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道力和時間怎麼求速度,大學物理
動量定理:若力f是時間t的函數,則左端為力對時間的積分,右端是動量變化。給出初速度就能求時刻t的速度。
⑵ 力與速度如何計算
1:利用F=ma計算加速度a,再用公式v^2-v0^2=2ax(其中v0為初速度,靜止開始則為0,x為位移)計算v。後邊的公式是個經常被忽略的公式,可以由v=v0+at及x=v0t+1/2at^2推得。
2:利用動能定理。計算合力做的功(注意要算所有力的合力做的功),這個值應等於物體動能變化量(1/2mv^2-1/2mv0^2)。然後解V。
⑶ 力與加速度的公式是什麼
力和加速度的公式:F合=ma。
勻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7、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相關信息:
加速度的物理意義:表示質點速度變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舉例:
假如兩輛汽車開始靜止,均勻地加速後,達到10m/s的速度,A車花了10s,而B車只用了5s。它們的速度都從0變為10m/s,速度改變了10m/s。
所以它們的速度變化量是一樣的。但是很明顯,B車變化得更快一些。我們用加速度來描述這個現象:B車的加速度(a=Δv/Δt,其中的Δv是速度變化量)>A車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