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區塊鏈 > 區塊鏈交易區塊

區塊鏈交易區塊

發布時間:2025-05-21 05:00:49

區塊鏈交易的步驟

hi
區塊鏈交易的步驟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 創建交易:交易的創建者需要提供交易的詳細信息,如發送方、接收方、交易金額等。
2. 簽名:交易創建者使用自己的私鑰對交易進行簽名,確保交易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 廣播交易:交易創建者將簽名後的交易廣播到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
4. 驗證交易:網路中的節點接收到交易後,會驗證交易的有效性,包括驗證交易的簽名、發送方賬戶余額等。
5. 區塊打包:驗證通過的交易會被打包成一個區塊,並通過共識演算法確定該區塊的位置。
6. 區塊鏈確認:區塊被添加到區塊鏈上後,交易被確認,並且不可篡改。
7. 更新賬本:交易被確認後,區塊鏈上的賬本會被更新,包括發送方和接收方的賬戶余額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區塊鏈平台和加密貨幣可能會有稍微不同的交易步驟,但基本的原理和流程是類似的。此外,交易的速度和確認時間也會因區塊鏈平台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② 怎麼進行區塊鏈交易(怎麼在區塊鏈上賺錢)

區塊鏈是什麼,怎麼用區塊鏈賺錢?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區塊鏈的賺錢方法:

1、推廣賺傭金。

區塊鏈的做法是,首先注冊交易所賬號,生成自己的邀請鏈接,然後推廣,有人通過你的鏈接注冊了交易所並產生交易的話,你就有傭金。

2、炒幣。

炒幣就像炒股。炒幣是區塊鏈賺錢門檻最低的一種方式。

3、挖礦

比特幣中的「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搶,搶到記賬權機會就有獎勵,獎勵的東西是比特幣。這個行為就是「挖礦」。

4、開發錢包。

錢包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就像區塊鏈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拓展資料:

1、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2、區塊鏈誕生自中本聰的比特幣,自2009年以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都是基於公有區塊鏈的。

3、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宣布對數字貨幣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會議肯定了數字貨幣在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等方面的價值,並表示央行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的表達大大增強了數字貨幣行業信心。這是繼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之後,第一次對數字貨幣表示明確的態度。

區塊鏈——網路

區塊鏈商品確權及購買流程

1、首先買家訪問某個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查找感興趣的區塊鏈數字藏品。

2、其次買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區塊鏈數字藏品,並進行購買。

3、然後交易平台將買家所購買的區塊鏈數字藏品轉入買家的區塊鏈賬戶。

4、最後買家支付給交易平台的手續費用,交易平台完成買賣雙方的交易。

區塊鏈如何交易?

區塊鏈交易一般通過數字貨幣交易平台交易,非小號平台上有很多相關的平台介紹,可以根據需要選擇

從學術角度來解釋,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位女性,你男朋友每次跟你說一句肉麻的話或者承諾給你買東西,你都立刻錄下來並且發給你的和他的所有閨蜜、同學、同事,還有各種群和朋友圈,讓他再也無法抵賴,這叫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請問個人如何玩區塊鏈?

1、炒幣。現在的炒幣方式有2種,就是像炒股一樣,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中間的買賣差價就是你的盈利;還有一種是買賣虛擬幣的貨幣對,只用看漲看跌,看對方向就能賺,而且盈利額不是按照買賣差價算的,每筆交易是固定的收益率,最高是93%。舉個例子,你用100元去交易一筆「比特幣/萊特幣」,方向是看漲,結果真的漲了,你就能得到100元x93%=93元的純盈利。

2、當礦工或「搬運」工。礦工就是你要自己去挖礦,挖到的幣就是你的,你可以拿去買;但是挖礦前期投入大,需要買礦機之類的,不僅費電且挖到的幣的數量也不敢保證。當搬運工就是去某兩個允許互相轉幣和交易的平台注冊賬戶,在低價的平台買入錢幣,再轉到高價的平台去賣,俗稱薅羊毛。當想要薅到很多羊毛還是比較難的,畢竟正規幣種的市場價格基本都是一致的,你很難找到合適的薅羊毛機會;經常價格不一樣的幣種,基本上都是不正規的幣,去搬運那些幣大多數都落到被薅的下場。

更多關於個人如何玩區塊鏈,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普通人如何用區塊鏈賺錢?區塊鏈要怎麼賺錢?

