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nft怎麼看項目(NFT平台有哪些)
普通人怎麼玩nft普通人玩nft方法如下:
你可以先到Twitter、Telegram上搜索NFT收藏家、創作者或是NFT項目的帳號並關注,也可以加入相關社群像是Discord、微博社團等等,透過上面的討論或是專家的分析,可以讓你掌握更多情報。
建議盡量能在Discord上多跟大家互動,讓越多人認識你,說不定就能培養自己的NFT人脈,並願意在交易中先發送(資金)給你,甚至是跟你私下做交易就能減去不少的手續費。
加入你有興趣的NFT項目的Discord,並在上面觀察以及積極討論,有助於你建立個人的NFT人脈。
最後保持平常心,真的喜歡再買。
還是建議各位玩家們可以留一點銀彈在身上,當某些你看好的項目突然暴跌時,或許就可以進場撿起來,反正不賣就不算賠,只要還可以撐住地板價,那就還有一絲希望!最後就祝各位NFT玩家們,好好享受你們在元宇宙的新人生吧!
如何評估NFT項目?有什麼參考標准嗎?
評估NFT項目,首先應考量項目的質量和項目方的可靠程度。其次是該藝術品市場的成交記錄。
此外還應考慮NFT本身的稀缺性。一體化數字藝術品(IDA)是由湖南搜雲科技依據國?家政策法規
及全球數字藝術品發展趨勢歷時3年研發,由中華老字型大小榮寶齋進行製作的,項目質量毋庸置疑。
本批次一體化數字藝術品來源於榮寶齋館藏精品1:1復制,保證原作的真實性。採用非國標印刷、
榮寶齋獨有工藝製作,限量製作、發行,所有作品由榮寶齋出具防偽證書,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2021年7月30日,由中華老字型大小榮寶齋製作的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等國畫大師的一體化數字藝術品即將上線,
具體信息請關注中國民族文化數字文庫-金主數字藝術品登記平台。
如何到稀物發售NFT項目?如果您想訪問稀物發售的NFT項目,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訪問稀物app登錄上去可以找到稀物發售的NFT項目。
2.在社交媒體上搜索:您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搜索「稀物發售」,找到相關的信息並訪問稀物發售的NFT項目。
建議您在訪問稀物發售的NFT項目之前,先了解相關的信息,以避免可能的風險。或者聯系稀物發售的客服人員來獲取更多信息。
一文看懂何為NFTNFT,Non-FungibleToken的縮寫,即「非同質化通證」。與之對應的是我們日常較為熟悉的FT(Fungible-Token)。Fungible-Token:可替代通證/同質化通證。Token是標准化的,Token之間互為替代,可拆分,且Token之間具有相同特性及價值。比特幣、以太坊、USDT就屬於Fungible-Token。
NFT(Non-FungibleToken)譯為非同質化通證。每個NFT都在其區塊網路上具有唯一的序列號,是獨一無二的。NFT具有不可拆分、不可替代、非標准化的特性。相較於比特幣等同質化、可分割Token,財新網專欄作家、海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永利認為NFT不具備成為貨幣的條件,應該翻譯為「非同質化權證」更為准確。NFT使用場景:由於不可拆分、獨一無二、不可篡改的技術特點,NFT可成為數字藝術、收藏品票證、游戲道具的絕佳載體,未來甚至可能作為實物資產的憑證。
