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區塊鏈 > 十三五規劃區塊鏈

十三五規劃區塊鏈

發布時間:2025-08-28 01:53:31

區塊鏈是什麼傳銷

區塊鏈是不是傳銷?

近期,一張中國大媽在區塊鏈大會現場擺pose的照片在朋友圈裡走紅,網友們紛紛評論:大媽們已經被區塊鏈盯上。而今年以來,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金融的旗號進行傳銷活動,成為傳銷的最新變種之一。近期,西安市就破獲了一起區塊鏈傳銷案件。

半個月吸金8600萬

「2018年什麼項目穩定,什麼項目有前景,什麼項目值得投資!大唐幣你知道嗎?大唐幣持幣生息、儲量增值、復利倍增(日結),持幣量100枚至499枚,每天生1%。,持幣量500枚至999枚,每天生1.5%。……持幣量達到10000枚以上,每天生3%。」。這是一家發行虛擬貨幣的企業,打著普及區塊鏈金融知識的旗號,在網上發布的帖子。

發帖者稱,若網友花3000元買進1000個幣,每天就能新增兩個大唐幣,且幣值只漲不跌,「假如持有45天掛牌上市,全部賣出,新增幣90個,總共持有1090個幣。如果幣值每天平均上漲0.5元,賣出價25.5元。全部賣出,扣除10%手續費後可得到25015.5元」。也就是說,投資者若投入3000元,45天即1個半月後就能賺22000元,以此計算,一個半月收益率可達到733%。

上述看似暴利的投資行為,其實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騙局。

「目前已經查明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據西安警方透露,根據前期線索,犯罪嫌疑人鄭某為牟取非法利益,打著「區塊鏈」概念,與網路平台管理員張某、李某、營銷副總勾某等9人,於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路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DBTC)網路平台銷售虛擬的大唐幣。

據西安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偽稱自己是具有外資背景的「高科技跨國企業」,為了讓普通投資者相信,該團伙還花3萬元請外籍男子做旗下公司的董事長,將自己打造成具有外資背景的「高科技跨國企業」以擴大影響。

隨後,套用最新的「區塊鏈」概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DBTC)網路平台銷售虛擬貨幣,並自行操控虛擬貨幣的價格漲幅。設置「持幣生息獎」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實施28級分代管理,設置「分享收益獎」進行獎勵;對10個層級148人組成的營銷團隊設置「團隊業績獎「,根據營銷團隊業績進行獎勵。

與以往的傳銷組織不同,該組織沒有選擇隱匿在小區避人耳目,而是將辦公地點設在豪華、氣派的寫字樓內,並且在網上音頻平台持續做宣傳。這一組織還先後去國內外多地召開虛擬貨幣的推介會,推介虛擬貨幣時,其號稱會員只要投入300萬元,每天可生利8萬元,一個月就可以獲利200多萬元。而會員在平台注冊後,會員之間進行交割,平台不退幣,也不返現。

4月15日,西安市公安局在陝西西安、浙江寧波等地集中收網,將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查獲,涉案金額高達8600餘萬元。

偽區塊鏈盯上中國大媽

西安東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殷高峰稱,近年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比特幣造就了一批挖礦者的財富神話。在這種示範作用的帶動下,各種虛擬貨幣應運而生,魚龍混雜,其中有不少是騙局。搞虛擬貨幣的騙子,打著「虛擬貨幣」、「區塊鏈」等名義開展傳銷騙局,主要是抓住了普通投資者不懂虛擬貨幣、區塊鏈,卻又希望趕上虛擬貨幣投資熱潮的心理。其騙局往往設置復雜,投資者很容易上當。而且,在上當後其投資很難收回。??近幾年,虛擬貨幣傳銷已經盯上中國大媽,她們是最常見的受害者。2016年11月,廣東警方破獲了「恆星幣」非法傳銷案。該組織團伙以發展人員數量為條件提成返利,引誘會員通過「恆星幣」繼續層層發展他人參與。4個月就吸收全國31個省(區、市)16萬余名會員,涉案金額近兩億元。