區塊鏈的出現是一種社會新潮。它預示著人類社會轉型、改朝換代的新時代的到來。區塊鏈的社會學基礎是基於生物邏輯的自然、社會、技術的進化規律:分布式、去中心;從邊緣到中心再到邊緣,從失控到控制再到失控。區塊鏈的技術基礎是分布式網路架構,正是因為分布式網路技術的成熟,去中心、弱中心、分中心及共享、共識、共擔的組織架構、商業架構和社會架構才有可能有效建立起來。

第一、炒幣。炒幣是區塊鏈賺錢門檻最低的一種方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漲了四萬倍。除了比特幣,還有很多數字貨幣,例如以太幣等等。

炒幣分一級市場(ICO)和二級市場(交易所)。一級市場就像為某個項目的天使輪投資,一般是行家玩的;二級市場就是到交易所買幣,像買股票一樣,低入高出。

第二、商販。區塊鏈是全球性的市場。每個幣種在每個平台每個時間段的價格不一樣。很多人可以像小商販一樣,從價格低的平台搬到價格高的平台去賣,賺差價。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的門檻較低。不過現在出現團隊化商販,利用軟體來操作,快狠准。

第三、推廣賺傭金。這種方式就像淘寶客,把淘寶的商品鏈接推廣出去,成交了就可以分傭金。區塊鏈的做法是,首先注冊交易所賬號,生成自己的邀請鏈接,然後推廣,有人通過你的鏈接注冊了交易所並產生交易的話,你就有傭金。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也比較低。

第四、挖礦。比特幣中的「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搶,搶到記賬權機會就有獎勵,獎勵的東西是比特幣。這個行為就是「挖礦」。挖礦需要設備,專業的礦機。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稍微高一些。

第五、技術支持。給一些團隊和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持。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高,需要有技術基礎。

第六、開交易所(交易網站)。開交易網站,讓大家來交易,收取手續費。門檻高。

第七、開發錢包。錢包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就像區塊鏈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主要經營流量。門檻高。

第八、做區塊鏈項目。比如發幣。例如以太坊。以太坊基金會募集了1800萬美金啟動資金,然後自己留了1000萬以太幣。他們的玩法是這樣的,首先把募集資金花掉,主要是給開發人員。等開發人員開發出核心技術之後,以太幣就升值。然後就消費以太幣,花掉900萬個以太幣,以太幣就流通起來了。剩下100萬個以太幣估值1億美元;B、研究區塊鏈應用。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很高。

第九、基礎設備供應商。區塊鏈火起來,不管是挖礦還是其他,都需要設備。例如生產礦機和晶元。例如生產硬體和軟體的比特大陸,一年收入幾十億美金。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太高。

③ 區塊鏈如何驗證新的區塊(區塊鏈如何驗證交易)

區塊鏈技術

背景:比特幣誕生之後,發現該技術很先進,才發現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同時被發現。

1.1比特幣誕生的目的:

①貨幣交易就有記錄,即賬本;

②中心化機構記賬弊端——可篡改;易超發

比特幣解決第一個問題:防篡改——hash函數

1.2hash函數(加密方式)

①作用:將任意長度的字元串,轉換成固定長度(sha256)的輸出。輸出也被稱為hash值。

②特點:很難找到兩個不同的x和y,使得h(x)=h(y)。

③應用:md5文件加密

1.3區塊鏈

①定義

區塊:將總賬本拆分成區塊存儲

區塊鏈:在每個區塊上,增加區塊頭。其中記錄父區塊的hash值。通過每個區塊存儲父區塊的hash值,將所有的區塊按照順序連接起來,形成區塊鏈。

②區塊鏈如何防止交易記錄被篡改

形成區塊鏈後,篡改任一交易,會導致該交易區塊hash值和其子區塊中不同,發現篡改。

即使繼續篡改子區塊頭中hash值,會導致子區塊hash值和孫區塊中不同,發現篡改。

1.4區塊鏈本質

①比特幣和區塊鏈本質:一個人人可見的大賬本,只記錄交易。

②核心技術:通過密碼學hash函數+數據結構,保證賬本記錄不可篡改。

③核心功能:創造信任。法幣依靠政府公信力,比特幣依靠技術。

1.5如何交易

①進行交易,需要有賬號和密碼,對應公鑰和私鑰

私鑰:一串256位的二進制數字,獲取不需要申請,甚至不需要電腦,自己拋硬幣256次就生成了私鑰

地址由私鑰轉化而成。地址不能反推私鑰。

地址即身份,代表了在比特幣世界的ID。

一個地址產生之後,只有進入區塊鏈賬本,才能被大家知道。

②數字簽名技術

簽名函數sign(張三的私鑰,轉賬信息:張三轉10元給李四)=本次轉賬簽名

驗證韓式verify(張三的地址,轉賬信息:張三轉10元給李四,本次轉賬簽名)=True

張三通過簽名函數sign(),使用自己的私鑰對本次交易進行簽名。

任何人可以通過驗證韓式vertify(),來驗證此次簽名是否有由持有張三私鑰的張三本人發出。是返回true,反之為false。

sign()和verify()由密碼學保證不被破解。·

③完成交易

張三將轉賬信息和簽名在全網供內部。在賬戶有餘額的前提下,驗證簽名是true後,即會記錄到區塊鏈賬本中。一旦記錄,張三的賬戶減少10元,李四增加10元。

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已,多對多的交易方式。

比特幣世界中,私鑰就是一切!!!