ERC-721官方釋義為:Non-FungibleTokens(非同質化通證),是一個協議標准。簡寫為NFTs,首個NFT就是基於該協議創造的。在2017年的區塊鏈浪潮之下,ERC-20協議被廣泛採用。年底,加拿大人DieterShirley創建並發布了ERC-721協議,與ERC-20協議同質化、可替代不同的是,ERC-721協議賦予了Token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特性。
由LaraLabs推出的CryptoPunks(8-bit人類和動物角色的像素風格數字圖像)率先應用了ERC-721協議,生成了10000個獨一無二的Punk形象,創造了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第一個NFT項目。18年最火爆的NFT項目CryptoKitties(加密貓),也應用了ERC-721協議,其火爆甚至造成了以太坊網路的癱瘓,而該項目的CTO正是ERC-721協議的發明者DieterShirley。
2019年,NFT生態實現了大規模增長,此時這個空間里有100多個項目,而且還有更多的項目正在進行中。在OpenSea和SuperRare引領下,NFT市場正在蓬勃發展。雖然與其他加密資產市場相比,其交易量還很小,但它們正在以快速的步伐增長,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像Metamask一樣的Web3錢包不斷改進,加入NFT生態變得更加容易。最近,DapperLabs還推出了一款無需支付gas費的Dapper錢包。此外,現在有一些網站,比如nonfungible.com和nftcryptonews.com(無恥的插件),它們深入探討了NFT的市場指標、游戲指南,並提供有關該領域的標准信息。
CryptoKitties開拓了NFT的疆土,但是如果沒有先前的那些項目,CryptoKitties不可能有今天成績,這些項目通過建立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為NFT奠定了基礎。nonfungible.com發布的這張有趣的圖表顯示了CryptoKitties對當前NFT生態的重要性。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和公司意識到NFT可以產生的影響,並進一步實施它們,NFT生態的增長將會加速。開發者將會繼續創造NFT創新性的用途,並且具有互操作性的項目將徹底改變游戲規則。
歐易NFT市場,目前支持用戶自主鑄造NFT作品(App端暫不支持),這些自主鑄造作品支持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支持創建者自定義版稅。據悉,自主鑄造NFT的功能後續將迭代出「支持創作者創建合集、支持1155格式鑄造、免手續費鑄造」等功能。
稀物(NFT)怎麼玩?選好項目,首發買入,看項目行情漲了賣出,NFT這行暴富的人也多?虧本的也多。主要兩個方面:1.找准平台,現在的平台很多都沒有資質,一定要找符合資質的平台,不然平台跑了哭都來不及。2.找准項目方,現在很多項目方都是那種想卷一筆錢跑的,所以要找准,項目方選不好,直接涼涼。稀物的話,資質齊全是國內良心平台了。
㈡ 星球網易星球數字藏品用什麼兌換
爆火的NFT在持續「出圈」。在區塊鏈領域外,數字藝術家、互聯網巨頭、游戲公司、奢侈品牌、電影公司都紛紛推出自己的「NFT」。
數據顯示,2020年,NFT市場達到3.38億美元,而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這個數字變成15億美元。CoinGecko數據顯示,目前NFT的市場規模已超200億美元,約1300億人民幣。
但在巨大的財富數字背後,充斥著質疑與爭論:互聯網巨頭推出的閹割版NFT,除了收藏展示,還會有新的功用嗎?而NFT,是開往元宇宙的五月花號,還是從區塊鏈概念衍生出的又一場投機游戲?
