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IT工程师不小心将7500个比特币当垃圾扔掉,这还能找回来吗
还记得那位无意间将装有大量比特币的硬盘当作垃圾扔掉的哥们吗?好吧,他最近又登上了新闻头条,由于比特币价格最近暴涨,这激励他重新寻找自己的宝藏。他已经准备把自己的手弄得很脏……挖一个垃圾填埋场。
虽然这是目前已知的最大规模比特币丢失案例,Howells并不是唯一遇到这种悲剧的人。还有一个故事,Gizmodo Australia的一位编辑Campbell Simpson扔掉了大约1400BTC。而当时他买这些比特币时只花了25澳元。而今天,这些比特币价值高达1600万美元。
然而,丢失比特币数额最多人也许就是比特币创始人本人。根据Chainalysis最近的研究显示,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持有的1百万个比特币很可能永远不会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人们相信这些比特币被分散在数钱钱包中,其所有者要么是丢失了私钥,或者已经死亡。如果比特币的创始者仍旧活着,要么他们将完美地体现出字典中定义的“持有者”,要么就是比Campbell Simpson或James Howells更加悲剧的人。
⑵ 当初稀里糊涂买了20000枚比特币的人,现状如何
比特币对于许多网民来说基本是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名词,而对其有些了解的人们也知道比特币放眼到现今的这个世界来说其价值并不便宜,一枚的价格已经是高的吓人,其虽然也被称为金币,但是其和现如今世界上流通的货真价实的货币不遗忘,其并不是真实在现今社会进行线下流通的一种货币,而是通过线上流通的方式进行流通的一种虚拟的货币,通常被用于各种网络交易,并且对于双方交易人员的信息也可以进行保护。而其现如今的价值也在步步攀升,其在2008年首先被提出概念,后面在2009年被正式的发明出来进行流通,刚出来的时候其价值是非常的低,一枚的价格仅仅为0.1美元,实在是低的可怜,但是仅仅经过几年的时间,比特币的价值就进行了大幅攀升。
据悉,这名幸运儿是一名从事网络工程行业的工程师,由于比特币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兴起的虚拟货币,而其又是一名网络工程师,因此相较于其他领域和行业的人来说,其有着天然的接触优势,其在比特币问世后的第一年从一名朋友那里得知了比特币,得益于其敏锐的头脑,其花了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两万多元,囤了两万枚比特币,而在之后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比特币价值大增,在2013年涨到350美元的时候其卖掉了其中的2000枚,在之后不断涨价的过程中其又陆陆续续卖掉了一些,现在其已经俨然成为了亿万富翁,辞掉了工作,周游世界享受人生,而其现在还有1000枚比特币,据他透露其打算在单价15万美元的时候全部卖出,赚上最后一笔。
⑶ 比特币是什么机构什么人在管理运营系统难道不维护吗比特币这个系统是散放的没人管吗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西维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国联邦政府多个监管部门发出公开信,希望有关机构能够就比特币鼓励非法活动和扰乱金融秩序的现状予以重视,并要求能尽快采取行动,以全面封杀该电子货币。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国三大比特币平台正式开始收取交易费
望采纳
⑷ 从苦逼程序员到千万富翁,是比特币成就了他的辉煌
上个月,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的56层,我就坐在一个千万富翁的旁边。他丝毫不隐瞒自己所拥有的巨大财富;我也永远无法猜到这笔财富来源于比特币。他是这样做的。
史密斯先生(他要求我隐瞒他的真实姓名)在过去的4年里以一种极度奢华的方式环游世界。他坐的是头等舱,住的是5星级酒店的套房,自从感恩节之后就没有自己下过厨。过去30天里,他去了新加坡、纽约、拉斯维加斯、摩纳哥、莫斯科,后来再回到纽约,去到了苏黎世,现在在香港。“总是那么精彩”,他一边说,一边像盖茨比一样举起了手中的香槟。接着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2008年他从大学毕业之后,在硅谷的一家大型 科技 公司获得了一项体面的工作——软件工程师。他是一个好员工,和很多同事关系都十分亲密。2010年7月,史密斯从一帮极客朋友口中第一次听说了比特币,当时比特币价格首次迎来大幅上涨,涨幅达到了10倍,在5天之内从0.008美元涨到了0.08美元。虽然史密斯因此对比特币十分着迷,但他还是很谨慎:
