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底什麼是數字人民幣一文帶你完全讀懂國家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
進入2021年,中國國家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加速推廣。在央行和各部委推動下,數字人民幣在多城市、多行業、多場景展開試點,離我們越來越近。
數字人民幣是什麼?它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具備法償性的法定貨幣,主要定位於M0,用於流通的現金形式。DC代表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EP代表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工具)。
數字人民幣具有穩定幣特性,與企業發行的數字穩定幣不同,它有國家信用背書。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央行不直接兌換給公眾,而是先兌換給指定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數字人民幣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最大區別在於,它是法定貨幣,具有法償性,而比特幣只是虛擬資產,不具備貨幣屬性。數字人民幣採用中心化管理模式,而比特幣採用去中心化模式。
數字人民幣不採用區塊鏈技術,使用中心化管理模式。它在支付場景中每秒交易筆數限制,超過區塊鏈技術性能上限。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但中心化管理下容錯率低,發生錯誤無法回退和更正。
數字人民幣支付體驗類似微信、支付寶,但本質不同。數字人民幣是獨立於實體貨幣的另一種「錢」,不需要關聯銀行賬戶,主要替代流通中的現鈔和硬幣。軟錢包和硬體錢包是數字人民幣存放載體。
數字人民幣無利息,不存在數字人民幣詐騙。數字人民幣是現金,與銀行存款不同,銀行不會給現金提供利息。
數字人民幣特點包括:法償性、與銀行賬戶松耦合、離線支付、多終端選擇、點對點交付和高可追溯性。實現雙離線支付需要硬體錢包和特定的受理終端。
數字人民幣推出意義重大,應對加密資產和全球穩定幣挑戰,提高資金監管能力,降低成本,提高電子支付效率。未來現金與數字人民幣將並存,適應不同需求。
2. 為什麼央行要發行數字貨幣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適應無現金時代的發展: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中國正逐漸進入無現金時代。央行數字貨幣作為紙幣和硬幣的數字化替代,可以更好地適應這一趨勢,滿足公眾在無現金環境下的支付需求。
提升支付效率和便捷性: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即時轉賬和支付,無需依賴銀行賬戶綁定,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便捷性。這對於那些沒有銀行賬戶或不便使用傳統電子支付手段的人群來說,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增強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央行數字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具有國家信用和法定貨幣等值,可以增強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此外,數字貨幣還可以有效防止假幣和洗錢等違法行為,維護金融秩序。
促進金融創新和經濟發展:數字貨幣的發行可以為金融創新提供新的動力和空間,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同時,數字貨幣的普及和應用也有助於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普惠性,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應對國際競爭和挑戰:隨著全球范圍內數字貨幣的研究和試點不斷推進,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也是應對國際競爭和挑戰的重要舉措。通過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央行可以更好地掌握貨幣發行和流通的主導權,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主權。
3. 為什麼我們國家要發行數字貨幣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是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的段橋發行和流通成本,增強經濟交易的便利性和透明度。發行數字貨幣的作用:
1、低交易成本
與傳統的銀行轉賬和匯款相比,數字貨幣交易不需要向第三方支付費用,其交易成本更低,特別是與跨境向服務提供商支付高額費用相比。
2、交易速度快
數字貨幣中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具有分散化的特點,不需要任何類似清算中心的集中機構來處理數據。事務處理速度更快。
3、高度匿名
除了沒有中間人參與的點對點交易之外,數字貨幣相對於其他電子支付方式的一個優點是它支持遠程點對點支付。它不需要任何可信的第三方作為中介,在完全陌生的情況下,交易雙方無需任何幫助就可以完成交易。
相互信任,具有較高的匿名性,可以保護交易者的隱私,但同時也為網路犯罪創造了便利,容易被洗錢等犯罪活動所利用。
(3)國家發行數字貨幣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數字貨幣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它依靠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除數字貨幣外,還可以應用於其他領域,這也是比特幣流行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如果數字貨幣被公眾廣泛用作貨幣,將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市場、金融穩定等產生型裂重大影響。
其中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如果數字貨幣被廣泛接受並能發揮其作用,將削弱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給政策制定帶來困難。由於數字貨幣的發行人通常是一個不受監管的第三方,貨幣是在銀行系統之外產生的,發行量完全由發行人的意願決定,這將使貨幣供應量不穩定。
此外,當局無法監控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這將導致無法准確判斷經濟運行。政策制定帶來問題的同時,也削弱了政策傳導和執行的有效性。
4. 一文讀懂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 央行DCEP和微信支付、支付寶的區別
數字貨幣存在於網路世界,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它被公眾接受作為支付手段,可用於投資、存儲或交易。
虛擬貨幣不具備兌換成實物貨幣的能力,而電子貨幣則可在銀行或支付寶、微信賬號中使用,購買現實商品與服務。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介於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國際上未承認其「貨幣」屬性,更多作為投資產品存在。
央行數字貨幣則是各國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電子化形式,具有「貨幣」屬性,例如突尼西亞的E-Dinar和中國的DCEP。
DCEP由中國央行研究,有國家信用背書,與紙鈔和硬幣等價。其效力和安全性在所有數字貨幣中最高。
央行採取雙層運營體系,不直接對公眾發行和兌換數字貨幣,而是通過商業銀行或第三方機構管理。
DCEP定位為M0,屬於銀行體系之外,流動性較強。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則屬於M1或M2領域。
使用DCEP時,用戶無需銀行賬戶即可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貨幣交易無需經過個人銀行賬戶。
央行數字貨幣交易由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負責,本質上是一串加密的字元串。
比特幣是數字貨幣中最具典型代表,區塊鏈技術讓加密貨幣走進大眾視野,但與DCEP相比,DCEP由央行發行,與法定貨幣等值。
全球各國政府和央行紛紛研究央行數字貨幣,中國是最早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之一。
央行不直接參與用戶交易請求,數字貨幣交易由賬戶對應的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負責。
比特幣占整個市場68%份額,以太坊、瑞波幣、泰達幣等也是市場前列幣種。
火幣全球站和幣安網成交量均突破2000億元,火幣全球站每天交易額占上交所總成交額79%,顯示數字貨幣市場火爆。
中國成為少數已發布數字貨幣計劃的國家之一,並已進行小范圍試點。
市場對數字貨幣熱情持續升溫,與央行數字貨幣相關的上市公司概念股隨之上漲。
中國央行推行DCEP旨在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提升支付結算便利性、安全性和交易效率,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
Libra等數字貨幣的發行對國家貨幣主權構成挑戰,帶來金融風險。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認為,央行數字貨幣能維護國家貨幣主權。
DCEP無需綁定銀行卡,用戶間轉賬無需綁定賬戶操作,支持雙離線支付技術,即使網路斷開也能支付。
商業銀行運營破產可能導致第三方機構資金風險,DCEP由央行背書,安全性最高。
央行推行DCEP主要目的是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而非替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