國內互聯網巨頭入場
NFT,全稱為 Non-Fungible Token,意思是非同質化代幣,和比特幣不同,它是「記錄在區塊鏈里,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
一串代碼、一段視頻、一首音樂,一張圖像,這些司空見慣的數字產品,加上NFT後,就變成了可確權的、可交易的「數字資產」。
追捧NFT的人,認為「萬物皆可NFT」;反對的人,認為這只是「一串不值錢的代碼」。但無論支持與否,NFT概念已經越來越出圈,越來越火爆,越來越受巨頭們的歡迎:
奧迪汽車推出NFT作品;NBA推出NBA TopShot NFT ;RTFKT推出600雙NFT球鞋;漫威推出五種蜘蛛俠主題的NFT收藏品;路易威登慶祝200周年手游中,內嵌了30張NFT卡牌;Burberry藉助NFT,推出限量版游戲角色Burberry Blanko……
國內互聯網巨頭也早早開始布局。
8月10日,騰訊音樂推出「TME數字藏品」產品,胡彥斌《和尚》20周年紀念黑膠NFT在QQ音樂平台開啟購買資格的抽簽預約,限量發售2001張。這是騰訊音樂首次將音樂與NFT技術相結合。
幾天前,騰訊發布了國內首個NFT交易平台「幻核」。官方資料顯示,幻核App是一款NFT藏品資源交易服務軟體:用戶在幻核App就能了解到商品的所有信息,實時查看各類珍品,線上收藏方便快捷。
「鞭牛士」發現,目前幻核App的安卓版已正式上線,IOS版本還未上線。App主頁只有一款產品,首期限量發售300枚「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產品單價18元,可在App上直接點擊購買。目前已經售罄。
在騰訊入局前,另一巨頭阿里和螞蟻集團也嘗試了NFT。
今年5月,淘寶阿里拍賣「聚好玩520拍賣節」推出NFT數字藝術專場,《U107-無廢星球系-櫃族之梵高》、《魔鬼貓-多彩流浪體綠》等多件數字藝術品參與拍賣。
6月23日,支付寶與敦煌美術研究、《刺客伍六七》推出了4款NFT付款碼皮膚,銷售火爆。「發行當天我就參與了搶購,剛點進購買頁面,就顯示系統繁忙,等恢復正常,瞬間就沒了,根本搶不到。」NFT資深愛好者謝曉軍告訴「鞭牛士」。
網易也在近期試水NFT。網易文創旗下的《三三工作室》發行其首個IP向NFT作品——小羊駝三三紀念金幣。7月12日,網易旗下游戲《永劫間》也發行了NFT盲盒。
相關專業人事表示,互聯網大廠紛紛入局的NFT,並不只是一時興起,NFT在某些方面充滿魅力。
迅速發展的NFT
在一些科普文章中顯示,NFT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比特幣先驅之一的Hal Finney 提出的加密交易卡( Crypto Trading Cards)概念中,就有NFT的原型。
之後,2012誕生的彩色幣、2014年創立的點對點金融平台Counterparty上的「Rare Pepes」,將NFT從概念落地到數字世界。
尤其是在Rare Pepes上,網友將一些稀有的悲傷蛙meme圖放到鏈上,將熱門 meme 悲傷蛙表情包做成了 NFT 的應用。
NFT的第一次爆發在2018年,「CryptoKitties(加密貓)」游戲火爆。在短短幾個月內,加密貓聚集了150多萬用戶,交易總價值超過4000萬美元,一隻貓的售價可以高達20多萬美元。
在當時宣傳中,把「加密貓」定義為基於區塊鏈的寵物養成游戲,但實際上,每一隻加密貓都是一個不可分割、不可復制的NFT。
在加密貓的帶領下,各種「加密動物」游戲出現。數據統計,從2018年到2020年,NFT 市場規模增長了825%,活躍地址數增長了201%,買家增長了144%,賣家增長了113%,NFT早期生態漸次成型。
而今年讓NFT迅速火爆、破圈的,是一幅天價數字藝術品。
今年3月,藝術家Beeple將5000幅畫作組成一件NFT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出驚人的6937萬美元(約4.5億人民幣)的高價。
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眾多關注者,今年5月,NFT市場已經創造了3250億美元的銷售記錄。
與此同時,一些知名數字、代碼產品被「打包」成NFT數字資產:互聯網之父Tim Berners-Lee,拍賣了9555行現代互聯網基礎的源代碼NFT;生物學先鋒人物George Church,將售賣Church基因組NFT;諾貝爾獎得主癌症研究專家James Allison的相關工作記錄的NFT,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拍賣;甚至美國太空部隊,也開始售賣人造衛星和太空圖像的增強現實圖等一系列NFT。
因為NFT天然的收藏屬性,便於確權與交易,受到了藝術家、音樂人、插畫師等飽受「盜版」困擾的群體的支持。
