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紅老師李永樂講課的特點及亮點
在當下,網紅出書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而且往往都很暢銷。以犀利著稱的咪蒙,字里行間都在挑戰著社會主流價值的底線;北大90後雙胞胎作家苑子文苑子豪,憑借高顏值、高學歷吸引大批粉絲,創下了新書銷量破億的記錄;六神磊磊以解讀金庸出名,後簽新經典做唐詩一展深厚文學功底……他們極具個人風格的作品吸引了大批擁躉,甚至有不少書突出傳統出版重圍,一度成為年度爆品。
作為「今日頭條」旗下簽約作者,李永樂的趣味教學視頻全網播放高達兩億,多條視頻也被央視、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轉載。有網友評論說,「我50多歲了,天天看您的視頻,好像還能聽懂,講得太好了。」甚至有人評論說他火的程度遠超考研講師張雪峰。
網紅老師李永樂,是互聯網借勢,還是內容為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造勢?
網紅物理老師李永樂的前世今生
視頻里的李永樂,永遠一副黑框眼鏡,簡單樸素的著裝,面帶微笑,獨自一人對著鏡頭講課。
與其他的中學物理老師無二,李永樂每天的工作從早上8點開始,忙著備課、上課、輔導學生功課,過著緊張又充實的教書生活。今年35歲的他,在被稱為「海淀六小強」的北京人大附中帶著兩個畢業班。學生們評價他的課堂「高效」「清晰」「成體系」,同事評價他「可以隨便從腦袋裡掏出例子來作為延伸」。如今的李永樂是可以在課堂上隨意調侃牛頓,把時下熱議的話題用到課堂中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問題的「大神」老師。
「大神」並非一日練成。甫一從清華畢業進入人大附中的他,按照自己三輪的規劃,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備課上,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當備課和上課熟練時,又被學校安排了競賽課,無盡的題海又佔用了他大部分時間。幾年的自我打磨之後,李永樂也終於獲得了不小成績。在今年的全國物理競賽中,人大附中的學生拿了20個北京市一等獎,理論第一、實驗第一和總成績第一都是李永樂的學生。
也就是從這里,李同樂老師開始在學校小有名氣。
雖然有「大神」的名頭在,但作為學生時代最頭疼的物理課,難免有學生跟不上進度,聽不懂就搗蛋,任你是名師還是大神。李永樂也曾為此頭疼不已。在一番認真考慮後,他選擇直面這一難題:作為教師,不僅是形式化地帶一年這些學生,而是要真正幫助他們學有所獲。最終他找出了以幽默和陪伴開導學生的方式,成果斐然。
也是這種「有教無類」的理念,早在清華讀研期間,李永樂就開始錄制講課視頻,經過互聯網的傳播,甚至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看到他的講課視頻。
B. 如何看待B站UP主江湖舉人
聲音不錯,邏輯清晰,也的確存在不錯的知識儲備。
但是,講得東西實在是太廣了。從普通的書評,到政治,到經濟,到歷史,到社會運動,到區塊鏈這些極度復雜的內容等等等等,他幾乎全都講過。
他的視頻中,講書的視頻質量是相對比較高的,因為看書的人大多都清楚「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所以關於書評和解讀方面,他的視頻有其獨到之處,也存在討論的開放性,部分觀點也的確能看得人受益匪淺。
他如果老老實實只生產書評的內容,那我覺得他是b站讀書區最值得推薦的up主之一。
但是別的視頻,說實話就很一般了,和知乎的某些熱評有些像,就是大眾普遍喜歡什麼,他就誇什麼,大眾普遍討厭什麼,他就批判什麼。
核心原因就是講得內容實在是太廣了,知識儲備達不到所講的范圍,所以只能拾人牙慧,把別人都說過的東西再復述一遍,或是乾脆直接喊口號,有沒道理不管,起碼話先別說錯。
所以某些比較復雜,專業層面要求比較高或是一些偏技術向的視頻,說實話,槽點非常多。