2017年9月,海南海口警方破獲了「亞歐幣」傳銷案,短短一年時間,亞歐幣騙局就吸引了4萬多名參與者,吸收資金40多億元。

審計專家指出,虛擬貨幣有幾個顯著特點:一是構造虛擬貨幣,涉眾詐騙特徵明顯。審計抽查60家平台發現,實際全部不具備其宣稱的技術和任何貨幣功能,所謂的「幣值」均由平台自行隨意操控;二是通過編造故事、設計模式吸引投資者眼球。三是兼具多種違法犯罪特徵。

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錦園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張陽秋說,前述案中非法組織傳銷的特徵非常明顯,首先是讓會員繳納一定的費用,此案中是把傳銷變形為購買虛擬貨幣,且他們的分層級在三級以上,達到了10個層級。虛擬貨幣在網路上進行銷售,使傳銷變得更有隱蔽性,因此波及面更廣。

張陽秋說,虛擬貨幣作為一種新興事物,目前常被用於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其通常集中控制少數個人或公司賬戶吸納、轉移資金,又通過互聯網媒介建立傳銷網路擴大集資規模,而普通的投資者很難看清其背後的運作規律。她提醒,各種虛擬貨幣平台普遍宣傳「區塊鏈」、「去中心化」等技術,有的還以國際組織、跨國金融集團命名,極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資,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資領域。

內容來源?新華網

區塊鏈成傳銷新騙術,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前段時間,一張中國大媽現身區塊鏈大會現場的照片在網上走紅,一時之間引發了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大媽們已經被區塊鏈盯上。」事實上,從幾年前開始,當區塊鏈的概念出來的時候,就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的名義進行傳銷活動,成為傳銷的最新變種之一。事實上,對著區塊鏈的發展,各種虛擬貨幣也是應運而生,其中大多數都是騙局,騙子打著「虛擬貨幣」、「區塊鏈」的名義,開展騙局,這主要就是利用投資者不懂虛擬貨幣、區塊鏈,卻又想要趕上虛擬貨幣投資熱潮的心理。這種騙局看似復雜,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但是一旦上當之後,投資也是很難收回來的。

那麼,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從區塊鏈的網路定義上看,區塊鏈就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它也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其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也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最近幾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在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中國的區塊鏈技術也發展迅速,政府也針對區塊鏈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事實上,政府對區塊鏈技術也是非常重視的,它也被視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在2016年12月的時候,國務院就印發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其中就有區塊鏈技術。在2017年的時候,國務院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在這個文件中,政府鼓勵開源代碼開發個性化軟體,開展基於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試點應用。到了2018年的時候,工信部信息中心正式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事實上,這也是中國第一份官方發布的區塊鏈產業白皮書,可見政府對區塊鏈技術還是非常重視的。

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其實並不是騙局,而是被騙子利用了,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欺騙投資者。

區塊鏈到底是不是傳銷區塊鏈是變相傳銷嗎

區塊鏈是新技術並不是變相傳銷,只是由許多傳銷組織聲稱為「區塊鏈」,實際上並未有任何技術,只是打著「區塊鏈」的名頭行傳銷之實罷了,國家已經多次發布公告打擊此種傳銷行為。以下為新華網報道區塊鏈傳銷:

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亦存在安全性風險,火爆背後有「別有用心」的誇大造勢。只有去除華而不實,區塊鏈才能回歸真正的應用價值。

投資8萬元,三個月後變80萬元?深圳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在區塊鏈概念、10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騙下,數千名投資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額高達3.07億元。在區塊鏈的「神秘面紗」下,不法分子借機動起了歪腦筋,區塊鏈淪為詐騙、傳銷等經濟犯罪的「招牌」。

為何區塊鏈屢屢被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歪用」?除了「不明就裡」,區塊鏈技術本身「功用」如何?今年以來,隨著監管力度加大,炒幣風氣的降溫給區塊鏈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區塊鏈商業「應用」落地情況如何?《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當交易平台承諾的三個月「資金釋放期」屆滿而工作人員卻開始在QQ群「踢人」的時候,家住深圳市寶安區的唐海燕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學的介紹下,投資8萬元買了一種名為「普銀幣」的虛擬貨幣。「對方說這個貨幣是當下最先進的區塊鏈技術,有藏茶作為抵押物,還給我看了『技術白皮書』,我也不懂區塊鏈,就沒仔細看。」