而NFT也帶來巨大財富效應,現代互聯網基礎的源代碼NFT,最終成交價高達54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400萬);在不久前,NFT交易平台OpenSea完成了近1億美元的成交額,日成交額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The BLock數據顯示,僅8月第一周,NFT市場的總交易量已達到4.42億美元。
NFT的爭議與未來
迅速爆發的NFT市場,除了積累的巨額財富,也伴隨著各種爭議。
首先,國內互聯網巨頭推出的NFT,更多是「收藏展示」,目前並不能直接二次交易。
比如,支付寶就在使用規則中明確表示:NFT數字作品版權由發行方或原作創作者擁有,用戶不得將NFT數字作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但原價9.9元的NFT付款碼皮膚,在閑魚上被高價回收。有用戶發帖:「高價回收支付寶NFT 敦煌美術研究所NFT編號0001或者6666的,十萬一張,其他編號500一張。」更有網傳截圖顯示,閑魚同款NFT最高標價已到150萬元。
6月24日,閑魚官方下架了所有NFT相關商品。NFT付款碼皮膚背後的技術支持方螞蟻鏈表示,藝術品交易都有潛在投資風險,呼籲購買者謹慎投資,反對非理性炒作。
而幻核App也在產品頁面下方的藏品詳情中寫到,幻核數字商品是基於「至信鏈」NFT技術協議發行的數字商品。NFT數字收藏品已經兌換成功,將不支持退換。僅保證NFT數字收藏品在至信鏈上的唯一性。
目前幻核APP已有NFT數字藝術與收藏、IP限量周邊開發業務,但交易流通功能還未開啟。官方表示,未來幻核也會致力於開拓更豐富的IP和流通玩法。
這意味著,目前互聯網巨頭推出的NFT,是「閹割版」的NFT。和區塊鏈世界的NFT相比,目前互聯網平台的NFT除了不能二次交易,購買者也不是直接和內容創作者進行交易,而創作者和平台的分成,還是傳統線下約定的方式。
而區塊鏈世界的NFT,則充滿瘋狂、泡沫和炒作。
外界不理解的高價NFT項目越來越多:一雙虛擬球鞋賣到1萬美元,一張彩虹貓圖賣到59萬美元,一個像素頭像賣到757萬美元,還有待售的高達9156萬美元的像素頭像。
CryptoPunks上價格離奇的像素頭像,成為加密世界社會地位的象徵,也被一部分人認為是未來元宇宙的身份標識。
但我們需要確定的是,NFT的價值,在於代幣Token代表的內容價值,而不是代幣Token本身價值。並且,因為加密貨幣世界的匿名性,天價NFT背後不排除資本運作、平台造假。
「將收藏品的所有權從實際收藏品轉移到真實性證書之後,擁有該收藏品的大部分價值都將丟失。」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曾表示,「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花 1 美元下載一首歌曲,然後享受美好的音樂,但一首歌的NFT又有什麼價值呢?」
最後,在版權保護和收藏展示領域,NFT也並不完美。
「我認為互聯網一代的創作者,都有明顯的創作價值,而非藝術品價值。」烏合麒麟曾表示,「哪怕有一天很多人願意買下收藏,我們不希望成為被炒作的道具,這有違我們的創作目的和意義。」
近日財新網「搬礦機婦女」攝影圖在區塊鏈行業刷頻,但之後卻出現了NFT風波。
財新網發布公告稱,上述圖片一經發布,被許多自媒體或個人大量的轉發並且未經財新傳媒授權,對該作品擅自進行改編,甚至有將上述作品或該作品的改編版上傳到OpenSea以NFT形式,售價大致在幾枚至十幾枚ETH不等,其中最高售價有2021個ETH,約為410萬美元。
「這個標價可以說是我國已知新聞史上最貴的照片了,早已超出了照片本身的價值。」有網友評價道。
財新認為,上述行為均已構成嚴重侵權,財新傳媒已對相關不法行為進行投訴或舉報,並將上述情形計入反侵權檔案,並將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
NFT市場打開後,雖然確實解決了一部分版權問題,但在二次創作中如何去保護原創作者的版權,仍然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雖然有泡沫和爭議,但在巨量財富湧入、互聯網大廠布局的推動下,NFT生態發展已成既定趨勢。
如何防止NFT產品偽造並永久保護數據?未來NFT產品買家和賣家是否會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系統?國內NFT行業要如何在政策合規范圍內多元化發展?最終NFT產品是否會回歸交易本質價格與價值對等?這些問題,還需要行業繼續探索。
㈢ 比特大陸「六十大漢搶執照」是假的,BCH強勢回歸則是真的
前有夫妻店當當網內斗不斷,發生了創始人李國慶搶奪公章罷免前妻董事長職務的事件,後有區塊鏈獨角獸比特大陸內斗不斷升級,上演搶奪營業執照。在昨天一條「六十大漢搶營業執照」的視頻在幣圈廣泛流傳。一些媒體報道的情況是詹克團被六十大漢圍困搶走營業執照,後被財新網等媒體打臉,被證實是虛假信息。
