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Gate推出代幣優選平台Startup並首發上線CNNS–不是幣世界
Gate已經公告正式推出1E0平台 Startup,並首發上線CNNS,這是這兩天大家討論的熱點,相關解讀文章很多,我就試著從一些邊角料下手,談一些自己的觀點吧。
1
重點,敲黑板:CNNS不是幣世界,雖然幣世界積分能夠1比1兌換CNNS。
雙方目前是戰略合作關系,幣世界可以看作是CNNS全球戰略合作夥伴中,在信息終端布局的一個分支。一個分支。一個分支。
CNNS,即全球資產價值交換網路Crypto Neo-value Neural ,其方向是構建基於區塊鏈的信息和價值交換全球生態圈,為用戶發掘、投資和交換數字資產服務。
價值交換這個方向大家要重點關注。
2
CNNS是 Gate 繼發行平台幣GT,宣布推出優選平台Startup,之後的首期上線項目。
優選平台的首期項目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交易所能力和形象,首期項目的選擇及上線交易後的表現對售賣平台未來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以幣安和火幣為例,其首期推出的項目在開盤之後都暴漲10倍以上,最高的的火幣Top開盤更是暴漲27.7倍。
所以,CNNS本次認購值得關注,CNNS上線交易後的表現值得期待。
3
CNNS項目基本信息:
代幣符號:CNNS
代幣總量:100億
上線交易所流通量:13%
私募價格:1 CNNS=0.0150 USDT
Startup釋放比例:6%(6億),其中以USDT計價數量1.5億枚CNNS,以GT計價數量4.5億枚CNNS
Startup首發價格:以usdt價格計,1 CNNS=0.006 USDT,以GT計價 1 CNNS=0.01GT(因GT尚未上線交易, 暫定價格為 1GT = 0.60USDT)
代幣分配比例及釋放規則:
Startup 6%:無鎖定,表示我們申購成功,即可上線交易。
私募 14%:上交易所3個月後開始解鎖,每天解鎖私募總額的0.3%,333天解鎖完畢。
基金會運作 20%:不設鎖定期,用於早期運營,上交易所後每年解鎖該部分剩餘的10%
團隊激勵 10%:上交易所後每年解鎖2%,5年解鎖完畢
生態建設 50%:5%不設鎖定期,用於早期建設,上交易所後每年解鎖該部分剩餘的10%
大家重點關注一下思慕價格及解鎖期限,可以看到私募佔比較高,占總發行量的14%,且有明確的解鎖期限。私募價格0.015USDT相對於IEO價格0.006USDT要高出1.5倍,所以,CNNS後市具有一定想像空間。
大家可能會說破發的情況,我覺得在如今的市場情況下,開盤破發很難了,大家現在開始要走出熊市思維,多一點積極的心態。
另外包括基金會,團隊激勵,生態建設等方面的代幣用途都有相應的鎖定期,所以來自於項目方的拋盤壓力不大。
另外,Gate在代幣售賣階段給自己的GT初始定價為 0.6USDT,按照Gate第三階段點卡售賣計劃,一個GT價格至少要在2USDT至5USDT之間,所以GT上線交易後還會有按GT市場價補差價的措施跟進。
4
認購時間:4月22日 12:00-14:00 時段,兩小時內有效下單同等對待。同樣是陽光普照,少是少點,總比搶不到要強。
認購額度,同時統計兩個幣種下單,支持USDT或GT認購,每個賬戶認購最不低於20,000 CNNS,不超過500,000 CNNS 。
另外,記得下單後到16點之前,務必保證現貨交易賬戶中有不低於認購金額的足夠金額,即你認購了多少,就要至少保留相對應的資金,否則將成為無效訂單。
再就是對於國內用戶的問題能否參與的問題,大家不用擔心,具體的到時候看吧。
本文這是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貳』 區塊鏈盈利方式
來自區視網分享:區視網
區塊鏈到底如何盈利:
1、打造區塊鏈生態圈
初創企業為什麼紛紛投身於區塊鏈公鏈項目?因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任何企業都有機會藉助自己的理念、運營打造一個顛覆現有格局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將以生態圈所有者指定的貨幣進行流通。
由於初創企業自身持有一定貨幣,預留一部分貨幣供企業挖掘而貨幣總量一定,生態圈流動速度越快,對貨幣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較多的交易追逐較少的貨幣,貨幣必然會升值,但這樣的想法建立在該貨幣是不可替代品的情況下。
現在不少研究小組正在開發跨鏈技術,將不同領域的區塊鏈連接在一起,最終達到貨幣流和數據流的自由流通,最終去交易所。