那次价格上涨吸引了我的注意,但我还是等了好几个月之后才开始投资。我想要先深入了解这项底层技术。
2010年10月,史密斯准备“上车”。
我当时不知道要买多少,不过那时候我的工资待遇还不错,所以我投入了3000美金。
当时他买入比特币的价格在0.15美元左右,他买了大约两万个不到一点。在那个时候,期待任何程度的回报都像是天方夜谭;就算在硅谷,只要提到“比特币”这个词就足够成为笑料了。买了比特币之后,这个加密货币的价格就一直沉寂,虽然史密斯每个月都会查看价格,但他确信:
一开始我就知道,我要玩长线。我想看看币价能涨到多高。
之后的3年时间里,史密斯专心工作,基本上已经把他的投资给忘了,直到比特币在2013年的价格暴涨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大肆报道。
我完全无法相信我买的比特币增值了。每天涨幅都超过10%。我的心情五味杂陈,又紧张又激动,同时还有恐惧和困惑。
当币价突破350美元的时候,也就是他投入价格的2000多倍,他卖了2000个;几天之后币价达到800美元的时候,他又卖了2000个。就像这样,史密斯收获了230万美元的意外之财。他说:
简直是太疯狂了。我辞掉了工作,一周后开始了环球旅行。
我让史密斯提供一些相关的证据支持他的说法;毕竟他也可能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同时家里有点钱能够拿来吹嘘。在他的iPhone经过几次安全验证之后,他要求我把自己的手机也交给他——“NFC(近场通讯)让我感到很害怕”——然后他把手机还给我,并且出示了自己的比特币钱包。正如他所说的一样:里面有1000个比特币的余额,大约价值260万美元。一切都得到了证实:他真的因为比特币变成了有钱人,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比特币大富豪。
那么在他当初买的两万个比特币里面,剩下的一部分是怎么处理的呢?史密斯给我看了一些卖出的记录,因为最近疯狂的投机一度把比特币的价格推向了新高度。很明显,他对目前的价格泡沫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但我还是决定问一问自己感兴趣的事:他到底从比特币赚了多少钱?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了我:
大概2500万美元。
从3000美元到2500万美元——这就是一个比特币大富豪的回报。当然了,史密斯仍然持有1000个比特币,不过他计划卖掉,“在币价达到15万美元的时候”,这是他当初买入价的几百万倍。他自信地说道:
我认为币价很可能达到15万美元。但首先要有多国政府和公司地参与,光靠投机是不可能的。
当我问道他为什么选择卖出,以及卖出之后如果币价又涨了10倍他会不会后悔时他摇了摇头:
我现在已经拥有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我飞往了世界各地拜访朋友,我可以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辈子都不用担心钱的事。我要是不卖掉这些币那就太蠢了。
史密斯就是新型货币的典例,一个千禧一代的百万富翁,毫无保留地炫耀自己的财富。他离开自己在硅谷的规律生活已经4年了,之后他就从未停止过旅行的脚步。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无论他的银行账户里是不是有几百万美元,史密斯从来都不会找不到睡觉的地方。
如果你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消遣,你就会变得特别。一旦你建立起了一定程度的 社会 资本,无论你有多少钱,朋友们都会邀请你去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听你的故事。
#欧易OKEx#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⑸ 当初稀里糊涂买了20000枚比特币的人,现状如何
关于比特币大家多少都听说过,它并非真实存在,而是一种虚拟网络数字货币,这种货币市场价值的涨幅很大,比如在2015年的时候,一枚比特币价值1000元人民币,在2017年它的价值就上涨到17000元,如果将其与比特币刚上市的价格相比,其中的利润更是惊人。比特币是在2009年出现的,当时一枚比特币仅0.1美元,将近0.8元人民币一枚,与2017年的价格相比,翻了2180倍,那么如果有人在最初稀里糊涂的购买了20000枚比特币,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这位工程师表示,虽然他之前的工作很好,但他始终梦想能够全球旅游,随时可以到各国探访他的朋友,现在他正过着那样的生活。而且之后他所获得的上亿资产,足够他一辈子都过这样的生活。看完以后,你是不是如小编一样,羡慕不已呢?