雖然對於區塊鏈、虛擬貨幣都不了解,但高額的投資收益令唐海燕充滿了期待。她告訴記者,發行「普銀幣」的公司會定期對該虛擬貨幣按1比10的比例進行拆分,這意味著,每次拆分就會使投資者手中「普銀幣」的價值擴大10倍。只要經過一次拆分,她投資的8萬元,就相當於買到了價值80萬元的「普銀幣」,在交易平台上賣出即可獲得巨額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規則,剛購買的「普銀幣」不能馬上交易,必須在平台上凍結三個月之後才能迎來「釋放期」。然而,當三個月時間過去之後,唐海燕不僅沒有等到翻倍的資產,凍結在平台上的8萬元也無法用於交易了。

「其他投資者開始在QQ群里質疑這項投資的真實性,結果公司工作人員竟然把這些投資者一個一個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她說。

事實也證明了唐海燕的直覺。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偵破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詐騙資金高達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唐海燕是數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調查發現,該公司宣稱,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台「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實際上,其買賣價格的變動是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幕後操作,並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讓投資者嘗到一些甜頭。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最終導致投資人手中的「普銀幣」毫無價值。

2018年以來,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從事詐騙、傳銷,已經成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套路」。2018年4月,濟南警方端掉了一個打著「西部開發」「國家扶貧」「原始股」「區塊鏈」「電子商務」為幌子的傳銷團伙,抓獲主要嫌疑人十餘人,凍結涉案賬戶百餘個,查獲涉案資金3億余元。

濟南警方介紹,惠樂益電子商務公司以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為由,在網路上設計了假的虛擬盤,並發布所謂的「寶幣」「貴幣」等多種虛擬貨幣。

他們先是以贈送為幌子,向新加入的傳銷人員贈送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每枚價格在幾十元,然後通過人為操縱將虛擬幣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幾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員加入,最後再通過所謂虛擬幣「貶值」的周期波動進行「割韭菜」,周而復始,最終達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當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獲了一起打著區塊鏈旗號的特大網路傳銷案。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鄭某出高薪組織網路平台管理員張某、李某等9人,自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路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網路平台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操縱升值幅度;

同時在國內外多個城市召開推介會,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設置28級分管代理,僅僅18天,該團伙就共發展注冊會員13000餘人,目前已經查明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發布的《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稱,近段時間以來,各類境外資金盤、虛擬幣、ICO(區塊鏈項目首次公開發行代幣融資)項目層出不窮,其中隱藏了非法發行、項目不實、跨境洗錢、詐騙、傳銷等諸多風險,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盤、跑路或者失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損失難以追回。比如百川幣、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等。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廣東、山東、上海等地采訪了解到,大多數人知道區塊鏈概念很火,但是「不明就裡」,對於區塊鏈的具體功能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用來「投資理財」「買賣貨幣」的,也有人認為是「和蒸汽機同等量級的重大發明」,一些創業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致富機會」。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於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才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渾水摸魚誤導廣大投資者。

其一,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截至去年底,國內ICO參與人數和交易總量已實現翻倍增長,大量數字貨幣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將更多普通百姓捲入高風險投資。

許多行業自媒體、名嘴大咖與發行方、數字交易所等結成利益同盟,為「空氣幣」項目站台背書、製造輿論。去年12月,人民銀行等九部門將ICO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采訪中,不少人對本刊記者表示,代幣的存在為區塊鏈技術發展構建了一套權益機制,這套機制對激勵區塊鏈應用繁榮是不可或缺的。「過去5年的市場實踐證明,沒有權益機制的區塊鏈應用,就像沒有連上互聯網的電腦、沒有貨幣的市場經濟,應用場景和發展速度都大打折扣。」上海的一位投資人說。

實際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代幣僅僅是最早驗證區塊鏈技術的一種產品,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而且代幣的存在已對區塊鏈的發展產生顯而易見的負面作用。

目前,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思考,區塊鏈的發展是否一定要依靠發行代幣來實現激勵。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告訴本刊記者,所謂激勵機制僅僅是項目方為自己發代幣找的理論依據而已。

其二,區塊鏈並非萬能,安全性存在風險。區塊鏈通常被認為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數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第二,交易全過程可溯源,可實現責任精準追蹤;第三,區塊鏈內嵌的智能合約可以基於契約自動執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違約風險。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在金融、物流、貿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事實上,區塊鏈並非萬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認為,根據其密碼學的特性,在區塊鏈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論上需要掌控超過51%的節點才能實現。當區塊鏈中的節點足夠多時,這種大眾廣泛參與的信任創設機制就難於篡改。

