成日後Sony Playstation 4與微軟Xbox One的心臟。

如同二戰的德國和日本般戰線發散、備多力分的AMD從此被加冕「簡報王」的帝位,無論是預定在2009-2010年問世的首發Fusion (還不是按原計畫的導入推土機核心並優先進入筆電市場)、首款引進Bulldozer和Bobcat的產品,全部拖延到2011年才上市,早已失去市場先機,且寄以後望的APU產品線,陷入「CPU不夠快,GPU不夠好」產品定位不上不下的窘境,而當年在DEC參與Alpha設計團隊、曾擔綱K7總工程師的執行長Dirk Meyer,也在當年年初黯然下台一鞠躬。

初代高階APU「Llano」出師不利,不但遲至2011年底才解決Global Foundry的產能良率問題,失去市場先機,造成高達一億美元的庫存損失,讓AMD股價崩跌75%,導致不滿的投資人集體告上法院,最後AMD賠償2950萬美元才花錢消災。

但隨著Intel的「鍾擺 (Tick Tock)」持續的壓迫,AMD迅速流失支撐其獲利基礎的伺服器市佔率,才是真正的大災難。2007年底,拚死拼活終於趕出來的原生四核的Opteron「Barcelona」爆發TLB臭蟲事件,就是一個極大的警訊,可是2011年底姍姍來遲兼程救駕的Bulldozer來不及准時與原先設定的對手Westmere直接交鋒,而被迫正面硬碰每個環節都高度精煉後的Sandy Bridge,接著就是一瀉千里般的大潰退,徹底終結了AMD靠著Opteron賺飽飽的爽日子。

因並購ATI而來的繪圖晶片市場也不好過,2012年3月nVidia兼具優異效能與電力效率的Kepler核心,意外上演「中駟打垮上駟」的脫線戲碼,一舉讓AMD一蹶不振,在2015年一度觸底到18%市佔率的最低點,至今雖稍有起色,但仍難逆轉頹勢,如果沒有後來的挖礦狂潮,很難想像AMD還有繼續硬撐下去的本錢。

走音工地秀同場加映急病亂投醫的脫線劇場

生命自己會找出路,但不保證找出的一定是條活路,AMD在「傳統戰場」x86處理器慘遭滑鐵盧後,從聯想跳槽過來「聽他講話就覺得你碰到賣保險的業務員」的新任執行長領導下,就策略轉向開始動ARM的歪腦筋,2014年再度發揮其簡報王本色,公布了以下重大發揮AMD「創新的雙重設計能力」的「雙重解決方案」:

一、ARM架構的伺服器處理器,技術細節首度披露於2014年夏天的Hot Chips 26 (終於和文章標題又扯上關系了),算是壓榨Opteron這產品名稱的剩餘價值吧,但花了兩年時間,才變出了無新意沿用Cortex-A57核心、在2016年初才推出的產品,臨陣磨槍,實在兩光。

二、整合x86與ARM系統平台架構的「SkyBridge」專案,一年之後就無疾而終。

三、從頭到尾全新打造的ARM核心「K12」,此命名也充分展現了屬於AMD「正字標記」為架構的決心,不過如我們所見,別說2016年,到現在都不見蹤影。

為何AMD在ARM處理器試圖大展鴻圖的雄才大略「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因為AMD現任執行長縮短戰線,取消不切實際的K12,將資源集中在Zen微架構的研發,耗費十年,繞了好大的一圈,終究回到了「原始K10設計案」的原點,我們才有幸見證Ryzen與EPYC的成功。

但「成本」因素從此不重要嗎?怎麼可能。科科。

❷ zen是什麼幣

ZEN,大零幣ZEC的小孫子。
ZEN,由大零幣Zcash的分叉幣Zclassic分叉而來,是ZEC的小孫子。個人認為,ZEN太一般了,沒有自已的特色技術。
1,ZEC家族小輩。ZEC擁有匿名幣中最牛的技術零知識的證明,進而出現許多應用、改進零知識證明的項目,如科莫多幣KMD搡合了ZEC零知識證明和BTC的安全性,創新度不錯;XZC改造了零知識的證明,形成的零幣協議匿名性更好;超零幣SERO應用零知識證明的同時,引入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是匿名幣中唯一使用智能合約的;ARPA應用零知識證明時,引入隱私計算;ZEL更牛,類似於BTC+ZEC+ETH」,比特幣的安全有了,ETH的智能合約也有了,幣圈牛人趙長鵬也高度點贊。ZEN一味的分叉再分叉,沒有特色。
2,沒有過硬的技術創新。ZEN作為ZEC的孫子(分叉路線:Zcash-Zclassic-Zencash),沒有叫得響的技術創新,主要是在礦工利益、融資模式等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有些改進,無法與匿名幣三大天王XMR、DASH、ZEC相比。