1.6中心化記賬

①中心化記賬優點:

a.不管哪個中心記賬,都不用太擔心

b.中心化記賬,效率高

②中心化記賬缺點:

a拒絕服務攻擊

b厭倦後停止服務

c中心機構易被攻擊。比如破壞伺服器、網路,監守自盜、法律終止、政府幹預等

歷史上所有有中心化機構的機密貨幣嘗試都失敗了。

比特幣解決第二個問題:如何去中心化

1.7去中心化記賬

①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記賬。每個人都可以保留完整的賬本。

任何人都可以下載開源程序,參與P2P網路,監聽全世界發送的交易,成為記賬節點,參與記賬。

②去中心化記賬流程

某人發起一筆交易後,向全網廣播。

每個記賬節點,持續監聽、持續全網交易。收到一筆新交易,驗證准確性後,將其放入交易池並繼續向其它節點傳播。

因為網路傳播,同一時間不同記賬節點的交一次不一定相同。

每隔10分鍾,從所有記賬節點當中,按照某種方式抽取1名,將其交易池作為下一個區塊,並向全網廣播。

其它節點根據最新的區塊中的交易,刪除自己交易池中已經被記錄的交易,繼續記賬,等待下一次被選中。

③去中心化記賬特點

每隔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但不是所有在這10分鍾之內的交易都能記錄。

獲得記賬權的記賬節點,將得到50個比特幣的獎勵。每21萬個區塊(約4年)後,獎勵減半。總量約2100萬枚,預計2040年開采完。

記錄一個區塊的獎勵,也是比特幣唯一的發行方式。

④如何分配記賬權:POW(proofofwork)方式

記賬幾點通過計算一下數學題,來爭奪記賬權。

找到某隨即數,使得一下不等式成立:

除了從0開始遍歷隨機數碰運氣之外,沒有其它解法,解題的過程,又叫做挖礦。

誰先解對,誰就得到記賬權。

某記賬節點率先找到解,即向全網公布。其他節點驗證無誤之後,在新區塊之後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計算。這個方式被稱為POW。

⑤難度調整

每個區塊產生的時間並不是正好10分鍾

隨著比特幣發展,全網算力不算提升。

為了應對算力的變化,每隔2016個區塊(大約2周),會加大或者減少難度,使得每個區塊產生的平均時間是10分鍾。

#歐易OKEx##比特幣[超話]##數字貨幣#

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中記錄要經歷哪些驗證環節?

區塊驗證包括兩個環節,即提議區塊(由提議者建議)和證明區塊(由證明者完結)。

再進一步解釋一下吧。每個區塊的驗證者都是從一個很大的驗證者調集中挑選出來的,一切驗證者都需求在信標鏈中進行掛號才幹成為驗證者。驗證者是經過隨機數發生器進行隨機挑選的,該隨機數發生器便是RANDAO+VDF,而那些被選中的驗證者們將組成一個委員會(committee)。

細說區塊鏈共識機制之POA

POA全稱是proofofactivity。他不是一種獨立的共識演算法,而是POW和POS混合的演算法,目前有唯鏈,歐鏈等採用了POA共識機制。

POA的演算法大致流程是這樣的,每個活躍節點不斷的進行哈希計算,尋找哈希值小於特定值的區塊頭,區塊頭中包括前區塊哈希值,本地節點的地址,區塊序號以及nonce值。當節點找到滿足條件的區塊頭後,就會向全網廣播這個區塊頭,所有的活躍節點收到廣播進行驗證。若驗證通過,則以廣播中的區塊頭作為數據源,導出N個隨機的股權所有者,所有的活躍節點判斷自己是否是哪個幸運的股權人。如果自己是前面N-1個幸運股權人中的一個,也一度用私鑰對上述的區塊頭進行簽名。並且將這個簽名在全網廣播。如果自己是第N個幸運股權持有者,則用這個區塊頭來構建一個新的區塊,區塊中包含了自己選出的盡可能多的交易,前N-1個幸運股權人的簽名還有自己對完整區塊鏈的哈希值的簽名。然後將這個簽名後的完整節點在全網廣播。所有的活躍節點在收到完整節點之後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則認為該節點是一個合法的新區塊。將其加入區塊鏈當中去。

倘若這個區塊屬於最長鏈,則以他為前區塊,轉回到最初的步驟,否則就做丟棄處理。不難發現,POA演算法要求N個幸運者全部在線,任意一個幸運股權人不在線都將導致該區塊丟棄。

這也是活躍證明的由來,POA演算法會周期性的統計被丟棄的區塊數量。並且按照這個來調整N的數值。如果丟棄的區塊數量比較多,那麼就減少N,否則就增大N.