然而在現實中,數字貨幣交易所頻頻被攻擊甚至失竊。2018年6月20日,韓國Bithumb交易所在官網發布公告稱,交易所遭受黑客攻擊,被盜走價值350億韓元、約合32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黑客」的季昕華說,區塊鏈會不斷面對攻擊,數據上傳到鏈的過程容易發生信息泄露。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量子計算的超強運算能力一旦實現,也將對區塊鏈產生直接沖擊。

其三,區塊鏈火爆程度並不完全真實。數據顯示,自2017年底到2018年初超過300家主要關注ICO項目的自媒體出現,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現象。

(1)十三五規劃區塊鏈擴展閱讀:

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提醒廣大公眾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原文如下:

《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網路化、跨境化明顯。依託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式控制制實施違法活動。

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二、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㈡ 區塊鏈技術在去年發展狀況如何

在中國,區塊鏈技術已經被列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國內區塊鏈創業勢頭如火如荼,生態建設日漸齊全。有人說,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又一次社會性的工業革命。因為它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將整體改變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重慶金窩窩網路科技集團高瞻遠矚地將企業未來的發展重點放在區塊鏈的研發和商業應用上。

㈢ 區域鏈會是一片多方布局的「新大陸」嗎

每一個新事物都彷彿一片「新大陸」,蘊藏機遇。盡管區塊鏈發展還處初期,但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政府還是市場,都已動作頻頻。

投資未來一直是國內大型互聯網企業的一致特徵。在區塊鏈方面,騰訊已在供應鏈金融、數字資產保護等領域進行探索;阿里巴巴、京東聚焦於透明供應鏈體系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本身並不神秘,只有真正在產業場景落地才能體現價值。決定區塊鏈未來的重要因素是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程度,看其究竟能對產業誠信發展環境有多大改善,為實體經濟解決什麼問題。」於佳寧說。

㈣ 區塊鏈的前景如何,通證經濟和分經濟結合會怎麼樣,鏈人的模式會長久嗎

區塊鏈產業呈現高速發展 助力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捲全球,大數據、雲計算、 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涌現,數字經濟正深刻的改
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成為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區塊鏈作為 一項顛覆性技術,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有望成
為全球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策源地」,推動「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 聯網」變遷。

我國《「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把區塊鏈作為一項重 點前沿技術,明確提出需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
以實現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 區塊鏈產業初步形成,開始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版權交
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快速應用,有望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 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截至2018年6月,中國的區塊鏈相關業務在政府、企業、資本的多方推動下已經初步形成規模,並且在專利數量、融資環境、政策扶持、應用落地等方面均處於世界前列。

產業呈現高速發展,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有406個與區塊鏈相關的專利申請,其中225項來自中國。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數量已達456家。區塊鏈產業初步形成規模,從上游的硬體製造、平台服務、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行業投資、媒體宣傳、人才服務等產業鏈環節已基本完備。

從中國區塊鏈產業的新成立公司數量變化來看,2014年該領域的公司數量開始增多,到2016年新成立公司數量顯著提高,超過1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2017年是近幾年的區塊鏈創業高峰期,由於區塊鏈概念的快速普及,以及技術的逐步成熟,很多創業者湧入這個領域,新成立公司數量達到178家。

從設備製造到產業應用,區塊鏈產業鏈條脈絡逐漸明晰

從區塊鏈產業細分領域新成立公司分布狀況來看,截至2018年3月底,區塊鏈領域的行業應用類公司數量最多,其中為金融行業應用服務的公司數量達到86家,為實體經濟應用服務公司數量達到109家。此外,區塊鏈解決方案、底層平台、區塊鏈媒體及社區領域的相關公司數量均在40家以上。

從區塊鏈產業細分領域投資事件分布狀況來看,行業應用服務相關的公司獲投事件數最多,總共達到了113起,可見投資人對於有具體的應用場景,能夠實際落地的項目越來越看重。底層平台領域的獲投事件數為42起,區塊鏈媒體及社區領域的獲投事件數也達到了28起。區塊鏈領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和資本入場,成為創新創業的新高地。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的加速落地,產業規模將不斷增加,該領域未來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互聯網巨頭湧入快速推動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

