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客勒索比特币是怎么回事 中了比特币勒索病毒怎么办
因wanacry勒索病毒利用Windows-445系列端口漏洞ms17-010进行攻击,覆盖了Windows所有版本,受众数量特别庞大。wanacry攻击计算机后会大量加密用户的文档/数据/文件/照片等并要求支付比特币赎金才能解锁。
Windows用户可以通过格式化所有硬盘从而彻底在设备上消除wanacry勒索病毒。
个人用户可以联系国内外安全厂商例如:奇虎360,金山毒霸,卡巴斯基,麦克菲尔,腾讯安全管家等安全中心寻求协助恢复重要数据。
利用“勒索病毒免疫工具”进行修复。用户通过其他电脑下载腾讯电脑管家“勒索病毒免疫工具”离线版,并将文件拷贝至安全、无毒的U盘;再将指定电脑在关闭WiFi,拔掉网线,断网状态下开机,并尽快备份重要文件;然后通过U盘使用“勒索病毒免疫工具”离线版,进行一键修复漏洞;联网即可正常使用电脑。
利用“文件恢复工具”进行恢复。已经中了病毒的用户,可以使用电脑管家-文件恢复工具进行文件恢复,有一定概率恢复您的文档。
注意:也可持续关注相关安全厂商的处理办法,等待更加优越的完美解锁。
2. 几毛一个的比特币价值翻倍,那些拥有比特币的人如今过得怎么样
如果回到七年前重新选择一次投资机会的话,会选择投资股票,然后坐等15年大牛市资产翻几倍;也可能会投资房地产,然后坐等16年房地产爆发,资产翻番。但选择七年前投资1万元比特币,到17年居然可以坐拥662亿元,足足涨了6百多万倍!
众所周知,2018年的币市是惨烈的一年。2018年初,比特币的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区块链的概念也开始大热,很多原本属于圈外的人纷纷涌入,参与创业、就业、买币,币市前景似乎一片大好。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币价一跌再跌,刚创立的区块链媒体们成片成片的倒下,那些跟风买币的新人被套在了高位,讨论“比特币”、“区块链”的声音越来越少。币圈让这些新进场的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残酷。
9成以上的人都被套在这里,信仰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就像美剧最后的王国里那个王后,丹麦人集结准备进攻,她依旧说——上帝会惩罚这些这些异教徒,说的气定神闲。
去年国内关闭了所有数字货币以及ico平台,世界各国都纷纷出手限制,普通持有者在这个时候,愿意卖掉的人很少,基本还是以持有为主。这个需要大的决心,生活问题,炒币问题,各种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不再持有;这些问题造成的困扰很大,所以很多人过的并不好。时隔半年,世界各国纷纷进场的行业,就是“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在区块链这场比赛中,不少国家都有所动作,持有者们也都在观望中。
3. 比特币为什么这么贵
比特币是虚拟货币,它的价格有人为炒作的嫌疑,同时物以稀为贵,这也是一个原因。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1]。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币达到历史最高价19850美元。2020年7月27日,比特币再次突破1万美元关口。
4.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能够幸免——北京首例比特币挖矿合同案宣判
12月15日上午,北京朝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因比特币“挖矿”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法院一审认定合同无效,判决驳回原告要求支付巨额比特币收益的诉讼请求。
2019年5月,F公司与Z公司签订若干份合同,双方约定F公司委托Z公司采购和管理“挖矿机”、提供比特币增值服务以及支付增值服务收益,而F公司向Z公司支付相应的管理费用。合同签订后,F公司向Z公司支付1000万元人民币,Z公司也购买了“矿机”,并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委托合同。合同履行期间,Z公司向F公司支付18.3463个比特币作为增值收益,此后未再支付任何收益。F公司多次催要无果,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Z公司交付278.1654976个比特币,同时赔偿损失。
F公司和Z公司在明知“挖矿”及比特币交易存在风险,且相关部门明确禁止比特币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仍签订代为“挖矿”协议, 此协议因损害 社会 公共利益应属无效,因此产生的相关财产权益亦不应受到法律保护 ,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法院认定双方合同无效,判决驳回F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该案的影响除了不保护相关财产权益,还在于庭审结束后,法院向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送了 司法建议 ,建议 排查该案所涉比特币“挖矿”项目、禁止涉案公司继续从事“挖矿”活动、排查涉案“矿场”及当地其他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并进行清理整治 。该建议也符合2021年9月15日实施的 《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也参与了该通知的起草,明确了 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 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 ;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是受害者,但同时又是加害者。 该案只是开始,而且不仅仅针对比特币,各地的司法导向也会渐渐趋向于明确和统一。后续一系列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纠纷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判决。
