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字人民币你用过了吗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部分城市试点,逐渐进入日常生活场景。
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2020年起陆续在深圳、苏州、上海等地开展测试。根据使用反馈,多数用户认为其支付速度与支付宝/微信相当,但无需绑定银行卡即可完成转账这一特点较突出。例如在深圳罗湖的试点活动中,市民可直接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商超商品、缴纳水电费。
1. 使用场景覆盖三大高频领域
目前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场所主要包括:①超市便利店(如物美、罗森);②交通出行(北京地铁部分线路、上海公交);③线上平台(京东、美团)。部分城市还试点用数字人民币发放政府消费券,苏州曾通过抽签发放2000万元红包刺激使用。
2. 与传统支付方式的比较优势
①支持双离线支付,手机没信号也能完成交易;②转账实时到账且无手续费;③可加载智能合约,实现定向消费(如企业发放专项补贴)。但部分用户反馈商户覆盖率仍不如传统支付工具高。
3. 具体使用方法简明
需下载「数字人民币」APP(试点地区白名单开放注册),通过运营机构(工行、建行等)兑换钱包。付款时与扫码支付类似,商户终端显示“数字人民币”标识即可使用。近期新增的「碰一碰」功能,支持手机NFC近场感应付款。
区别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数字人民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可控匿名,交易记录仅央行可追溯完整信息。部分试点城市已开放个人工资发放场景,北京冬奥会期间外籍运动员也曾使用硬件钱包体验。随着系统升级,后续可能会拓展跨境支付等更复杂的金融应用场景。
2. 中国数字货币试点城市有哪些
目前中国数字货币试点已经覆盖了多个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苏州、雄安新区、海南等地区。这些城市在交通、零售、政务等多个场景中逐步推广使用。
1. 北京作为首都,试点范围较广,覆盖了冬奥会场馆、部分地铁线路以及大型商超。在2023年还新增了数字人民币缴纳社保功能。
2. 上海重点在跨境支付和国际贸易领域进行探索,陆家嘴金融区、虹桥商务区等区域使用较为普遍。
3. 深圳是最早的试点城市之一,从2020年开始就在餐饮、零售等行业测试,现在已扩展到水电费缴纳等民生领域。
4. 广州主要结合本地商贸特色,在批发市场、进出口贸易等场景推进。
5. 成都和苏州作为新一线城市代表,试点侧重日常消费场景,包括菜市场、便利店等小额高频支付。
6. 雄安新区作为新型城市,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就融入了数字货币应用。
7. 海南全岛作为自由贸易港,试点着重跨境和旅游消费场景。
这些城市的试点经验正在逐步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加入试点范围。使用方式上,目前主要通过手机APP和硬件钱包两种形式,支持离线支付等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