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本地算力與礦池算力的微妙聯系與差異
挖礦過程中,本地算力與礦池算力之間的關系常常成為礦工們關注的焦點。在討論中,問題的核心往往在於兩者之間的數值差異,以及如何在兩者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為了澄清這一復雜現象,我們將從定義出發,逐步揭開這一關系的面紗。
本地算力指的是礦工在本地挖礦軟體中直接觀測到的實時算力。這一數值提供了對設備當前處理能力的直觀展示,有助於礦工初步評估設備性能。
礦池算力則是在礦池網站上展示的綜合指標,包括錢包地址下的所有設備算力總和,以及單台礦機的算力情況。礦池算力的展示方式多樣,通常包括實時算力和平均算力,其中24小時平均算力更准確地反映礦工實際貢獻。
礦池算力與本地算力之間的差異,其實源於算力分配與計算方式的差異。礦池通過量化工作分配機制,確保公平的資源利用與收益分配。在這一過程中,本地算力僅作為參考值,而礦池算力則代表了礦工實際貢獻的工作量。這一機制類似於員工與企業間的合作關系,旨在激勵高效與公平。
通過礦池網站上的算力提交模塊,礦工可以直觀了解自己的實際工作量。成功提交的計算結果直接反映在礦池算力上,而被拒絕的結果則減少礦池算力。這一機制確保了礦工的勞動成果與收益直接掛鉤,公平地反映了實際貢獻。
影響礦池算力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超頻、網路延遲、軟體抽水、算力被竊取等。超頻過度可能導致計算穩定性下降,影響礦池接受份額。網路延遲則直接影響任務接收與結果提交的效率。軟體抽水現象則導致實際算力與顯示算力之間的偏差。此外,病毒木馬程序的侵入也可能是算力減少的原因之一。
對於礦工而言,了解本地算力與礦池算力之間的正常差異范圍至關重要。通常,5%至8%的差異被認為在合理范圍內。然而,這一范圍可能隨時間變化,礦池可能會根據自身運營情況調整標准。對於超出這一范圍的情況,礦工應檢查是否存在超頻過度、網路問題、軟體抽水或算力被竊取等問題。
綜上所述,理解本地算力與礦池算力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助於礦工准確評估設備性能,還能夠指導礦工在面臨差異時做出合理的判斷與調整。通過深入了解這一關系,礦工能夠更好地優化挖礦策略,提升挖礦效率與收益。
2. 礦機、礦池、礦場、雲算力之間有什麼關系他們之間是怎麼
礦池:作為區塊鏈網路的中介,負責接收與傳播新區塊信息。礦池本身不進行挖礦運算,而是將任務分發給連接的礦機,確保網路的高效運作與數據的安全。
礦機:由高性能計算設備如CPU、GPU、FPGA、ASIC組成,負責實際的挖礦計算。礦機從礦池獲取任務,並將完成的計算結果提交給礦池,礦池根據礦機貢獻的算力比例分配收益。
礦場:一個集合大量礦機的物理或虛擬空間。礦場可以是實體的礦場,集中部署大量礦機進行挖礦;也可以是大規模的雲算力服務,提供按需租用的算力資源。
礦機的使用方式多樣,用戶可以選擇自行購買礦機進行挖礦,或者採用更為靈活的雲挖礦模式,即租用雲算力進行挖礦。雲挖礦不僅簡化了硬體采購和維護過程,也降低了入門門檻,讓用戶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參與區塊鏈網路的挖礦活動。
3. 什麼是礦池
由於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斷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路上獲取到比特幣網路提供的區塊獎勵。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 Pool)。