區塊鏈技術不僅受到了創業企業的青睞,也受到了互聯網巨頭企 業的廣泛關注,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拓展區塊鏈業務,快速推動我國
區塊鏈產業發展。目前,騰訊、阿里巴巴、網路、京東等互聯網行業巨頭紛紛加入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場景應用中來。

地域分布相對集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從中國區塊鏈公司的地域分布狀況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浙江依然是區塊鏈創業的集中地,四地合計佔比超80%。其中,北京以175家公司、佔比38%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上海以95家公司,佔比21%位居第二;廣東省以71家公司、佔比16%位居第三;浙江省以36家公司、佔比8%位居第四。除此以外,中國區塊鏈創業活躍度前十名的省份還包括江蘇、四川、福建、湖北、重慶、貴州。

區塊鏈應用呈現多元化,從金融延伸到實體領域

區塊鏈技術具備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非常符合讓整個金融系統業務需求,因此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貸融資、金融交易、證券、保險、租賃等細分領域落地應用。例如,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合作推出首個國內信用證區塊鏈應用,中國平安的資產交易、徵信兩大應用場景都已上線,招商銀行落地了國內首個區塊鏈跨境支付應用,微眾銀行通過基於區塊鏈的機構間對賬平台把對賬時間從T+1日縮短至T+0,實現了日准實時對賬。

隨著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逐步成熟,產業應用的實際效果愈發顯
現,區塊鏈的應用已從金融領域延伸到實體領域,電子信息存證、版權管理和交易、產品溯源、數字資產交易、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區塊鏈技術開始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產業區塊鏈」項目,迎來產業區塊鏈「百花齊放」的大時代。

實現「協作環節信息化」,助力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

從目前實際的落地案例看,產業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要實事求是地為產業解決一些「小問題」,著力於提升產業協作環節的信息化水平,具體可從「降成本」和「提效率」兩個方面推動傳統產業的發展。

用區塊鏈的方式實現信息共享,除了成本低,效率高之外,還可以實現「信任傳遞」或「信任外溢」,基於區塊鏈技術,由於上鏈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交易雙方共同驗證一筆交易之後,也可以讓第三方信任這個信息,這實際上就使得這種可信的狀態可以傳導到第三方,進而實現數據的資產化。此外讓機構從「黑盒」狀態轉為「白盒」狀態,也就是機構運作機制透明化,使得自證清白變得非常容易,極大地降低多主體之間的互信成本。

進而,區塊鏈將發揮「提高產業鏈協同效率」的作用。提升產業協同水平是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在很多產業,產業鏈協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國際貿易領域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技術濫用導致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可忽視

盡管區塊鏈技術的正向價值逐步顯現,但是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然伴隨出現了一系列不可忽視的風險。一方面是合規性風險,在區塊鏈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它本身具有傳遞價值的屬性,因此引來了一些不是專注於技術應用,而是熱衷於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甚至是欺詐的行為。

產業政策體系逐步構建,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區塊鏈技術已經上升到國家科技戰略層面。2016年12月,《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中首次提及區塊鏈,並將其與量子通信、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大數據認知分析、無人駕駛交通工具等技術一起作為重點前沿技術,明確提出需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以實現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其次,相關行業、國家和國際標准也在加速制定,解決區塊鏈的關鍵技術標准問題,促進區塊鏈產業生態化發展。為把握區塊鏈產業發展機遇,搶占區塊鏈產業發展制高點,各地政府及時出台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讓區塊鏈產業迎來了一次新的爆發。

目前,各地政府積極從產業高度來定位區塊鏈技術,把握技術升級帶來的產業升級新機遇。例如,2018年3月河北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培育發展區塊鏈等未來產業,打造世界級高端高新產業集群。

積極加強行業監管,有力防範金融風險

根據黨的十九大的總體部署,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是未來中國三年的經濟工作重點之一,而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關鍵則是防控金融風險。因此,我國也積極加強行業監管,防範區塊鏈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的穩定和安全,促進區塊鏈產業規范健康發展,以更好地發揮區塊鏈「價值互聯網」的積極作用。