天北京比特大陸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為詹克團,但上午11時,在海淀區政務服務中心二樓52號窗口領取法定代表人為詹克團的北京比特的營業執照時營業執照被比特大陸CFO劉路遙帶人從行政人員拿走,雙方發生了對峙,後被警方帶走。在對峙的過程中雙方發生了推搡等摩擦,雙方也都有數十個安保人員,並不存在六十大漢這一說。
之所有發生搶奪營業執照的事情是因為比特大陸認為營業執照屬於公司財產,不歸屬於任何個人,營業執照的領取需要有公司明確的授權。詹克團目前已經不在北京比特大陸擔任任何職務,無權領取公司的營業執照。不過,從變更後的結果看,詹克團是北京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
眾所周知,比特大陸是BCH最重要的支持者,尤其是當家人吳忌寒更被視為BCH的全球意見領袖,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BCH的價格走勢。就在大家擔心BCH會出現大的回調的情況下,率先回歸,引領主流幣開始上漲,在今天大餅深度回調的情況下,更是最高上漲22美元,最高達到了277美元,創下減半一來的新高,漲幅超過7個點。
比特幣出現400多美元的深度回調,BCH則強勢回歸帶領主流幣上漲,原因有多種。一方面,比特幣減產臨近,比特幣近期也一直強勢上漲,其它主流幣並未跟進,比特幣利好出盡,回調在所難免,另外,比特幣到了10000元的關鍵位置,多空博弈激烈,主流幣補漲也是在大家預料之中的事情。
近期,主流幣和比特幣的匯率已經跌入了 歷史 新低, 歷史 上主流幣和大餅的匯率會在近期回升。BCH成為了近期首個上漲的主流幣,是因緣巧合,也是 歷史 的必然。BCH作為比特幣的替代品,大區塊以不擁堵著稱,比特幣近期則擁堵嚴重,BCH的優勢也再次展現了出來。BCH在5月15日也將會進行系統升級, 歷史 上,BCH在升級前都會有拉升。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
㈣ 48歲互金大佬張振新去世:旗下公司股價僅1分錢 曾自承遭遇危機
最近一年以來,中新控股股價長期處於下跌狀態。2018年9月,沽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曾發布報告指責其實控人張振新涉嫌惡意虛假交易,誇大財務表現,捏造賬面收益。並認定中新控股的權益價值最終為零。張振新的突然離世,讓本就處在雷潮中的先鋒集團、網信金融的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張振新的突然離世,讓本就處在雷潮中的先鋒集團、網信金融的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10月5日晚間,網信官微發布一份訃告,稱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控人張振新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於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去世,享年48歲。
張振新上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是在三個月之前,7月23日,他在面向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提到的,集團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與危機,目前已啟動重組計劃,希望利用最短時間扭轉不利局面。此後,關於張振新和先鋒系的狀畝念態傳聞紛紛,直至今日。而就在9月,外界還傳出張振新失聯的消息,關於其真實的處境尚是一個謎團。
訃告中還表示,張振新在異國病逝後,由其家人和公司陪同人員處理後事,於9月26日在倫敦取得醫院和指定法醫鑒定機構出具的死因報告,以及所屬區政府出具的死亡證明。同時,因集團處在非常時期,在核心團隊獲悉噩耗後,本著謹慎穩妥原則,通過對張振新死因報告等多方驗證,證實其去世的因由。
危機始於三個月前。
7月8日,先鋒集團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發布一紙公告,宣布將暫停買賣,並待期後發布有關其中國全資子公司先鋒支付有限公司有關不合規詳情的公告。
此後,中新控股陷入沉默狀態,0.012港元的股價停留至今,再未出現任何變動,市值也停留在2.78億港元。
7月23日,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發表內部信,承認集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目前已啟動重組計劃,並與多個資管公司、券商、拍賣公司和產權交易所等洽談資產重組方案,並已經有了實際效果,希望用最短時間扭轉當下的不利局面。