由於單一礦機想挖到一個塊的幾率是非常小的,畢竟 10 分鍾挖到一個塊需要很大的算力,即使 有這么大算力有能力挖到,也存在很多的競爭對手。所以就變成了一個 0 和 1 的游戲。而礦池的 出現就是為了打破這種 0 和 1 的玩法。一個礦池的算力是很多礦工算力的集合,遠比單打獨斗機 會更大。礦池每挖到一個塊,便會根據你礦機的算力占礦池總算力的百分比,發相應的獎勵給到 個體,也不會存在不公平的情況。
4. 礦機、礦池、礦場、雲算力之間有什麼關系他們之間是怎麼
礦機、礦池、礦場、雲算力之間的關系及運作方式如下:
1. 礦機與礦池的關系: 礦機是執行挖礦運算的主體,它通過高性能計算設備完成挖礦任務。 礦池作為中介,將挖礦任務分發給連接的礦機,並收集礦機提交的計算結果。礦池確保網路的高效運作與數據的安全,同時根據礦機貢獻的算力比例分配收益。
2. 礦場與礦機、礦池的關系: 礦場是一個集合大量礦機的物理或虛擬空間,用於集中部署礦機進行挖礦。 在礦場中,礦機通過連接到礦池來獲取任務並提交計算結果。礦場提供了礦機運行所需的物理環境和管理服務。
3. 雲算力與礦機、礦池、礦場的關系: 雲算力是一種提供按需租用算力資源的服務,用戶無需自行購買和維護礦機,即可參與挖礦活動。 雲算力服務通常由大型礦場或專業服務商提供,他們將自身的算力資源分割成若干份,供用戶租用。 用戶租用雲算力後,實際上是通過服務商的礦機和礦池參與挖礦活動,根據租用的算力比例分配收益。
4. 他們之間的運作方式: 用戶可以選擇自行購買礦機並部署在礦場中,連接到礦池進行挖礦。 或者,用戶可以選擇租用雲算力服務,通過服務商的礦機和礦池參與挖礦活動。 在這兩種方式中,礦池都扮演著關鍵角色,負責任務的分發和收益的分配。而礦場和雲算力服務則為用戶提供了不同的挖礦硬體和管理解決方案。
5. 軟體運行正常沒算力
你指的應該是礦機一直顯示正常,就是沒有算力。
就是在礦池裡看不見拋物線,和數字變化,礦工管理也都顯示。重新啟動一下試試。
軟體挖礦過程中由於一般都是大量顯卡並聯進行數據處理,顯卡所在的工作環境會非常惡劣,環境溫度達到50度以上是經常的,而顯卡本身的運行溫度也是很高的。
6. 什麼是礦池
礦池是什麼?
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單台機器挖到塊的概率變得非常的低。這種現象的發展,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Pool)。
礦池存在意義為提升比特幣開采穩定性,使礦工收益趨於穩定。
礦池是如何運作?
礦池通過專用挖礦協議連接礦機,礦機通過機器內運行的挖礦軟體連接到礦池指定的域名和埠。礦機在挖礦時保持和礦池伺服器的連接,和其他礦機同步各自的工作,這樣礦池中的不同的礦機(對應不同的礦工)拿到不同的挖礦任務,之後分享收益。礦池每天按礦工貢獻支付收益到礦工的錢包地址,但因為支付有手續費,礦池都會設置最低起付金額,如果當日起付金額未達到礦池最低起付金額,礦池會將這部分金額累計,直到某天礦工待支付的收益大於礦池的最低起付金額。
圖為幣印礦池各幣種最低起付金額。
礦池將區塊難度任務(job)進行分割,發送給礦工不同難度的任務(job),每次計算完成之後,礦工便提交給礦池一個工作量(share)。當礦池驗證這些share沒有問題後,就會接收並統計數量。礦池在分配收益時,根據各個礦工提交的share,按佔比,來分配這些新幣。
礦池最大的優勢在於礦池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將分散在全球的礦工及礦場的算力進行聯結,一起挖礦。礦池負責將交易打包,接入進來的礦機負責競爭記賬權。理論上礦池的算力越大,越容易挖到塊,但僅從概率角度說,各個礦池和礦工享有同等的出塊概率。
礦池是一個全自動的開采平台,即礦機接入礦池——礦機提供算力——獲得收益。
礦池的幾種結算模式?