⑹ 盗公司比特币的员工被抓了吗
北京市海淀区某互联网科技公司员工仲某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使用管理员权限插入代码以修改公司服务器内应用程序的方式,盗取该公司100个比特币。3月24日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获悉,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犯罪嫌疑人仲某依法批准逮捕。
检察官表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一个新兴互联网金融概念,受到人们热炒,央行曾就“虚拟货币”发布风险提示强调:我国尚未发行虚拟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公司发行,更无推广团队,目前市场上的“虚拟货币”均为非法定的虚拟货币。
本案系北京市首例比特币被盗案件,虽然难以从法律角度对比特币价值进行定性,但如果超越权限,非法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修改,造成维修等经济损失,也同样会触犯法律。
⑺ 比特币是什么合法吗是不是骗局
比特币处于灰色地带。
不合法,但法律又没有严格禁止。
这是一种虚拟货币,冲击国家货币发行权,没有实物支持,建议远离。
⑻ 比特币运营团队有哪些
比特币是一个共识网络,促成了一个全新的支付系统和一种完全数字化的货币。它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对等支付网络,由其用户自己掌控而无须中央管理机构或中间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比特币很像互联网的现金。比特币也可以看作是目前最杰出的三式簿记系统。
2010年年底,中本聪离开该项目,关于他的身份没有透露太多。此后,众多开发人员致力于比特币的项目,比特币社区迅速成长起来。
比特币的协议和软件都是公开发布的,世界各地的任何开发人员都可以查看其代码,或者开发他们自己修改过的比特币软件版本。就像目前的开发人员,中本聪的影响仅仅局限于那些他做出的被其他人采纳的改动,因此,中本聪并没有控制比特币。那么,在今天,关于比特币的发明者的身份问题可能和纸张发明者的身份问题一样。
目前,比特币项目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主要由比特币基金会负责。
比特币是由挖矿产生的。挖矿又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性的工作。目前,比特币挖矿需要专业的ASIC矿机,例如市场上主流的阿瓦隆三代单模组矿机。
⑼ 比特币中国的介绍
比特币中国(BTCC)是中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由上海萨图西网络有限公司运营。其声望是建立在多年来用户的信任,以及交易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他们是中国第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成立于2011年6月9日。超过四年的运营经验,成熟和可信赖的交易平台给用户足够的交易信心。他们的管理和工程师团队由各行业的精英组成,他们都有着世界顶级院校的教育背景;在世界顶尖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支付系统公司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国、美国硅谷和欧洲。2014年3月12日,比特币中国正式上线莱特币交易,莱特币累计交易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1 2015年9月15日,比特币中国正式更名为BTCC。
⑽ 比特币为什么要进行分叉
核心开发人员Mike Hearn:比特币为什么要进行分叉
2015-08-17 09:17:38 浏览量: 关键词:Mike
相关阅读:Mike Hearn:企业内部矛盾阻碍了谷歌接受比特币
是的,它来了。社区开始分离,比特币将要分叉:包括软件,或许还有区块链。分裂的双方分别是比特币核心Bitcoin Core以及基于其同一程序的微变种程序,称之为Bitcoin XT。北京时间8月16日,现在已有了一个完整版本的Bitcoin XT。
这样的分叉此前从未发生过。我想从 Bitcoin XT开发者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东西:并不能说这没有经过足够的沟通。
比特币分叉,这一话题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好奇,所以,这篇文章是写给普通读者的。它不会涉及到以前所争论的知识。
创始版本的比特币,是由中本聪精心布置的,一直都是非常清晰的。争议是关于增长的问题。2008年的时候,他回答了第一个关于比特币的设计问题,他说:
Visa在2008年财年处理了370亿笔交易,即平均每天1亿笔交易。如此多的交易,需要的带宽为100GB = 12部DVD或者2部HD品质电影大小的带宽=当前价格约18美元的带宽。
假设比特币网络达到这种大小的规模,这需要数年的时间,到那时,通过互联网发送2部HD电影,可能不再是什么大额交易。
在那个时候,关于比特币的扩容问题,他(中本聪)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厌烦。他的计划是,让比特币从一开始就变得流行,他知道这种成功,会改变人们如何去使用他的系统。在2010年的时候,他说:“我们将(区块链)文件保持尽可能小的状态,这样做是好的。
最终的解决方案将不在乎它(区块链文件)变得有多大。
但是现在,趁它还小,将它保持在小的状态,那么新用户的成长会更快。当我最终实现纯客户端模式时(client-only mode),那么它就不再是问题了。
”
2011年,我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详细扩充了中本聪的扩容直觉:如果比特币变得如此受欢迎,它会完全取代VISA吗?答案为,他的计划是可信的 —— 除了一台计算机,你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即使是有这么大的流量。在他离开之前,我还实施了他所谈到的模式。
是中本聪的计划让我们聚在了一起。它已经改变了全球各地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我们中有一些人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其他人给这个项目奉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还有人还成立了公司,甚至在世界各地游走。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够通过区块链来完成互相支付的想法,并创建了这个全球性的社区。
这就是我所签署的愿景,这也是加文·安德烈森(Gavin Andresen)签署的愿景,这是千千万万开发者、初创公司创始人、传道者以及世界各地用户签署的愿景。
而这一愿景现在正处于危险之中。近几个月来,关于比特币,很明显有一小群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计划。这些人从未真正理解过中本聪的意图,因为他们担心成功,如果这项技术从未被改善,如果人们不能在他们的家庭计算机上运行比特币?这岂不是让比特币离去中心化越来越远,越来越像银行业?如果人们开始依赖于比特币,即使它是不完美的?
