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苹果近三代芯片 A11、A12、A13 之间的性能差异有多大
苹果近三代芯片A11、A12、A13之间的性能差异显著:
A11 Bionic:
A12 Bionic:
A13:
综上所述,从A11到A13,苹果的芯片在晶体管数量、制程工艺、CPU和GPU性能、AI加速能力以及软硬件结合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每一代芯片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为用户带来了更流畅、更智能的使用体验。
『贰』 苹果的近三代芯片a11、a12、a13,哪一个能成为一代神u
在谈论苹果近三代芯片A11、A12、A13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些芯片在各自领域内都拥有卓越的表现,因此在评价“一代神U”的问题时,需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来考量。如果我们不考虑“近三代”的限定条件,那么毫无疑问,A9芯片的表现无疑是出类拔萃的。然而,如果将视角聚焦于近三代芯片,A12 Bionic则显现出独特的竞争力。
A12 Bionic在这三代芯片中,特别在GPU部分,G11P自研进入第二代,重点在架构上进行了提升。它改变了在A11 Bionic上备受批评的3 Cluster高频率设计,从而在GPU能效比上取得了显著优势,可能达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超越。在峰值性能上,它甚至可能超越竞争对手两年的时间。尽管在散热问题上本代初期有过过热现象,但这种情况下反而能效比更高。
A12 Bionic在NE(神经引擎)方面也有显著进步,确立了8-Core的自研设计,并在性能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虽然性能排名可能不再稳居第一,但第二的位置是绝对稳固的。在A13 Bionic引入AI运算全异构后,NE的性能评估变得复杂,但仍然在NE上进行了优化,可能在性能上超越了NPU鼻祖的自研方案,至少在当时超越了对方的双NPU方案。
在ISP(图像信号处理器)方面,A12 Bionic开始了大踏步的性能提升,每代提升至少在40%以上,令人印象深刻。A13 Bionic则进一步引入了Smart HDR和4K@30 DRE,展示了压榨ISP算力的极致表现。
A13 Bionic在SoC性能控制和ML加速方面也做出了改进。引入了SoC-Wide性能控制器,可以精准调节性能,同时也解决了电池供应不足的问题,防止了异常关机和性能调节问题。此外,还引入了新的ML加速器和ML控制器计算架构,进一步提升了计算能力。
尽管A11 Bionic在性能控制器、自研GPU和NE方面做出了重要改进,引入了自研方案,但考虑到设备散热能力,其架构设计并不完美,自研NE性能相对较弱,且ISP性能提升仅为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