拓展資料
項目團隊成員共約35人,分散在工程技術部,法務財務部,市場運營部,用戶體驗部,運營部,商務開發部,行政事務部等多個部門中。
這個代幣zen挖礦產生,在分配上號稱是無預挖、無ICO、無天使輪、無基石輪、無創始人獎勵、公平公正公開。」總量和比特幣一樣是2100萬枚,其中70%用於挖礦,10%用於儲備,20%用於安全節點。
挖礦的方式也是POW基於工作量證明的方式,使用ASIC礦機Z9,A9 、A9++、Z11等。出塊時間約2,5分鍾,目前每個區塊中包含12,5個代幣。發行時間為2017年5月末,減半時間也是四年,目前仍然處於第一個階段。採用的共識演算法是POW+Equihash演算法,目前已經挖出了750萬枚,單價約39元人民幣,最高價格約470元,最低價格約21元。已經上線了幣安、火幣,bittrex,okex、等主流交易所。
使用的核心技術如下:融入了前沿的零知識證明技術,使用可持續的挖礦融資方式,較為去中心化,公賓士理等。
這個系統還具有如下特點:
私密性。Zen 是一個保護隱私的平台,建立在零知識簡潔非互動性知識參數 (zk-SNARKs) 技術基礎上,具有去中心化安全節點架構。
安全性。Zen是第一個在節點與中繼節點層進行完全端對端加密的數字貨幣
反追蹤。受保護交易經過了完全加密,卻又可以在全網共識下被驗證為真。發送方、接收方及交易金額隱藏在區塊鏈上,使得 Zen 完全無法被追蹤。
抗破壞。Zen 擁有極度分散的節點網路。
這個項目還設計了安全節點和超級節點。其中安全節點的年化收益高達25%,超級節點的年化收益達到了16%。
最後還有一點小福利,如果你擁有gmail郵箱,你可以免費獲得一枚zen,大概就是30元左右吧。
綜合看來,這是個POW挖礦公鏈項目,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公鏈構建自己的側鏈,在代幣分配上項目方持有了30%,總市值排名約70名左右。但是挖礦方式普通人還是無法參與,這個公鏈使用用戶還非常少,只有區區三個項目在使用,我不怎麼看好。

❸ R5 2600+rx580 8g上額定500w的電源夠嗎

所有的軟體都有人操縱,沒有人操縱的軟體不存在,*幣,不吃素,先賺取每個b多少錢?再次掙取挖礦機,挖礦機沒了,不要緊,可以起死回生啊,起死回生的挖礦機,再遇到麻煩,第二次唄,如此循環,n次沒有問題,有錢可以大投入,沒錢別投/。如果不信,沒關系,這次就不給網路地址,下次一定給。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zen挖礦速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太坊代幣建立 瀏覽:264
廣東省區塊鏈管理中心 瀏覽:503
小學生算力如何培養 瀏覽:218
r3區塊鏈聯盟放棄區塊鏈技術 瀏覽:259
比特幣全網算力驟降 瀏覽:663
夢幻誅仙寶寶怎麼算妖力 瀏覽:55
還原力怎麼算 瀏覽:954
國家對於虛擬貨幣 瀏覽:345
冒險島2的寵物戰鬥力怎麼算 瀏覽:305
區塊鏈公司與虛擬貨幣 瀏覽:861
虛擬貨幣是虛擬商品 瀏覽:840
虛擬貨幣地球幣 瀏覽:420
吳宗憲區塊鏈M粉 瀏覽:9
報表中貨幣資金的數字是怎麼填 瀏覽:457
poco數字貨幣 瀏覽:135
虛擬貨幣對接交易所 瀏覽:44
沃頓區塊鏈商學院 瀏覽:325
以太坊仲裁成功 瀏覽:197
區塊鏈科技紅杉資本 瀏覽:771
手機可以以太坊養貓嗎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