现在,中本聪选择了消失,而他们想要作出重大改变:大幅上升交易费用,结束对移动P2P钱包的支持,放弃未经证实的交易,以及很多在项目创始文件中,未曾有过的东西。
所谓的,即将被推为中本聪设计的替代品—— “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它并不存在。白皮书描述说它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如果它得以实现,这将是一个和我们所知,所爱的比特币,巨大的背离。在众多区别中挑选出一个,比特币地址便是行不通的。它们会被替换成什么,还尚未被制定出来(因为没有人知道)。还有许多其他令人吃惊的陷阱,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它最终会生产出些什么,能够让我们现有的比特币网络更好?现在仍是极不清楚的。
自由市场发生了什么?
从理论上讲,这一切都不应该是一个问题。闪电网络建立在区块链之上,但它要实现最好的功能,需要一个相当琐碎的升级过程。当然,人们愿意去探索这个方向,这完全是可以的。如果他们建立的工作,要比现有普通的比特币网络要好,那么市场会选择他们的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他们也是公平的竞争!比特币当前的设计,对于支付来说不太可能是最后的版本。这是一种合理的想象,有一天它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者被别的一些东西所增强。
但是我们的这个系统,今天它在工作着,它有一个生态系统,它有开发者、交易所、钱包、ATM机,书籍、应用程序、会议,并且已经有很多人已经学会了它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有一个自由选择的话,人们会决定迁移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中去么?
我们不知道,而正在推动这些东西的那些人,不想让市场来作出决定,这就是发生了什么问题。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本聪设立了一个临时的“杂牌组装电脑”:他限制了每个区块的大小上限为1 MB。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在初期时候将区块链保持在小的状态,直到我们现在称之为SPV钱包的创立(也就是中本聪所说的‘client only mode’)。正如上面谈到的,当时机到来,就可以对它进行调整,从未说过它就是永久性的。在最后,它就变得无关紧要了。我在2011年时,和我尊敬的同事Andreas Schildbach一起,写了第一个SPV工具,我们一起建立了第一个,也是目前最流行的Android钱包。从那时起,SPV钱包开始用于各大平台。因此,中本聪对于这一临时限制的原因,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解决了。
随着比特币不断的壮大,它的区块也在不断变大。合理的流量预测显示,区块将在明年某个时候达到当前系统的限制,最迟将在2017年。而另一个泡沫或压力周期,会迫使我们在此之前就超过这一极限,那么其结果可能就不漂亮了。
所以,现在是时候提高上限了,或者说完全将其删除。这就是我们的计划,而问题开始的地方:那些不愿见到比特币扩容的人,已经决定推迟这一过程。他们看到了一个美好的,一次性的机会,强行将比特币预定的路径,转移到完全不同的技术轨迹当中。他们不知道这种替代性的设计会是什么,当然也还没有建立它。但是,这并不重要。他们认为,通过对区块链成长的阻断,可以“激励”(即强迫)比特币社区切换到不同的东西中去,一些更符合他们个人技术口味的东西。
为什么要限制区块链?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太多地阐述对这些人的观点,或者他们是谁。我觉得在这篇文章中指名道姓,是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而最终似乎也是徒然的。想必那些关心这件事情的人,也已经知道了,而那些不知道的,也认不出参与这件事的人。
我只想说,他们是极少数拥有比特币核心代码库访问权的人,或者是那些被他们的论据所说服的人。