POA演算法的區塊丟失是一種算力損失。POA演算法中。區塊中的交易費由區塊的發布者與n個幸運股權人共享。

POA演算法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防止非厲害攻擊者。所謂的非厲害攻擊是指具有強大的演算法,但是僅僅持有少量的股權的攻擊者。POA演算法中POS部分使得非厲害者得到構建區塊機會是非常少的。應該我們無法有效的進行攻擊。

POA演算法中,幸運股權人依靠資本獲利,這個想當持有股篇而獲得股息,這種機制會估計持股人長期持續這個股權有利於數字資產的保值以及減少波動。

POAstay大眾的pow部分,通過哈希演算法難度控制了新區塊頭生成的速度。起到穩定網路,避免分叉的作用。

然而上述優點的獲得也是有代價的,pow部分帶來的電力的損耗。而pos部分導致新區塊頭以及比較大的概率丟失,形成了算力的浪費。

如何區分區塊鏈中每個區塊的有效性

在《圖說區塊鏈》一書中,有這么一段:

我們以比特幣為例,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第五小節中是這樣說的,執行比特幣網路的步驟如下:

新的交易向全網進行廣播;

每一個節點都將收到的交易訊息納入一個區塊中;

每個節點都嘗試在自己的區塊中找到一個具有足夠難度的工作量證明;

當一個節點找到了一個工作量證明,它就像全網進行廣播;

當包含在該區塊中的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且之前未存在過的,其他節點才認同該區塊的有效性;

其他節點表示是他們接受該區塊,而接受的方法則是跟隨在該區塊的末尾,製造型的區塊以延長該鏈條,並將該區塊的隨機散列值視為新區塊的隨機散列值。

其中第5點「且之前未存在過的」,這個不明白。其他節點是如何驗證該區塊中的所有交易是之前未存在過的呢?難道要逐一提取該區塊中的每筆交易,然後在整個區塊鏈中逐一比對鏈中的所有交易嗎?如果是這樣的話,豈不是很費時間?

區塊鏈入門必備108知識點

作者:空林

61.套牢

預期幣價上漲,不料買入後幣價卻下跌;或預期幣價下跌,不料賣出後,幣價卻上漲

62.解套

買入比特幣後幣價下跌造成暫時的賬面損失,但之後幣價回升,扭虧為盈

63.踏空

因看淡後市賣出比特幣後,幣價卻一路上漲,未能及時買入,因此未能賺得利潤

64.超買

幣價持續上升到一定高度,買方力量基本用盡,幣價即將下跌

65.超賣

幣價持續下跌到一定低點,賣方力量基本用盡,幣價即將回升

66.誘多

幣價盤整已久,下跌可能性較大,空頭大多已賣出比特幣,突然空方將幣價拉高,誘使多方以為幣價將會上漲,紛紛買入,結果空方打壓幣價,使多方套牢

67.誘空

多頭買入比特幣後,故意打壓幣價,使空頭以為幣價將會下跌,紛紛拋出,結果誤入多頭的陷阱

68.什麼是NFT

NFT全稱「Non-FungibleTokens」即非同質化代幣,簡單來說,即區塊鏈上一種無法分割的版權證明,主要作用數字資產確權,轉移,與數字貨幣區別在於,它獨一無二,不可分割,本質上,是一種獨特的數字資產。

69.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其中數字貨幣承載著這個世界中價值轉移的功能。

70.什麼是DeFi

DeFi,全稱為Decentralized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金融」,與傳統中心化金融相對,指建立在開放的去中心化網路中的各類金融領域的應用,目標是建立一個多層面的金融系統,以區塊鏈技術和密碼貨幣為基礎,重新創造並完善已有的金融體系

71.誰是中本聰?