礦池將單位礦工算力進行整合,同時將挖礦的難度分成很多小任務發送給礦工,礦工根據任務進行計算,同時向礦池提交任務答案,也就是提交我們經常說的share(一個工作量)。結算收益時,就需要有一定的結算模式來分配挖礦收益。常用的模式包括PPS,PPLNS,PPS+,FPPS,SOLO等。其中部分結算模式中收益的分配會跟礦池的幸運值掛鉤。
幸運值指的就是礦池的運氣好壞,數值上等於實際出塊數量/理論出塊數量*100%。舉個例子,如果看到A礦池幸運值200%,意味著過去24小時理論上可挖n個塊,實際挖了2n個。
主要的分配模式:
PPS(Pay Per Share)
簡單來說,PPS就是打工模式,礦工把算力賣給了礦池去獲得固定收益,礦池自負盈虧,因為礦池承擔了一定風險,所以PPS模式礦池費率相對要高一些。
Share即提到的礦工提交給礦池的任務答案,PPS收益模式下根據礦工提交的任務量來計算。
舉個例子:礦工的算力為1T,整個礦池算力100T,全網總算力1000T,比特幣網路平均每10分鍾出一個塊,出塊獎勵為12.5個BTC,礦池佔全網總算力的十分之一,礦池收益期望值為1.25個BTC,礦工的算力占礦池算力的百分之一,無論礦池是否挖到區塊,礦工的收益都按照理論收益1.25個BTC的百分之一獲得。
PPLNS(Pay Per Last N Share)
簡單來說,PPLNS成功挖到區塊後,礦工根據自己貢獻的share數量來分配收益。這樣的結算方式和爆塊(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幸運值)就息息相關了,如果礦池一天挖出多個區塊,礦工收益會很高;如果礦池一天下來都沒有能夠挖到區塊,那麼礦工一天收益是0。
短期來看,PPLNS模式和礦池的幸運值關系很大,和PPS相比,PPLNS更接近一種組隊模式挖礦。需要注意的是,礦工加入到一個新的PPLNS礦池,這個時候會發現前面幾個小時的收益比較低,那是因為其他礦工在這個礦池裡已經貢獻了很多個share了,新加入的礦工的貢獻還很少,所以分紅時新加入礦工的收益都是比較低的。這是因為PPLNS具有一定的滯後慣性和周期性,新加入的礦工的挖礦收益會有一定的延遲。
PPS+ (Pay Per Share + Pay Per Last N Share)
是PPS和PPLNS兩種費率模式的結合,即對出塊獎勵按照PPS模式結算,而對礦工費/交易手續費按照PPLNS模式進行結算。也就是說,在這種模式下,礦工可在PPS收益模式的基礎上,額外獲得部分交易費的收益。
FPPS(Full Pay Per Share)
即完全PPS,對礦池理論出塊獎勵和過去一段時間理論礦工費/交易手續費均按照PPS進行結算。
7. 關於礦池你知道哪些自己挖or加入礦池揭秘礦池的利與弊!
關於礦池你知道哪些?自己挖or加入礦池?揭秘礦池的利與弊!礦池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開采所必須的基礎設施。
礦池,一般是對外開放的團隊開采伺服器,其存在意義為提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開採的穩定性,使礦工薪酬趨於穩定。隨著參與挖礦的人數越來越多,全網算力不斷上漲,挖礦難度也隨之增加。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很難再挖到比特幣,這時礦池應運而生。目前全球算力較大的礦池有魚池(F2Pool)、蟻池(AntPool)等。
比特幣礦池的運作原理
礦池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將分散在全球的礦工及礦場的算力進行聯結,一起挖礦。礦池負責信息打包,接入進來的礦場則負責競爭記賬權。由於集合了很多礦工的算力,礦池的算力佔比大,挖到比特幣的概率也更高。
具體來說,礦池會將所有接入的算力進行匯總,形成一個龐大的算力集合。當礦池挖到一個區塊時,會根據每個礦工貢獻的算力佔比來分配獎勵。這樣,即使是擁有較小算力的礦工也能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礦池是一個全自動的開采平台,即礦機接入礦池——提供算力——獲得收益。這一過程完全自動化,礦工只需將礦機接入礦池,設置好相關參數,即可開始挖礦並獲得收益。
自己挖與加入礦池的對比
礦池的利與弊
利:
弊:
綜上所述,礦池作為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開採的基礎設施,在提高挖礦效率、降低開采門檻和穩定礦工收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礦池也存在算力集中風險等問題,需要礦工在選擇礦池時謹慎考慮。對於大多數礦工來說,加入礦池仍然是一個相對較好的選擇,但需要注意選擇信譽良好、手續費合理的礦池。
8. 科普:礦機本地算力、15分鍾算力、24小時算力、拒絕率、延遲率
科普答案如下:
礦機本地算力: 顯卡礦機的本地算力與挖礦軟體後台數據一致,包含有效及無效算力。 ASIC礦機無本地算力展示,需通過批量管理工具或礦機後台查看。
15分鍾算力: 礦池接收有效算力,並展示前15分鍾的數據。 該數據用於判斷礦機的短時運行狀態,但並非算力達標的依據。
24小時算力: 24小時有效算力反映礦機的運行穩定性與狀態。 是評估礦機算力是否達標的主要依據。
拒絕率: 硬體錯誤或超頻過度可能導致計算結果被拒絕。 拒絕率表示被拒絕的計算結果所佔的比例,無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過優化降低。 主流幣種的拒絕率通常在1%以內,算力規模小、出塊速度快的幣種在特定情況下拒絕率可能較高。
延遲率: 延遲份額不計入收益計算。 網路狀態良好時延遲低,合理范圍約2%左右。 延遲率受網路狀態等多種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