因此,我们在这里不再讨论这些争辩,这已经有了太多。每一个人所提出的问题,加文和我都写了文章对它们进行分析,来反驳他们。有时答案是些常识,有些则会更深入,需要更多的工作,比如说网络仿真试验。
要了解这些争议最佳的地方是在加文的博客。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类似反驳加文观点的意见集合链接,但是一个都没有。
总结下漫长而辛苦的辩论当中,几个不同的反对群体:
如果比特币临近这一极限了,我们会被刺激去创造出更好的东西。
限制应该提高,但是还没准备好(实际时间未指定)。
如果比特币扩容了,比特币会变得更加中心化,那么它就不再是比特币了。
另外一些人:如果你支持的异议没有在上面列出,请查看加文的博客然后找到它的答案。
第一点可能有一天会成为现实,但是与纸上谈兵的理论体系,并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没有人看到过任何桌上的替代解决方案后,会认为它们能够在12个月之内实现,(例如,看到最后一段的另一个例子)……即使假设它们是更好的。这也是一个涅盘谬误的例子:
涅盘谬误是指,相比较实际的东西,一些不现实、理想化的替代品的非正式谬误的名称。它也可以指倾向去认为,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因此也被称为完美主义谬误。
通过创建一个摹造的二分法,以针对眼下的一种选择,这显然是有利的。但同时也是完全难以置信的。使用涅盘谬误的人可以攻击任何的反对想法,因为它是不完美的。根据这一谬误,选择就并非是在真实世界的解决方案之间。一种是现实主义可完成的方案,而另一种是不切实际解决方案,这是两者之间“谁更好”的选择。
针对第二个反对意见的回答,是过于模糊了。有理由相信,每一个比特币节点的全面升级,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而实际比特币网络容量过载会引起严重的破坏。我们真的应该在此之前就做好准备。比特币开发邮件列表中,有两人有专业的容量计划经验,而他们都认为这一进程必须立即开始。而将其推迟到一些不确定的未来,并不是一个健全的工程。
最后一点是最麻烦的,也是至今最有争议的一点。它基于两个假设:
如果比特币能够成长,它会成长,而且成长的速度会快于降低成本的技术进步。
比特币网络如果是微小的,但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说,它会比一个成功的,全球性的比特币网络更“去中心化”。
如果比特币的网络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那么大家对它的需求将是无限的:我可以停止改善我的软件,然后去等待比特币价格的上涨,然后变得富有。而回到当前存在的比特币,它还处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当中。成长并不是上帝赋予的权力。每一个用户都需要去付出努力,说服每一个人也都要花费时间。比特币目前正在不断成长,但仅仅是以轻柔的脚步前进。我希望我可以自信地说,未来运行一个完整节点的成本会上升:这将意味着,我们的成功是超越了整个硬件行业的共同成果。那么这个行业将是惊人的:2007年iPhone面世,它的成本为500美元,仅七年之后,新出现的P9智能手机,其售价仅为30美元,而它匹备了iPhone的每一个功能,并且还显著地超越了。
而第二个假设,也就击中了争议的核心部分:比特币是否该成长,即使其结果是修改了网络的结构?
当前的系统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网络节点,但这并非意味着它们就是系统大规模后所需的节点,这就好比是每一个新闻组用户去运行他们自己的NNTP服务器一样,这种设计使得用户就仅仅是用户。
- 中本聪,2010年7月
对于这个问题,比特币这个项目的创始人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回答 —— YES
至今,我们一直在做这个计划。试着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改为NO,不仅违反了比特币的社会契约,也违背了社区很多人的意愿。
那些真的相信一个über利基市场货币会更好的人,应该去创建一个限制区块链大小的竞争币。
优柔寡断
为什么这次纠纷不能以更文明的方式解决,而是要彻底分裂?