72.比特幣和Q幣不一樣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沒有發行主體。Q幣是由騰訊公司發行的電子貨幣,類似於電子積分,其實不是貨幣。Q幣需要有中心化的發行機構,Q幣因為騰訊公司的信用背書,才能被認可和使用。使用范圍也局限在騰訊的游戲和服務中,Q幣的價值完全基於人們對騰訊公司的信任。

比特幣不通過中心化機構發行,但卻能夠得到全球的廣泛認可,是因為比特幣可以自證其信,比特幣的發行和流通由全網礦工共同記賬,不需要中心機構也能確保任何人都無法竄改賬本。

73.礦機是什麼?

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礦機就是通過運行大量計算爭奪記賬權從而獲得新生比特幣獎勵的專業設備,一般由挖礦晶元、散熱片和風扇組成,只執行單一的計算程序,耗電量較大。挖礦實際是礦工之間比拼算力,擁有較多算力的礦工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大。隨著全網算力上漲,用傳統的設備(CPU、GPU)挖到比特的難度越來越大,人們開發出專門用來挖礦的晶元。晶元是礦機最核心的零件。晶元運轉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熱,為了散熱降溫,比特幣礦機一般配有散熱片和風扇。用戶在電腦上下載比特幣挖礦軟體,用該軟體分配好每台礦機的任務,就可以開始挖礦了。每種幣的演算法不同,所需要的礦機也各不相同。

74.量化交易是什麼?

量化交易,有時候也稱自動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量化交易有很多種,包括跨平台搬磚、趨勢交易、對沖等。跨平台搬磚是指,當不同目標平台價差達到一定金額,在價高的平台賣出,在價低的平台買入。

75.區塊鏈資產場外交易

場外交易也叫OTC交易。用戶需要自己尋找交易對手,不通過撮合成交,成交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交易雙方可以藉助當面協商或者電話通訊等方式充分溝通。

76.時間戳是什麼?

區塊鏈通過時間戳保證每個區塊依次順序相連。時間戳使區塊鏈上每一筆數據都具有時間標記。簡單來說,時間戳證明了區塊鏈上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且任何人無法篡改。

77.區塊鏈分叉是什麼?

在中心化系統中升級軟體十分簡單,在應用商店點擊「升級」即可。但是在區塊鏈等去中心化系統中,「升級」並不是那麼簡單,甚至可能一言不合造成區塊鏈分叉。簡單說,分叉是指區塊鏈在進行「升級」時發生了意見分歧,從而導致區塊鏈分叉。因為沒有中心化機構,比特幣等數字資產每次代碼升級都需要獲得比特幣社區的一致認可,如果比特幣社區無法達成一致,區塊鏈很可能形成分叉。

78.軟分叉和硬分叉

硬分叉,是指當比特幣代碼發生改變後,舊節點拒絕接受由新節點創造的區塊。不符合原規則的區塊將被忽略,礦工會按照原規則,在他們最後驗證的區塊之後創建新的區塊。軟分叉是指舊的節點並不會意識到比特幣代碼發生改變,並繼續接受由新節點創造的區塊。礦工們可能會在他們完全沒有理解,或者驗證過的區塊上進行工作。軟分叉和硬分叉都"向後兼容",這樣才能保證新節點可以從頭驗證區塊鏈。向後兼容是指新軟體接受由舊軟體所產生的數據或者代碼,比如說Windows10可以運行WindowsXP的應用。而軟分叉還可以"向前兼容"。

79.區塊鏈項目分類和應用

從目前主流的區塊鏈項目來看,區塊鏈項目主要為四類:第一類:幣類;第二類:平台類;第三類:應用類;第四類:資產代幣化。

80.對標美元的USDT

USDT是Tether公司推出的對標美元(USD)的代幣TetherUSD。1USDT=1美元,用戶可以隨時使用USDT與USD進行1:1兌換。Tether公司執行1:1准備金保證制度,即每個USDT代幣,都會有1美元的准備金保障,對USDT價格的恆定形成支撐。某個數字資產單價是多少USDT,也就相當於是它的單價是多少美元(USD)。

81.山寨幣和競爭幣

山寨幣是指以比特幣代碼為模板,對其底層技術區塊鏈進行了一些修改的區塊鏈資產,其中有技術性創新或改進的又稱為競爭幣。因為比特幣代碼開源,導致比特幣的抄襲成本很低,甚至只需復制比特幣的代碼,修改一些參數,便可以生成一條全新的區塊鏈。

82.三大交易所

幣安

Okex

火幣

83.行情軟體

Mytoken

非小號

CMC

84.資訊網站

巴比特

金色財經

幣世界快訊

85.區塊鏈瀏覽器

BTC

ETH

BCH

LTC

ETC

86.錢包

Imtoken

比特派

87.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88.NFT交易所

Opensea

SuperRare

89.梯子

自備,購買靠譜梯子

90.平台幣

平台發行的數字貨幣,用於抵扣手續費,交易等

91.牛市、熊市

牛市:上漲行情

熊市:下跌行情

92.區塊鏈1.0

基於分布式賬本的貨幣交易體系,代表為比特幣

93.區塊鏈2.0

以太坊(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合同區塊鏈技術為2.0

94.區塊鏈3.0

智能化物聯網時代,超出金融領域,為各種行業提供去中心化解決方案

95.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SmartContract,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簡單說,提前定好電子合約,一旦雙方確認,合同自動執行。

96.什麼是通證?

