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地基持力層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在地基基礎設計時,直接承受基礎荷載的土層稱為持力層。在土力學計算中,持力層受到的壓力是持續減少的,到若干深度以後壓力就可以忽略不計,具體深度要經過計算才知道。承受壓力的這一部分叫做持力層,持力層以下的部分叫做下卧層。也就是說,根據承受荷載的不同,持力層和下卧層也是不同的。
確定方法
地勘部門的地質報告提供各層地基承載能力特徵值及建議,供結構師可以根據手上工程的荷載以及工程的使用功能、重要性等並綜合考慮技術、經濟、施工能力等確定。
⑵ 地基承載力釺探檢測如何做
每30cm的錘擊數*8-20。由計算結果來進行確定。
地基承載力=30CM的錘擊數減去8的差再乘以10。可以根據這個公式來大概確認一下地基承載力。
一般打入土30公分所得的錘擊數換算為:15錘=105kpa,20錘=145kpa,25錘=180kpa。不過這個換算公式只能適用於粘性土。
將標志刻度的標準直徑鋼釺,採用機械或人工的方式,使用標定重量的擊錘,垂直擊打進入地基土層;根據鋼釺進入待探測地基土層所需的擊錘數,探測土層內隱蔽構造情況或粗略估算土層的容許承載力。
(2)基礎工程持力層檢算擴展閱讀:
鋼釺應使用直徑為22~25mm的光圓鋼筋製成,釺尖要呈60°,鋼釺長度為2.0m,自下而上每隔30cm做一刻痕,現場上經常採用的每打一步用粉筆在鋼釺上畫一個標志的方法,應當說有兩個缺點,一是每次打釺前都要量劃,比較麻煩,二是由於釺孔很多,一旦量錯,不容易准確。
因此使用鋼鋸條在鋼釺上鋸一個小口作為深度標志是可行的,各段小口的方向可以各異,但不要鋸得太深,防止錘擊釺體時阻力過大,以小口標識作為每步打入地基深度的標志,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由於上述打釺工具以及使用穿心錘的重量誤差、人力操作的體力分配不勻,落距較難控制,真正使穿心錘完全自由落體不易做到,從而影響每一步的錘擊數,直接影響准確判斷地基土質分布情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很多地區打釺使用一種稱為輕便觸探器的打釺工具,其構造主要由尖錐頭、觸探桿、穿心錘三部分組成,所採用的穿心錘重10kg。輕便觸探器是一種現成的產品,使用時可直接購置。
⑶ 重力式橋墩應檢算的項目有哪些
1) 截面合力偏心距;
2) 截面強度(應力);
3) 墩身整體穩定性;
4) 墩頂彈性水平位移;
5) 配坦傾覆與滑動穩定;
6) 基底應力與偏心。
半溪河便橋基礎檢算;
一、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
1. 主力荷載
- 包括恆載、活載、沖擊力和離心力。由於橋墩為實心墩,可以不計沖擊力。
(1)豎向恆載
- 橋梁便梁採用56a型工字鋼,理論重量為106.2kg/m,計算得到G=95.75kN。
- 線路設備及人行道每米長度的重量為39.2kN,因此N1=456.39kN。
(2)豎向活載
- 活載豎向力R最大,水平力也可能最大,因此作用於基底豎向力N及力矩M最大。
- 橋墩最不利活載布置圖中,解得x=4.46m,計算得到R1和R2分別為613.28kN和432.6kN。
豎向活載N4: N4=R1+R2=1045.884kN。
2. 縱向附加力
- 制動力按豎向靜活載重量的10%計算。
- 二孔重載制動力H1: H1=169.28kN,但不大於125.64kN。
二、基礎檢算
1. 基礎本身強度檢算
- 基礎縱向、橫向的剛性角β≥45o,滿足要求。
2. 基底壓應力檢算
- 基底面積S=17.5m²,基底截面模量Wx-x=14.58m³。
- 計算得到基底最大壓應力σmax=266.427kPa,最小壓應力σmin=62.477kPa。
- 基底持力層地基容許承載力必須大於266.427kPa。
3. 墩頂位移檢算
- 由於橋梁為小跨度,墩身高度小於10m,不需檢算墩頂位移。
半溪河便橋工字鋼檢算
- 工字鋼(56a)計算模型考慮主要受力范圍為火車行車范圍。
- 每根橫樑上的均布荷載計算得到q=17.824kN/m。
- 簡支梁受力模型計算得到最大彎矩M=350.9kN·m,最大剪力Qmax=81.99kN。
- 剪應力τ=13.7MPa,小於容許抗剪強度85MPa,強度滿足要求。
- 跨中撓度f=7.9mm,小於撓度限值15.6mm,剛度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