說出來的觀點很多不能說不對,但有許多實在是過度片面,也有些愛下結論,和講書的視頻的開放交流的態度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
當然,並非因為不懂某個領域的知識就不能對其發表自己的看法,畢竟大家都是來交流學習的,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在創作視頻的時候,應該多偏向於普及其內容本身。
而不是急於對內容的性質下結論,應該多一些「甲認為...」「乙覺得...」「而我的觀點是...」,然後歡迎大家批評,歡迎大家指正。只有虛心開放的交流,才是有價值的交流,而喜歡單方面下結論會成為破壞交流的一個重要破口,讓他的視頻質量大打折扣。
說到他,其實很多知識區up還有很多知乎大V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這算是通病,這也是大家不喜歡高曉松的原因之一。但也不排除我認為某些比較好的up主,比如律師羅翔。
羅老師也講書評,他特別喜歡蘇格拉底,也會出一些讀後感的視頻,但除此之外,他除了他自己精通的法律之外,他很少講過別的內容。
我從來沒看過羅老師講過政治講過歷史(書里和涉及法律的除外)講過經濟,更不要說比特幣了,即便要講,羅老師也不會隨意得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下過於明顯的結論。因為人家很清楚,自己不是干這行的,不是這塊料,就不要撈這筆油水。
同樣的還有李永樂老師,李老師發視頻,雖然涉及的范圍也特別廣特別專業,經濟學物理學數學什麼都有,但他大多隻進行科普知識內容,而不會隨便對知識下結論,比如比特幣,他只講比特幣的技術原理,不會過多的去評價比特幣的優劣性,這就是專業的體現。
B站簡介
嗶哩嗶哩(NASDAQ:BILI;HKEX:9626),英文名稱:bilibili,簡稱B站,現為中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台,該網站於2009年6月26日創建,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B站」。
2018年3月28日,嗶哩嗶哩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20年9月15日,B站定製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升空。2021年3月29日,嗶哩嗶哩正式在香港二次上市。
B站早期是一個ACG(動畫、漫畫、游戲)內容創作與分享的視頻網站。 經過十年多的發展,圍繞用戶、創作者和內容,構建了一個源源不斷產生優質內容的生態系統。
B站已經涵蓋7000多個興趣圈層的多元文化社區,曾獲得QuestMobile研究院評選的「Z世代偏愛APP」和「Z世代偏愛泛娛樂APP」兩項榜單第一名並入選「BrandZ」報告2019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
C. 清華大學李永樂老師坐擁千萬粉絲,他的課堂有什麼魅力
清華大學李永樂老師擁有上千萬的粉絲,這個粉絲擁有量自己覺得很正常,因為每年都有上百萬的學子關注這個老師,因為到考研的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難題就是數學。無論是數學一數學二還是數學3,都是老大難的問題,任何一個考研的人都要面臨的問題。
因為數學題會的就是會不會的就是不會不會的,到考場上面真的就一個字都不會寫,除了會寫一個解,其他全都沒有辦法,尤其是大題,那是真正拉開分數的東西。非常講究基礎,非常講究方法,而這些都離不開一個優秀老師的引導,顯然李永樂老師在考研數學這方面還是非常具備權威性的。
D. 比特幣如何防止偽造交易記錄
(本文在觀看李永樂老師視頻講解基礎上整理)
防止偽造記錄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特點,電子簽名技術就是防偽的關鍵。
當一個比特幣用戶注冊的時候會產生一個隨機數,隨之會產生一個私鑰,緊接著生成公鑰和地址。
接下來以「A轉給B十個比特幣」作為案例,看一下比特幣的交易是如何防偽的。
Step1:A編寫交易記錄並對信息加密
Step2:A將「交易信息、公鑰、地址」進行全網廣播