通證經濟就是以Token為唯一參考標準的經濟體系,也就是說相當於通行證,你擁有Token,就擁有權益,就擁有發言權。

大數據是生產資料,AI是新的生產力,區塊鏈是新的生產關系。大數據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簡單理解為,大數據就是長期積累的海量數據,短期無法獲取。區塊鏈可以作為大數據的獲取方式,但無法取代大數據。大數據只是作為在區塊鏈運行的介質,沒有絕對的技術性能,所以兩者不能混淆。(生產關系簡單理解就是勞動交換和消費關系,核心在於生產力,生產力核心在於生產工具)

ICO,InitialCoinOffering,首次公開代幣發行,就是區塊鏈數字貨幣行業中的眾籌。是2017最為熱門的話題和投資趨勢,國家9.4出台監管方案。說到ICO,人們會想到IPO,兩者有著本質不同。

99.數字貨幣五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去中心化

第二個特徵:有開源代碼

第三個特徵:有獨立的電子錢包

第四個特徵:恆量發行的

第五個特徵:可以全球流通

100.什麼叫去中心化?

沒有發行方,不屬於任何機構或國家,由互聯網網路專家設計、開發並存放於互聯網上,公開發行的幣種。

100.什麼叫衡量(稀缺性)?

發行總量一旦設定,永久固定,不能更改,不能隨意超發,可接受全球互聯網監督。因挖掘和開釆難度雖時間數量變化,時間越長,開采難度越大,所開釆的幣就越少,因此具有稀缺性。

101.什麼叫開源代碼?

用字母數字組成的存放在互聯網上,任何人都可以查出其設計的源代碼,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可以挖掘,全球公開化。

102.什麼叫匿名交易?專有錢包私密?

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注冊下載錢包,無需實名認證,完全由加密數字代碼組成,全球即時點對點發送、交易,無需藉助銀行和任何機構,非本人授權任何人都無法追蹤、查詢。

合約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對約定未來某個時間按指定價格接收一定數量的某種資產的協議進行交易。合約交易的買賣對象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交易所規定了其商品種類,交易時間,數量等標准化信息。合約代表了買賣雙方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

105.數字貨幣產業鏈

晶元廠家礦機廠商礦機代理挖礦出礦到交易所散戶炒幣

106.空林是誰?

空林:數字貨幣價值投資者

投資風格:穩健

107.空林投資策略

長短結合,價投為主,不碰合約,不玩短線

合理布局,科學操作,穩健保守,掙周期錢

108.空林?

歡迎幣友,共謀發展

④ 一張圖了解什麼是區塊鏈(五分鍾帶你看懂什麼是區塊鏈)

簡單易懂地介紹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比特幣、萊特幣、普銀、以太幣等數字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都是區塊鏈,他們都只是區塊鏈的一種應用。

什麼是區塊鏈?一幅漫畫讓你看懂(小白必看)

「區塊鏈」一詞其實在早期的密碼學圈子裡,對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就是稱為「比特幣」,英文則用大寫的B開頭的Bitcoin指比特幣這個網路系統或者網路協議。

但是由於大眾的混淆,現在一談起比特幣人們就十分抵觸,認為比特幣就是違法、騙局、傳銷的代名詞,是互聯網金融又一個現象級泡沫!於是乎,人們只好將所有的底層技術(時間戳、工作量證明機制等等等)合並起來,為了跟比特幣區分,重新取了個名字叫Blockchain,翻譯過來就成了「區塊鏈」,這才有了「區塊鏈」一詞的出現。

區塊鏈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而是一系列技術的集合。

那區塊鏈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呢?我們首先用大家都愛談的戀愛,舉個簡單的例子。建立一個簡單的區塊鏈模型,那麼在這個區塊鏈模型裡面談戀愛將會出現一下情況:

未來所有適齡男女戀愛,結婚的承諾全過程都被其他所有適齡男女共識,兩個人在一起發生的所有故事就會形成區塊。

其他所有男女就是鏈,如果有第三者來插足或自身違背另一半,其他人都能看到,以後就再也找不到對象了。

區塊鏈准確的說就是「全中心」體系,就是鏈上的每個節點都是中心。

試婚男女談戀愛,曬朋友圈,秀恩愛,承諾相愛一生一世並被其他所有適婚男女所知就是區塊鏈的應用。如果有一天某一方違背諾言,不要以為刪除照片就有用,因為樁樁件件都被所有適婚男女記錄在案。