所以,还是那句话,普通人请远离虚拟货币。
5. 比特币的法律风险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同时,比特币也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随着2008年第一枚比特币的诞生至今,比特币的发展趋向成熟,不断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同时,比特币的价格也充满起伏。我国法律允许比特币的存在,但禁止比特币交易。
拓展资料:
我国范围内有比特币存在,单纯持有比特币是不违法的,只是我国已经限制了比特币的交易,一般只能在个体之间交易转让,不允许公开向公众发售。
但是比特币投资在高收益的表象下也存在着非常大的法律风险。因为比特币仅仅是一种技术和方法,不存在是否是骗局的说法,但不同的比特币投资根据其形式不同,有可能是骗局,更有可能涉及违法犯罪。
首先,由于其缺乏监管,其流通交易形式大多和证券的发行、上市类似,并且存在设立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行为。其交易流程,交易结果等不透明,遇到问题难以规制。而且其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交易价格大起大落,容易让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其次,其本身未经过央行认可,在国内不能当做货币使用,一旦遭遇政策监管,很可能遇到无人接盘价格一落千丈的风险,物权法也没有明确保护数字币的相应条款,因此,炒作比特币相当于在寒冬中裸奔,是非常危险的。
最后,比特币虽然不违法,但也不排除其作为监管之外的货币,被少数诈骗分子及非法集资分子利用,作为违法犯罪和洗钱的工具。
因此建议慎重参与比特币投资,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风险。
6. 近8000枚比特币被当垃圾扔掉,英小伙痛苦了8年,如今妻离子散
【南方+12月16日讯】据英国媒体当地时间12月15日报道,英国威尔士纽波特市一小伙8年前意外弄丢存放近8000枚比特币(现价值3.4亿英镑)的硬盘,如今他妻离子散,但仍坚持在垃圾堆里寻找,最后他决定聘请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业务往来的数据专家来帮助他寻找巨额财富。
报道称,今年36岁的IT工作者詹姆斯·豪威尔斯是最早接触比特币的一批人之一,那时他仅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挖到了近8000枚比特币,由于还没有价值,于是他就把挖到的比特币存在一个小硬盘里,转头就忘了。
直到2013年8月的一个晚上,豪威尔斯开始处理不要的物品时才再次找到这个硬盘,但他却完全忘了里面存着比特币的事情,随手就丢进了清理垃圾用的垃圾袋里。第二天醒来,豪威尔斯才突然想起被丢掉的硬盘里存放着近8000枚比特币,等他准备去翻找时,却被女朋友告知垃圾袋早就扔到了街边的垃圾桶,而垃圾车一大早就将垃圾带走了。
当时豪威尔斯内心的痛楚还没有那么深刻,不过几个月后,一条新闻深深地刺激了他:挪威一名29岁的比特币持有者,用1000枚比特币买了一套售价40万美元的公寓。这时豪威尔斯才意识到他不小心的一个举动让他错过了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于是他开始了寻找硬盘的计划,向纽波特市政府寻求帮助,但得到的回复都是“不可能”。
纽波特市的一名市政长官表示,他不会考虑翻垃圾场的想法,也不会允许豪威尔斯与政府官员会面来概述他的计划。他说:“挖掘、储存和处理垃圾的成本可能高达数百万英镑,而且无法保证能找到硬盘或硬盘找到后仍能正常使用。另外,挖掘本身会对周围地区产生巨大的环境影响。这件事我们不能协助他。”
虽然没有政府的帮助,但豪威尔斯并没有打算放弃。8年间,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组建寻宝团队,找投资人赞助,甚至跟纽波特市政府协商,找到硬盘,拿回比特币后,将把25%的提成分给纽波特市政府。而豪威尔斯疯狂寻找硬盘时,忽略了女友和孩子,失去了他们,最后对家庭、身边的人和事都失去了兴趣。
今年年初他还联系了世界各地的工程师、环保人士和数据恢复专家,现在他的“专家联盟”包括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业务往来的数据恢复公司,该公司认为,如果豪威尔斯的硬盘没有被破解,他的巨额比特币财富有80%到90%的可能性可以追回。而豪威尔斯仍信心满满表示,他与数据恢复专家进行了交谈,他们能够从爆炸的航天飞机中恢复相关数据,恢复垃圾场硬盘里的数据也不是问题。
编译:wzx
审核:陈梅玉
校对:洪江
7. 解密:数字货币骗局
一直以来,公众认为比特币是洗钱的主要途径,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让洗钱变得更为简单,另一方面,这几年数字货币的骗局也越来越多,考虑到如何保证财产安全。是时候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流行的数字货币骗局手法了。
数字货币的匿名性使得诈骗者更加大胆,他们采用更加复杂的方式将赃物转移出去,手法令人惊叹。
据区块链追踪机构估计,目前约有价值25亿美元的非法途径获得的比特币通过不受监管的加密金融服务中介被清洗。这些交易所并不符合了解客户和反洗钱法律,但是这些不受监管的金融中介接受到的洗钱比特币数量也是最多的。
早在2017年7月,美国司法部就判定Vinnik参与了一起价值40亿美元的比特币洗钱案,而随后Vinnik所在的比特币交易所随后被美国监管机构判罚1.1亿美元。
此外,银行ATM服务和去中心化的加密金融服务中介也为用户提供了以匿名方式交易加密货币的机会,其中很多服务很难追踪。
很多数字货币爱好者总是爱抱怨中心化的服务和腐败的监管机构,但是如果其曾遭受过诈骗或与数字货币相关的犯罪,就会知道在受监管的情况下最大的优势是,其被欺骗的资金有较大可能会收回。
所以如果你是数字货币的爱好者,那么坚持在信誉良好的加密货币金融服务中介交易,你的账户 被劫持用于洗钱的可能性要低得多。
那么犯罪分子是如何利用数字货币洗钱的呢?