張振新在信中稱,實體經濟的下行使得資產端的資產質量出現了嚴重下滑,抵押敬輪品價值縮水,處置難度增大;同時我們遭遇了一些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
「盡管我們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融資服務和財富管理方面有著十幾年的經驗,擁有一套強大的智能風控體系,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地規避風險;盡管我們一直在用自有資金來維持流動性並保持剛性兌付,也還是迎來了不可迴避的逾期時刻。」張振新表示,目前已成立了催收管理工作組,對借款企業和資產提迅稿困供方發通知函,團隊上門催收,用法律手段追繳欠款,整理欠款企業和個人以及惡意逃廢債的名單報給有關部門。
張振新承諾,他和核心管理團隊都將堅守崗位,不拋棄不放棄,分工明確,目標一致,負責到底,全力以赴地開展各項工作,竭盡全力保護投資者利益,保護每一位員工的權益。
盡管張振新已經表態,但先鋒集團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仍遲遲未能開盤,0.012港元的股價勉強支撐著2.78億的市值。
10月4日,中新控股發布公告稱,誠如2019年7月8日的公告所披露,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要求先鋒支付就其業務營運有關若乾重大不合規事項採取嚴厲的補救措施。
本公司得知大約自2019年7月8日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現場檢查後,先鋒支付已暫時停止營運。
「本集團現正與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密切商討該採取的補救措施。暫時,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尚未發布任何書面調查結果或該採取的補救措施的通知。」中新控股稱,除先鋒支付暫時停止營運外,集團的其他業務仍正常進行。本公司正一直進行有關先鋒支付若乾重大不合規事項的調查,當中包括成立內部調查小組跟進有關事項。
據財新網報道,此次先鋒支付出現違規事件,是由於「先鋒系」旗下另一家公司網信集團旗下的理財公司出現問題,先鋒支付涉及挪用銀行「T+0」資金,存在2.4億元的空缺。
最近一年以來,中新控股股價長期處於下跌狀態。2018年9月,沽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曾發布報告指責其實控人張振新涉嫌惡意虛假交易,誇大財務表現,捏造賬面收益。並認定中新控股的權益價值最終為零。
公開資料顯示,中新控股與網信集團同為「先鋒系」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兩大板塊,「先鋒系」實控人為張振新。
互金爆雷潮下的先鋒系
公開資料顯示,中新控股的八項主營業務分別為:第三方支付、在線投資、科技驅動貸款,傳統貸款及融資服務、社交遊戲、保險、資產管理、區塊鏈,並擁有先鋒支付和掌眾金服兩家子公司。
2019年4月,中新控股發布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中新控股自上市以來年度凈利潤首次出現了虧損,虧損額達到了8.36億元,原因是 2016年收購的消費貸款平台掌眾金服在2018年業績縮水明顯。2018年,掌眾金服對總收入的貢獻率達到了69.4%,總金額約為33.34億元。
財報顯示,2018年中,掌眾金服的促成交易總額僅為106億,業績下滑超8成,受2018年的互金爆雷潮影響極大。
而前文中,陷入違規傳聞的先鋒支付擁有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非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可經營全國范圍的互聯網支付以及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北京市、遼寧省)。目前,先鋒支付業務范圍涵蓋基礎支付服務及網貸銀行存管、直銷銀行、產業鏈金融、網貸雲平台、雲錢包等。
公開報道顯示,2019年3月,中國銀行大連市中心分行曾下發一則處罰決定,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先鋒支付被罰款42萬元。
中新控股財報披露,截至2019年一季度,先鋒支付的總交易量達到2157億元,同比增長約36%;累計活躍用戶數達537萬;先鋒支付產生的收入為1.15億元,約佔中新控股集團總收入的22%。
一地雞毛的網信