不可刪除,不可更改,這就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什麼通俗解釋,一張圖看懂區塊鏈

區塊鏈是什麼通俗解釋,一張圖看懂區塊鏈

區塊鏈是最近一個比較火熱的話題,很多人都在討論區塊鏈的問題,最近國內也有一些公司開始用區塊鏈的技術開發了一些產品,區塊鏈是用於比特幣的一種底層技術,這正式因為比特幣的大火讓很多人關注到了比特幣,但有很多人對於區塊鏈是什麼還並不了解,下面就給我來解釋一下區塊鏈。

比特幣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數字貨幣,而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就是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計算機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應用模式。區塊鏈就好比是一個大的資料庫賬本,在這個大的賬本上記錄了所有的交易情況,而記錄這個賬本的人跟傳統的記賬有很大區別,傳統記賬通常是由專門的記賬方進行操作,例如淘寶、天貓是阿里巴巴進行記賬的,微信交易是由騰訊記賬的,而區塊鏈是由全民參與記賬,每個參與記賬的人入手都有一個賬本。

舉例來給大家說明,例如A想找B借款1萬元,B想將錢借給A,但是又擔心A借錢後賴賬不還,因此在借錢時會找第三方的公證人,由公證人幫忙B將這筆賬給記下來,這種就是傳統的記賬方式,靠第三方來獲取信任,記賬的賬本是在第三方手中的,這種記賬方式存在第三方篡改賬本的可能性,而去中心話的意思就是在借款時不需要公證人,不需要依靠第三方來獲取信任,去中心化的形勢就好比B給A借錢時,B拿著大喇叭喊」A找我借了一萬元錢,你們幫我記下賬「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拿著自己手上的賬本將這筆賬給記錄下來,每個人都有一個賬本,可以避免賬本被篡改的可能。

什麼是區塊鏈概念?區塊鏈究竟是什麼?三分鍾讀懂!

2019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傳遞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國家要大力發展區塊鏈。之後,區塊鏈簡直就是網紅,大街小巷都飄盪著「區塊鏈「的身影。實際上,很多科技企業早已在區塊鏈技術上布局。

盡管說區塊鏈很火,但是很多人對於區塊鏈並不是很了解。

區塊鏈是什麼呢?

我們先看一下度娘是怎麼解釋的。網路顯示: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為什麼會被叫做區塊鏈呢?

區塊鏈是由一個個的區塊鏈接而成,而區塊是一個一個的存儲單元,記錄了各區塊節點的交流信息,區塊很像資料庫的記錄,每次寫入數據,就是創建一個區塊。而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一個區塊與一個區塊相繼續,形成的結果就叫區塊鏈。

區塊鏈的特點有哪些呢?

區塊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去中心化:在區塊鏈的系統中,每一個節點都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這里沒有中心管制。去中心化很好的建立了彼此之前的信任聯系,盡管沒有一個中央管理機構,但是人們之間可以相互協作相互信任。這主要應用了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

2、開放性: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的人是開放的,除了一些加密的信息不被開放之外,所有人都可以在這里查到數據。

3、獨立性: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4、安全性:區塊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因為區塊鏈系統中大家手裡都是一樣的賬本,如果有人想篡改的話,那麼只有在控制了超過51%的記賬節點,才有可能偽造出一條不存在的記錄。當然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主要是源於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共識機制,共識機制具備「少數服從多數」以及「人人平等」的特點。

5、匿名性:很多人覺得區塊鏈這么開放,這么透明,是不是我們就沒有隱私了?其實不是,雖然說在區塊鏈中的交易信息是公開透明的,但是賬戶的身份信息是被進行加密的,只有得到了授權,才能訪問。

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區塊鏈。

家裡一共三口人,爸爸媽媽和哥哥弟弟。去年的時候,家裡的賬本是由爸爸來負責的,家裡所有的進賬以及支出都是爸爸一個人在負責。

然而雙十一那天,一向節儉的媽媽想在某寶上給自己買一件漂亮的衣衣,一查賬本,發現不對勁兒。按理說除了存銀行和理財的一些錢,家裡的日常消費的的錢的去向都在這個賬本上,但是怎麼看怎麼都不對。有的消費明明沒有,卻被記錄在內。