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叫做混币器,显然,。比特币混币器在重新组合全部金融以前,会在多个钱包地址之间跳跃,从而清除非法获得的数字货币的信息,最终的地址通常会出现在难以追踪的暗网上。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是翻滚,网上有很多供应商提供这种服务,当然这个服务也是收费的。
值得注意的是,爱德媒研究发现,一般犯罪分子都不太会使用此类的加密货币洗钱方法。我们常说,匿名性是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特征之一,可是为什么犯罪分子不会用呢?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匿名的概念,匿名说的是一个人的身份无法被人知道。在比特币网上,人们的身份代表就是一串地址,按理说是无法追踪到真人的。但事实表明,有人依然能够通过数字挖掘到地址背后的身份。
例如“门头沟85万枚比特币盗窃案”发生后,门头沟用户之一的一个软件工程师就通过追踪被盗比特币资金流向,成功锁定了隐匿数年的案犯。
鉴于比特币隐私保护并不是很强,后来像门罗这样的隐私加密货币开始涌现出来,提供比特币以更好的隐私安全保护功能。
至于除了混币器意外的其他方式,谁知道呢。这些领域的专家可能永远都不会泄露他们的秘密。
尽管数字货币仍然是一项年轻的技术,与传统货币相比其市值相对较小。大多数人还是以美元等法定货币赚钱。当涉及到洗钱以及诈骗的时候,主流媒体可能忽略了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洗钱和诈骗,而数字货币只是其中的一种工具,一个交易媒介而已。如果只单独批评数字货币具有洗钱功能,还是有失偏颇,因为,我们不能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这不是一个明智的解决方法。
8. 比特币是什么 为什么很值钱
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去中心化,采用点对点网络与共识主动性,开放源代码,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
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在投资之前,建议您先去了解一下项目存在的风险,对项目的投资人、投资机构、链上活跃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资或者误入资金盘。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应答时间:2021-01-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9. 与亿万富翁擦肩而过,只因为丢了写存比特币数字钱包的密码
美国加州一名城市设计师托马斯在10年前比特币刚问世时,受邀制作一段有关比特币运作的教学动画,并收到7002枚比特币作为酬劳。
在当时1枚比特币仅值数美元,托马斯未作多想,便将这笔比特币存进一个数字钱包中,并把这个钱包放入自己的IronKey加密型U盘中。托马斯随手将U盘的密码抄在纸上,之后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多年间,比特币多次迎来暴涨,直到上周,7002枚比特币价值已高达2.81美元。托马斯这才想起自己拥有这笔巨款,但抄写U盘密码的纸条却早已遗失,而托马斯自己怎么都想不起密码,只能看着自己手上这个存有巨额财富的U盘干着急。
由于托马斯的U盘有着最高等级的安全保护,只要连续输错10次密码就会永久加密。这不仅代表U盘将被永久上锁,更意味着托马斯将跟世人梦寐以求的富豪生活说再见。
托马斯说自己在过去这段时间内时时刻刻都在设法找回密码,他花了数个小时,躺在床上尽全力回想自己过去常用的密码,一旦想到一个就立刻跑去电脑前尝试,却没有一个通过。
如今托马斯已经输入8次错误密码,只要再输错2次,将永久与这笔巨款告别。
事件曝光后,任教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网络安全专家亚历克斯公开对托马斯喊话,强烈建议他不要再瞎猜密码,而是转交专业人士破解。
亚历克斯提议,只要托马斯愿意将U盘中的一成比特币作为酬劳,自己可以在半年内破解这个U盘。
不过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传出,我们无从得知托马斯究竟是会继续设法想密码,还是向亚历克斯或其他收费更为低廉的专家求助。
比特币作为一个分布式支付网络而诞生,随着时间发展,支付功能越来越弱, 作为价值存储的认同越来越强,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大范围的共识。这被多数人视作比特币价格的基础。
由于比特币的一些特性,会有部分支持者赞同其抗通胀属性。
去年末以来比特币的大涨似乎可以印证这点,多名研究人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大放水,比特币成为了一些个人和机构的避险资产的选择。