在這種情況下,某一鏈條貨幣不足對生態圈造成的影響,可能並非古典貨幣理論介紹的那麼簡單,貨幣價格很有可能不會遵循簡單的供需關系。設計者需要從宏觀經濟角度考慮這個問題。
這也是區塊鏈項目最吸引人的地方:每個人都有可能在這一新的領域中建立新的規則,成為qu中心化系統的管理者。屆時,區塊鏈的擁有者將擁有控制整個領域經濟的能力——拋售或吸入數字貨幣都將對行業造成巨大影響。
2、為企業提供服務
為企業提供服務是區塊鏈項目現階段主要的盈利模式,雲儲存安全懷疑者很有可能轉向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服務提供商,以尋求數據最大程度的安全。
例如,一家運營數據共享平台的區塊鏈初創公司,它的主要業務就包括為客戶提供數據儲存和數據交易服務,從而收取服務費和手續費。
國內經營此類業務的創業公司非常多,如雲巢智聯、邊界智能、魔鏈科技等。各個公司都擁有卓越的技術,但要盈利,也許還得在運營上下功夫。
如今,騰訊雲的TBaas加入此領域,並能提供涵蓋金融、供應鏈、物聯網、醫療等多個領域服務,想必未來客戶的爭奪與拓展將變得更加艱難。
3、智能合約參與利潤製作
智能合約好比一份可以自動執行的合同,由機器代替人來判斷合同的有效性,並強制執行。它的實質還是一段代碼,但區塊鏈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保證這段代碼在非信任機制下自動運行。區塊鏈是智能合約運行的前提條件。
在實際情況下,通過智能合約進行利潤製造的機會非常廣泛,智能合約可以以非黑箱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在程序的運行過程中,智能合約執行了審計、分類信息等操作,排除了中間商的干擾,且記錄不會人為損壞,也不會發生時間太長導致文件上的字體模糊不清的情況。
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智能合約的運營者自身成為了中間商,通過智能合約自動收付審計費用。這種特殊的中介服務為客戶節省了大量成本,其實質是通過提升效率實現的。
4、特殊服務驅動系統運行
不少企業在打造區塊鏈社區時擁有自己的專屬領域。以遺傳學家Church領導的Nebula Genomics項目為例,消費者在享受Nebula提供的基因測序服務後,並不能以法幣的形式付款,而必須將法幣兌換成Nebula發行的Token。
隨著更多的人將法幣換成這種Token,Nebula便成功打造出一個以基因數據為核心的區塊鏈平台,在那之後,它將更好的開展精準醫療服務。
總的來說,這種模式以實際技術為依託,在項目開端以線下服務盈利,並在盈利過程中將收入中的法幣轉化為Token。隨著項目的進行,該平台能藉助開端模式獲得的數據,開展更多精準醫療服務,其盈利方式也變得多元化,但整個過程不會脫離實體。
在整個企業運營過程中,Token的作用以激勵為主,代幣升值並非遺傳學家應該考慮的問題。
5、毀譽參半——項目1CO
1CO的原本目的是通過預售服務在市場上眾籌。2013年,早期的1CO公司出現在金融領域,隨後迅速引爆整個數字貨幣市場,投機潮由此興起。
但這一風波來得快,去得也快,僅在2013年-2014年間就有眾多項目死在了炒作中,或直接被判定為騙局。
根據Engadget數據現實,2017年,902個基於眾籌的數字貨幣中,45.6%已經失敗。
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倖存者。這些企業(也包括打造生態圈的企業)非常重視Token的作用,代幣升值將作為盈利的一部分計算估值。
這並非空手套白狼,實質上類似於一家企業同時運行金融資產(Token)和經營資產(服務),以管理經營資產來促使金融資產盈利。不過,若是「金融資產」佔比過大,風險也就不請自來了。
6、巨頭湧入
共享經濟的基礎是通過實時監控可用資源和相應需求並作出調整,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對於Airbnb這樣的獨角獸而言,他們已經有著成熟的管理模式,穩定的現金流。他們嘗試區塊鏈,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帶來更為透明,更為高效,更為公平的系統。
這類企業使用區塊鏈一般採用私有鏈或聯盟鏈的方式,他們並不需要Token參與流通,節點也不以匿名形式存在,他們看中的是區塊鏈技術本身。
在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人工輸入政府簽發的ID信息將轉變為政府簽發ID安全儲存及驗證。顧客和房東可以完全信賴評價內容。同時評論可追溯,避免了負面評價被刪除、水軍參與的可能性。
Airbnb、騰訊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