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量化交易靠譜嗎,收益穩定嗎
量化是指以數學統計和數學建模為基礎,利用計算機技術,從海量的歷史和當前數據中,發掘出能夠大概率帶來超額收益的交易方式,避免人工交易過程中由於投資者情緒波動帶來的非理性決策導致的負面影響。一個合格的量化交易模型,必須基於有明確的經濟含義的趨勢判斷或者套利原理,進行進一步的系統化和程序化抽象,呈現出來的形式是一套邏輯完備的可執行的交易指令流程和邏輯控制方案。
什麼是策略?
策略,字面意義是指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簡單地講,就是一系列預設的行為模式,分別在不同的觸發條件會被啟用。
在證券交易中,策略是指當預先設定的事件或信號發生時,就採取相應的交易動作。
什麼是量化策略?
所謂量化,就是把行為模式中的事件或信號數字化,通過一套固定的邏輯來分析,而不是單憑人的感覺或直覺進行判斷和決策。
傳統的交易員通常是在看到某種圖形化的技術形態後,就執行一些特定的交易,如果能把圖形形態用一系列計算機程序能識別的數據來描述,讓程序自動判斷並決策是否要進行交易,並自動進行倉位的管理和風險控制動作,這樣也就變成了量化策略。
通常來講,一般所謂的量化策略是指整個交易過程完全實現為計算機程序,從數據接收、處理到交易執行都是由計算機程序自動完成。 為了開發這樣的量化策略,預先需要收集一定量的數據,並在其基礎上建立一套基於數字的處理決策模型,通常把這一過程叫做量化策略的研究;策略研究好後,就要實現它,讓它run起來。
用量化策略的方式來做投資到底靠譜嗎?
我們以一個量化平台的數據來看一下:
根據易寬量化平台發布的基於17年12月數字貨幣跑的一周策略(2017.12.11-17)回測數據來看:
「蓄勢待發」進場最早,然而過早的止盈導致之後反復開倉止損,對那一段行情不太適應,好在最後一段抓到略微挽回損失。
任何一個投資個體的判斷與決策過程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認知、情緒、意志等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而量化投資依靠計算機配置投資組合,克服了人性弱點,使投資決策更科學、更理性。
B. 10W現金如何理財,定存貨幣基金其他謝謝書
配置一、1萬元可以投入在寶類貨幣基金里,現在手機端支付方便,既可用做日常零用又還有日息,這是零錢也生息了,現在寶類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在各方圍攻之下慢慢下降了;
配置二、1萬元投資P2P類理財,要擦亮眼睛看中長期優質平台選兩三個左右,只要保持年化收益率在8%-15%之間就可以了,不要貪多,就怕你看中了他的高收益,他瞄準了你的本金,如今P2P跑路的例子太多不一一列舉了;
配置三、2萬元投入股市炒股。這個風險最大,風險就意味著收益,正所謂富貴險中求如果選擇得當,那投資回報日進斗金,我們就權當股票一年投資回報率為10%,當然2018年的股市普遍行情不好,連大基金公司都在虧,又更何況我們常人凡夫俗子單打獨鬥了,真是一片哀鴻遍野、坑中套牢呀。
配置四、2萬元可以去選擇基金定投,雖然基金種類有很多種,但投資界神人巴菲特都力薦普通上班入簇去買基金,可謂是躺著賺錢,比如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等等,如果搭配合理總體年化收益還是可以達在5-8%左右的,很簡單的事,買了基本不用管,定期收割就可以了。
配置五、4萬元選擇利萬理財,各種產品都有,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跟投策略,或者入伙發起等,風險保障還是很高的,配置得當的話年化收益一般在8-12%左右。
我們計算一下上面的五種資產組合配置情況下,一年賺取的實際收益是多少呢:
10000*3%+10000*10%+20000*8%+20000*10%+40000*12%=9700元,這樣平均下來年化收益率有9.7%呢,基本上可以達到10%的中高水平了!
以上組合也只是供大家參考借鑒,每個人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力都不一樣。無論是投資單種產品還是進行資產配置投資多種,收益率能達到8%—10%,就算是不錯的了。因為考慮到通脹的情況,跑贏通脹,年化收益至少要達到5%。所以,年化收益保持在5%—8%就算是一個正常的水準,8%—10%算是相當不錯了,超過10%,那就是非常好了。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您。
C. 虛擬貨幣有什麼風險
模型風險
虛擬貨幣並非真實貨幣,沒有中央銀行在背後進行總量控制和宏觀調控,其是否值錢完全看其供應量。例如,根據中本聰的演算法,最終比特幣的供應量是2100萬個,不會再增加。但如果其模型被發現存在缺陷,導致貨幣供應海量增加,當前的交易平台及投資者將血本無歸。
諸多演算法愛好者已經進行過反復推演,至今未發現存在模型缺陷。
風險可能性:1
風險影響程度:5
市場深度風險
當前虛擬貨幣的價值鏈上主要由礦工和交易者兩部分組成,貨幣供應量少、市場參與者少,相對於其他成熟市場,比特幣交易顯得不活躍且易受大資金出入影響產生暴漲暴跌。此外,市場深度風險還會衍生出市場操縱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平台風險
當前諸多的虛擬貨幣平台,基本都需要將資金存入該平台進行買入或賣出。有些平台為了吸引投資者的加入,往往會提供手續費免費的優惠條件。但有些免費的平台風險較大,如2013年10月,一家在香港注冊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以「遭黑客攻擊」為由,突然跑路,高管全部失蹤。其後估算,本次事件捲走了大約人民幣3000萬元。
應
對策略:1.投資者應在確定自己是否投資虛擬貨幣、具體投資哪種虛擬貨幣後,對於平台進行考察和甄別,不要受手續費高低的蠅頭小利影響,選擇有實力、聲譽
好的平台進行交易行為;2.投資者應關注自己所投資平台的各類消息,做好對其聲譽變化的觀測;3.監管機構應將對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納入監管范疇,要求其
繳納准備金及保證金,預防此類道德風險。
風險可能性:1
風險影響程度:4
流通風險
貨
幣的根本職能之一,便是能夠在商品流通過程中,不斷地當做購買手段,實現商品的價格。迄今為止,只有極少部分商家接受虛擬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進行流通。或可
言之,當下進行虛擬貨幣投資的參與者,相當一部分是以博取差價為目的,而只有一小部分是懷著將其視為未來的貨幣來進行提前貯藏的目的。
應對策略:虛擬貨幣的現有參與者應積極向政府和民眾推薦這一品類,增加市場上願意接受虛擬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商家。
風險可能性:4
風險影響程度:3
法律主體風險
2013
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其聲稱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
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美國國稅局發布的2014年第21號通告稱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將被視作財產而不
是一種貨幣。總而言之,虛擬貨幣的法律主體地位確立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應對策略:虛擬貨幣的現有參與者應積極向政府和監管當局施加影響,早日確立虛擬貨幣的法律主體地位。
風險可能性:5
風險影響程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