引燃先鋒支付這顆雷的是「先鋒系」的另一隻互金抓手P2P平台網信集團。
7月4日凌晨,網信集團CEO盛佳曾表示網信平台將良性退出。當日中午,網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當前,網信平台出現了小規模的逾期。作為信息平台,正在積極同產品管理方及相關融資企業進行溝通,積極進行催收回款,針對部分業務制定了延期提款、平穩壓縮規模等策略。
網信集團也在聲明中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北京金融局等領導也對網信給予極大的信任和支持,網信仍在積極准備相關備案事宜。有任何進展將積極進行批量更新。
7月5日晚間,網信集團再度發布聲明稱,由於大額企業標的無法及時還款,及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原因,導致集團部分產品出現逾期情況。網信集團將加強內部風控,加大對欠款企業的催收力度,集團母公司先鋒集團也會積極幫助支持兌付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回到良性健康的運營狀態。目前,集團高管各司其職,不存在傳言和報道中的「被拘留」和「被帶走」等情況。
在張振新的訃聞下,排在第一位的留言便是「懇請先鋒和網信新管理團隊抓緊工作,盡快給投資人還款」。
9月28日,在張振新的訃聞發布前,網信公布的最近一份工作動態顯示,網信尊享項目有5個產品還款,總金額478.73萬元。網信普惠消費貸項目總計還款2497.09萬元,供應鏈項目回款110.47萬元。
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登記披露平台數據,截至2019年7月31日,網信集團旗下的P2P平台網信普惠累計借貸余額為1652.78萬元,累計出借人數量為375.25萬人,目前的項目逾期率為59.48%,金額逾期率為14.17%。
網信集團曾表示,自2018年6月以來,P2P「爆雷潮」導致許多投資者撤回資金。但網信控股的交易和服務費依然在繼續增長。
除P2P業務外,網信集團還擁有私募、證券、保險等業務線。還擁有一家線下財富管理團隊盈華財富。
據悉,2019年3月,網信集團剛剛完成曲線上市計劃,通過與已在美上市的Hunter Maritime Acquisition而登陸資本市場。
據Hunter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雙方合並時,網信集團的股權價值評估為20億美元,約合134億元人民幣。網信集團2017年起開始盈利,截至2018年9月末,網信控股凈利潤為49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
10月5日,在訃聞的下方,網信官微還公告稱,為持續化解危機,堅持在崗的管理團隊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第一時間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並推舉集團CEO張利群為組長,共同商議後續工作計劃和方案。工作組成立後,首先通知了先鋒體系內各子集團公司,不得私自轉移財產、變更或注銷公司。
工作組將以維護債權人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保護公司資產不流失、繼續完成各類產品兌付為核心工作內容,建立並加強資產管理工作、債權人管理及兌付工作、催收管理工作。同時,懇請光大出借人、投資人、債權人、合作夥伴及新聞媒體能夠繼續給予先鋒集團理解和包容。公司方面會全力做好各項工作,爭取早日化解風險。
48歲先鋒系創始人倫敦病逝 3000億金融帝國「崩了」
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去世
喊出「不拋棄不放棄」僅57天後 48歲資本大佬張振新客死他鄉
48歲神秘資本大佬張振新在英國去世 先鋒系何以陷入敗局?
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突然去世 網信集團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
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去世被證實!旗下P2P資金困局待解
中新控股:先鋒支付已暫停營運 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又一資本大佬異國離世!先鋒系實控人張振新病逝 3000億金融王國陷困局前途未卜
「先鋒系」實控人病逝!3000億金融王國折戟P2P區塊鏈 旗下上市公司已成「仙股」
(文章來源:財經天下周刊)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