區塊鏈是一項前沿技術,技術造成的新監管挑戰也在要求監管技術的持續進步。金融科技細分領域的「Reg-Tech」(監管科技)。就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的新技術,來解決監管合規問題,減少合規費用。區塊鏈備案平台、基於區塊鏈的監管體系等都屬於Reg-Tech領域。國內已經出現從事監管科技的公司,他們主要為政府和各大銀行等金融監管機構提供監管科技解決方案。金丘科技、眾享比特等公司專門推出基於區塊鏈的監管體系。

㈤ 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區塊鏈備案政策參考

區塊鏈備案,即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是區塊鏈企業所需的重要資質。主要涉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NFT、元宇宙、數字藏品等領域。依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信息服務平台如網站需進行網上備案。《管理規定》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對區塊鏈信息服務正式監管。提供服務的主體需在提供服務後1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完成備案。這包括填寫服務提供者信息、服務類別、服務形式、應用領域、伺服器地址等。基於區塊鏈技術的NFT平台、數字藏品、元宇宙、Baas等均需參與備案。



區塊鏈備案政策歷史回顧:

- 2016年: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信息規劃》,首次將區塊鏈納入國家信息化規劃,定位為戰略性前沿技術。

- 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將區塊鏈定義為國家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 2021年12月:國務院關於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區塊鏈納入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迎來全面發展。

- 2022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Web3.0、NFT、元宇宙等新產業新模式,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構建區塊鏈發展生態。

- 2022年10月:《發行 NFT 數字藏品合規操作指引》2022 版發布,詳細闡述NFT平台所需資質與備案內容。

- 2022年12月: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印發《浙江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目標至2025年元宇宙產業鏈體系形成,產業規模超2000億。

- 2022年12月:中國信通院發布《區塊鏈白皮書(2022年)》,指出區塊鏈應用路徑日益清晰,形成實體經濟數字化應用及數字原生應用兩大模式。



綜上,區塊鏈備案是合規運營的關鍵步驟,政策層面持續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與支持。

㈥ 目前國內有哪些比較靠譜的區塊鏈公司

區塊鏈技術作為「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重點項目,近年來在中國獲得了快速發展。它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無人駕駛等技術齊名,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政府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為中國的區塊鏈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有望引領全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目前,國內的區塊鏈公司數量正在迅速增長。其中,快上線公司憑借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創新性的產品,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已經獨立開發了超過100款互聯網金融產品。依託其在區塊鏈領域的深厚積累,快上線能夠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作為一家專注於區塊鏈技術開發的平台,快上線致力於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和產品的研發。該公司提供從調研咨詢、項目啟動到系統上線及後期維護升級的全方位服務。快上線的個性化解決方案覆蓋了整個區塊鏈項目生命周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區塊鏈技術支持。

快上線公司的成功不僅僅在於技術的創新,更在於其對市場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響應。憑借多年在區塊鏈領域的積累,該公司能夠准確把握市場趨勢,為客戶提供創新性的建議和方案。其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豐富的項目經驗,使得快上線在區塊鏈領域具備了顯著的競爭優勢。

面對未來,快上線將繼續深耕區塊鏈領域,不斷探索技術創新,為推動中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快上線將繼續引領行業的發展趨勢,成為區塊鏈技術領域的佼佼者。

閱讀全文

與十三五規劃區塊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redits區塊鏈 瀏覽:257
蘋果數字貨幣 瀏覽:384
貨幣數字開源代碼 瀏覽:571
十三五規劃區塊鏈 瀏覽:794
微信群裡面談論的數字貨幣 瀏覽:511
lun區塊鏈瀏覽器 瀏覽:922
各個平台數字貨幣價格不一樣 瀏覽:568
區塊鏈銀行檔案 瀏覽:181
在以太坊上發行自己的代幣 瀏覽:463
etc虛擬貨幣注冊 瀏覽:64
龍愛數字貨幣龍幣 瀏覽:564
虛擬游戲貨幣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138
區塊鏈法律規制 瀏覽:465
數字貨幣如何產生 瀏覽:257
以太坊錢包私鑰用不用記 瀏覽:570
國內區塊鏈課程 瀏覽:505
以太坊礦機可組裝不同顯卡嗎 瀏覽:179
以太坊的環境 瀏覽:460
1070ti和1660super算力對比 瀏覽:942
虛擬貨幣的token名是什麼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