Step3:全網對A廣播出來的信息進行驗證
驗證的過程就是全網對廣播出來的交易信息進行哈希運算,並得出一個摘要。然後用廣播出來的公鑰和密碼進行解密,也得出一個摘要。
對這兩個摘要進行對比,如果相同,信息為真,如果不同,信息為假。
以上就是比特幣對信息驗證的過程。
結語
1、 比特幣防偽採取了電子簽名技術;
2、 私鑰加密,公鑰解密;
3、 對廣播出來的信息,全網會進行信息驗證,驗證通過代表信息真實,否則信息偽造。
參考文獻
[1]微博 @李永樂老師
E. 中本聰怎麼賺錢的他的比特幣哪裡來的
F. 網紅教師李永樂講比特幣和區塊鏈原理,簡單易懂
現在散戶已經進不去了,莊家可能都用超算挖礦了。。
比特幣的技術原理,其實不只是用在這上面,其實跟很多生存的智慧異曲同工之妙。
比如說為什麼比特幣不怕作偽,因為比特幣作偽,必須一個人挑戰全世界,問題是如果一個人有這么多的礦機,又何必違反規則,在規則里,他就可以獲得多的多的利益。。。
所有的人都會跟風更長的區塊鏈,所以你個人如果不站這個隊,最後等於你一個人挑戰全世界。。。
荷蘭人玩鬱金香,清末炒橡膠,上個世紀的炒蘭花,都是一樣的套路,誰最後接盤誰完蛋,大家現在都在賭極限在哪裡,能否在極限前離場套現。。。
(這個李永樂老師算是中學老師里的霸主了,高中奧數全國一等獎,高中奧物省冠軍,北大雙學位,清華碩士, 北京高校學生演講比賽冠軍,現任職於北京人大附中物理老師,西瓜視頻獨立製作人,這履歷實在太漂亮了,這個網紅老師已經在西瓜發布了幾百個視頻,小部分是高中物理和數學的課程,大部分是和科學松鼠會 一樣包羅萬象的科普,這個老師的特點就是邏輯清晰,能把復雜的問題說的深入淺出,簡單明了,一個課程十五分鍾,寫滿兩個黑板,可見早有備課,胸有成竹,且話語風趣,遠如唐德剛,近如當年明月,皆此風格也。不瞞各位,我收藏了先。)
2016年郎咸平,時寒冰,主持人,三人行論比特幣
值得大家一看
現場還來了前BTCC CEO李啟元,和郎咸平互懟。
郎教授認為,手中囤積的比特幣最多的,其實是中本聰這個人或者機構,他只要提出一個計劃,全世界就傻乎乎的幫他炒作升值,但是呢,因為這種虛擬貨幣走在制度的邊緣,所以這個中本聰根本不敢暴露真實身份
最後主持人引用了當年讓牛頓爵士賠掉十年工資蝕本離場的南海泡沫, 牛頓曾因而嘆謂:「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最好的故事殺最多的人。。。當年南海泡沫之所以把牛頓都忽悠了,就是因為他的故事真的很迷人,很科學,很逼真,自有一套,就像現在的比特幣一樣。
這就好比清末的橡膠,橡膠本身自然有用的工業原料,但價格超出價值太多,一樣是泡沫。
歷史上哪一次股災崩盤之前,不是瘋狂的牛市泡沫。。。
但依舊每一次都有投機者火中取栗,同時不忘忽悠傻子們接盤好讓自己套現,投機者不是不知道這是泡沫,他們就是在投機自己能不能火中取栗,在大審判日前,成功套現離場。
我就說幾點:1,水裡淹死的都是會水的,畢竟要懂挖礦的也不會是文盲,牛頓還被南海泡沫忽悠了呢,就好比那個著名的笑話,遇見熊,你不需要跑的比熊快,你只需要跑的比後面的人快就可以了。
2,中本聰提出的比特幣只是虛擬貨幣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其他同樣原理的區塊鏈虛擬貨幣。區塊鏈確實不是泡沫,但比特幣炒成這樣,確實是價格遠超價值,也就是所謂的泡沫。區塊鏈確實是不可替代的未來趨勢,但比特幣不是。比特幣隨時可以被全世界放棄。
3中本聰的比特幣體系,完全建立在一套復雜的密碼演算法-之上,如果這個演算法被破解,又或者計算機的速度又是極快的進步,比如量子計算機,這么比特幣整個的存在基礎就消失了,那它和辛巴威幣就沒有區別了。
4真的看好這東東的人,會這么好心見人就宣傳,怕跟他搶礦的人太少?真的看好的人,只會悶聲發大財,甚至到處說比特幣不好,免得別人跟他搶,之所以到處忽悠人入行,唯一的好處,就是騙人接盤了。你說的那些炒家,他們不是不懷疑比特幣是泡沫,但他們更知道,只要在崩前騙到傻瓜接盤套現,不管是不是泡沫,他們一樣能發財,如此簡單道理而已。
以上為玩家2020年最新消失視頻
所謂兼聽則明
其實這東東現在淪落的和大多數金融投機差不多了,長線,短線,莊家,散戶,都是一個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