当然也有人认为,用来对冲通货膨胀,比特币可能“行不通”。美国银行一份报告便指出,比特币供应量上限为2100万枚,看似可以免受使传统货币贬值的“印钞”的影响,但过去几年的证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总的来讲,我们发现比特币作为通货膨胀避险工具并不吸引人,因为大宗商品甚至股票都与通胀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持有比特币的主要投资组合不是为了多样化、波动性下降或通胀保护,就是纯粹为了追逐价格升值,而这一点完全建立在长期来看比特币需求远超供应量的前提上。”该报告指出。
#比特币[超话]# #欧易OKEx# #数字货币#
10. 比特币能被监管吗
比特币能被监管啊。
但是它当前(截止2019年3月6日)并没有得到完善和有效的监管。
如果把比特币当成一种“货币”来理解,那么它就相当于离开美国的美元。通常美元离开美国后还有其他国家的银行帮忙管理,但那些既不在美国也不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手里,散落在外的美元,这些也没法统计。例如在非洲一些没有银行的地区使用的美元。
这部分散落的美元就相当于比特币。
那这些散乱的美元怎么监管呢?
通常美元监管除了控制发行以外,还要在流通和使用端口进行管控。美联储每年根据在外流动和损毁的美元情况,控制发新币的数量。同时对美元的流入流出做好监管排查,始终让美元处在一个可大概追索的环境,方便发行机构统计总数以免出现过度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那么这些散乱的美元其实就是在一些失去监管的环境中存在,虽然失去控制,但不会影响整体的经济情况。
而如果有人想通过这些散乱的美元影响国际经济,那么它就必须进入现有的监管体系。这样一来这些散乱的美元就被纳入了监管。
所以对于比特币来说,也可以借鉴这些形式的监管。
首先从发行端来说,虽然比特币现在固定总数是2100万枚,但是这也是“之前设定”的,并不是不可改的。
最近也有人提及要取消比特币的2100万枚限制,这就是说比特币的发行其实并不稳定。因此需要从开发端上对比特币的发行进行控制。
这就需要打入开发端内部,成为核心开发人员。
第二,从流通环节进行监控。实际上这是目前最难实现的监控,因为区块链是匿名的,使用者匿名,接受者匿名。
即便当前已经可以用技术手段大概追索比特币的流通路径(例如能够知道一笔交易是从美国的小屋子发到德国的商业大楼里),但对于整个大环境上千万的使用者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整体的交易数据如何追索,如何管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你没法从交易数据中得知使用者是不是在进行违法交易。
那怎么办呢?监管者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者实名,你的交易所账号和比特币钱包地址绑定个人身份信息。可是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它只能监管特定情况下的比特币使用情况。个人是可以使用多个比特币钱包地址的,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申请了一个新的。
在流通方面还有一个监控,就是控制比特币和当地法币汇兑的通道。有些地区的银行是不为进行比特币换法币的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还有些国家和地区禁止金融机构提供比特币和当地法币汇兑的服务。
如果用户暗地里进巨额的比特币汇兑法币行为,那么通过银行转账记录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及时进行违法行为的打击。至于那些小打小闹的,就随他去吧。
第三,对使用进行限制。这个相对好实现一些。例如,颁布相关法令禁止使用比特币交易。虽然不可能完全禁止,但总好过让它自由泛滥。(全世界说禁止的东西好像就没有完全被禁止的吧?)
例如,在公共场合使用比特币之前必须实名,持有或使用比特币要交税等等。
当然用户偏不这么做也行,那么它的资产最好是在暗处使用。
说了这么多,现在你知道比特币是能监管的,只是现在管得不利索而已。采取了很多措施看起来好像都没有得到有效监管。那么什么情况下比特币能够有效监管呢?用户都自觉向监管机构报告自己持有比特币的情况,监管机构对比特币加入一些开发功能实现监管,或者是大家都不用了,那根本都不用管。
其实管不了那么严的,只要把它控制在翻不起大浪的范围就好了,毕竟有光就有暗,哪儿可能一点灰色空间都没有。
新技术能活到现在肯定是有优势的,去其糙泊取其精华就好了,你说呢。
——以上。滴神为您解答,如有疑问欢迎留言。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滴福记”,滴哥带你装逼带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