简单地说,关于比特币核心决策过程的决议,已经破裂。
从理论上来讲,和所有开源的项目一样,核心都会有“维护者”。维护人员的工作是引导这个项目,什么该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维护者就是boss。一个好的维护者需要收集反馈意见,权衡争论,然后作出决定。但是,在比特币核心区块大小的争论问题上,已经被拖延了几年之久。
问题是,任何改变,无论有多么明显,如果它成为了“争议”,那它就可以完全被否决 。由于有五个维护者,而其他许多非维护者也可以进行“争议”,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僵局。事实上,块大小从来不是永久性的,这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事实:而删除块大小限制本身,才是要争论的东西。这就像一个没有主席的委员会,会议永远都不会结束。引述一位维护者的话就是,“比特币需要一个领导者,就好像鱼需要自行车。”
那么其他人呢?
对于这个问题,更广泛的社区绝对是不感兴趣的。
提高区块大小的提议,得到了以下这些人,以及其他人的支持:
最流行的iOS以及Android比特币钱包的开发者,以及最流行的web钱包之一的开发者。这些钱包有着数百万的用户。
几个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两家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处理商,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绝大部分。
几个主要的矿池,包括所有的中国矿池。
五大比特币核心维护者中的两位(Gavin以及Jeff)。
在线论坛的用户投票显示,大约75%-80%的人支持扩容。
这份名单还远远没有完成。许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人物,还没有公开发表过评论,但是已在私下对Gavin和我表示了支持。
所以,加文和我做的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如果我们不进行这次变化,其他人也是会的。
那些推动1MB区块的人,是如何回应所有人的?
他们没有,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被要求回答过他们的观点。引述比特币核心社区一位有影响力成员的话:
“顺便说一句,使用公司作为一个传声筒是有风险的,你可能得到的是共识性的误导意见。”
公司可以说代表了比特币世界中最热情,最投入以及最有技术的那群人。它们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然而,创建它们的人的意见,可以被认为是“误导协商一致的”。
钱包开发者呢?他们对于用户每一天的需求,接触是最多的。
不要去问,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发声了,这没有什么意义,他们的意见是无关紧要的。
这并不奇怪: 越来越清晰的是,比特币核心社区经常提到的“共识”,其真正的含义只是少数几个人的意见,不管社区外的别人怎么想,他们又做了哪些工作,或者他们的产品有多少用户。
换句话说,“开发者共识”是市场营销,羊毛遮住了比特币用户的眼睛,让他们的眼睛变得盲目:只需两三个人行动一致,就可以用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改变比特币。
他们有意识到,大量关键人物的反对意见么?没有,再次引用其中一位维护者的话语:
关于这点,加文在比特币核心技术社区,几乎是独自一人。我公司有很多人都在关心,影响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系统生存力的是,关于这个产品的这些担心,绝大多数是在技术社区进行解决的。
如果说,你把那些建立比特币生态系统广大工程师们归类为“非技术人员”,那么它才是为真的。
如何解决争吵?
显然,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沟通已经破裂了,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在保护比特币的去中心化,都认为自己是比特币真正的愿景。社区已经分开了。
这里留下了最后一个解决争端的机制。我们可以做一个修正版的软件,通过常规的链分叉逻辑,来让矿工进行投票表决,是否进行升级。如果大多数升级到最新的版本,并产生一个大于1MB的块,少数人会拒绝它,把它放到并行链上。而要返回同步网络的其余部分,他们将不得不接受分叉,支持这种系统。如果多数人选择不升级,那么分叉就永远都不会发生,1MB限制将继续保留。
似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支持这种做法:显然,共识已经无法通过正常机制达成,因此进行一次类似表决的行为,应该是取得进展的好办法。
下面是最后的分歧,也是最致命的根源。
5个比特币核心维护者,Gavin和Jeff 支持分叉,但是其他三位认为,任何有争议的硬分叉是不可想象,疯狂,鲁莽的,永远都不应该发生,这会严重损害比特币,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他们中有任何一个是赞成通过分叉解决问题的,我也就不会看到他们这样的表达。
我们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评价。我们不认为链如果出现分叉,天就会掉下来。我们认为小区块链的人会选择升级,然后继续在大区块链上活动。他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关于这次变化,并做好准备。当然,这对于喜欢或者不喜欢硬分叉的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总是坚决地反对着。
总之,他们认为,限制他们的唯一机制永远都不应该被使用(指算力投票)。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它确实是这样的。他们的观点是,对于他们的决定,不应该有任何的替代观点。任何反对他们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应该被永远封杀…那么比特币就成了他们的玩具。
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比特币核心项目已经表明,它不能进行改造,所以它(旧链)必须要被放弃。
这就是为什么比特币要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