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计算力和加速度的公式
力和加速度的公式:F合=ma。
匀速源让直山嫌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7、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雹唯局位移之差}。
相关信息: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
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它们的速度都从0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
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些。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Δ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A车的加速度。
㈡ 物体运动时产生的力怎样计算
可以用动量定理来解释:△vm= Ft,F为平均作用力。作用时间t是很短的,我们假定为0.01s。假定该球为篮球,篮球的质量不得少于567克,不得多于650克,我们为了方便取0.5kg。若当每秒1米的速度撞击一个人时,产生的平均作用力为50牛顿;而当每秒4米的速度撞击一个人时,产生的平均作用力为200牛顿,所以要疼的多。 资料: 推导: 将F=ma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带入v = v0 + at 得v = v0 + Ft/m 化简得vm - v0m = Ft 把vm做为描述运动状态的量,叫动量。 (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表达式:Ft=mv′-mv=p′-p,或Ft=△p 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p为物体初动量,p′为物体末动量,t为合外力的作用时间。 (2)F△t=△mv是矢量式。在应用动量定理时,应该遵循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表法则,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假设用Fx(或Fy)表示合外力在x(或y)轴上的分量。(或)和vx(或vy)表示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在x(或y)轴上的分量,则 Fx△t=mvx-mvx0 Fy△t=mvy-mvy0 上述两式表明,合外力的冲量在某一坐标轴上的分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在同一坐标轴上的分量。在写动量定理的分量方程式时,对于已知量,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同向者取正值,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反向者取负值;对于未知量,一般先假设为正方向,若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 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若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反。
㈢ 已知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怎么求物体受到的力
要用牛顿定律:F=ma,其中a是加速度,先要根据速度求出加速。这里是匀速运动,所以加速度为0,因为a=(Vt-V0)/t=0;所以F(合力)=m*0=0=F(拉)—mgF(拉)=5*10^3N,两种情况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