後來,爸爸主動招供,說是自己忍不住買了一包煙。

後來媽媽改了策略,全家人都記賬,每個月的消費支出大家都記在自己的賬本上。每當家裡產生了一筆交易或者消費的時候,媽媽都會喊一聲,記賬啦,大家就都把交易記載自己的賬本上。這就是去中心化記賬模式,人人都是中心,人人手裡都有賬本。

而之前的爸爸記賬模式就是中心化記賬,如果爸爸一個人想做手腳,很難有人看得出來,而去中心化記賬模式很好的解決了中心化記賬的弊端,如果爸爸想篡改賬本的話,非常難。

比如說,爸爸如果想從賬本里拿點兒錢再偷偷買煙的話,錢的數量是有限的,而想拿錢就得改改賬本,但是光篡改自己的賬本是不行的,他得把包含他在內的三個人的賬本都改掉。而這無疑是比登天還難。

所以,很多次爸爸動了抽煙的念頭之後,但是無奈現狀如此,只得放棄這個念頭。

區塊鏈和比特幣是不是一回事兒呢?

實際上,區塊鏈和比特幣並不是一回事兒,它只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區塊鏈第一個應用的數字貨幣而已。

2008年中本聰第一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隨後幾年,成為了電子貨幣比特幣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為所有交易的公共賬簿。而區塊鏈首先被應用於比特幣。

區塊鏈的緣起是解決信任問題,而且,區塊鏈最成功的一個應用是數字貨幣。比特幣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最成功的一個應用。

區塊鏈的應用有哪些?

區塊鏈的應用其實很廣泛,除了數字貨幣,比特幣未來的應用還是非常廣泛的,區塊鏈技術目前已在不同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商品溯源、版權保護與交易、支付清算、物聯網、數字營銷、醫療等,推動不同行業快速進入「區塊鏈+」時代。

1、支付清算:區塊鏈可摒棄中轉銀行的角色,實現點到點支付,減少中轉費用,加速資金利用率。

2、商品追溯:比如我們在某寶上買一件衣服,我們可以看到這件衣服的前世今生。

3、證券交易:傳統的證券交易需要經過四大機構協調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區塊鏈技術可獨立地完成一條龍式服務。

4、供應鏈:將區塊鏈技術引入供應鏈系統,系統內部同步信息、可做到對各個環節把控,更好的完成分工協作,便於事後追責。

5、知識產權:版權上鏈,我們的攝影作品、音樂作品、文學作品等都會成為我們的信息,信息所有權將得以確認,成為我們的財產。

漫畫圖解什麼是區塊鏈

漫畫圖解:什麼是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英文Blockchain,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資料庫。任何人只要架設自己的伺服器,接入區塊鏈網路,都可以成為這個龐大網路的一個節點。

區塊鏈既然本質是資料庫,裡面究竟存儲了什麼東西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區塊鏈的基本單元:區塊(Block)。

一個區塊分為兩大部分:

1.區塊頭

區塊頭裡面存儲著區塊的頭信息,包含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PreHash),本區塊體的哈希值(Hash),以及時間戳(TimeStamp)等等。

2.區塊體

區塊體存儲著這個區塊的詳細數據(Data),這個數據包含若干行記錄,可以是交易信息,也可以是其他某種信息。

剛才提及的哈希值又是什麼意思呢?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MD5,MD5就是典型的哈希演算法,可以把一串任意長度的明文轉化成一串固定長度(128bit)的字元串,這個字元串就是哈希值。

而在我們的區塊鏈中,採用的是一種更為復雜的哈希演算法,叫做SHA256。最新的數據信息(比如交易記錄)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最終會通過這個哈希演算法轉化成了長度為256bit的哈希值字元串,也就是區塊頭當中的Hash,格式如下:

區塊與Hash是一一對應的,Hash可以當做是區塊的唯一標識。

不同的區塊之間是如何進行關聯的呢?依靠Hash和PreHash來關聯。每一個區塊的PreHash和前一個區塊的Hash值是相等的。

為什麼要計算區塊的哈希值呢?

既然區塊鏈是一個鏈狀結構,就必然存在鏈條的頭節點(第一個區塊)和尾節點(最後一個區塊)。一旦有人計算出區塊鏈最新數據信息的哈希值,相當於對最新的交易記錄進行打包,新的區塊會被創建出來,銜接在區塊鏈的末尾。

新區塊頭的Hash就是剛剛計算出的哈希值,PreHash等於上一個區塊的Hash。區塊體的Data存儲的是打包前的交易記錄,這部分數據信息已經變得不可修改。

這個計算Hash值,創建新區塊的過程就叫做挖礦。

用於進行海量計算的伺服器,叫做礦機。

操作計算的工作人員,叫做礦工。

計算哈希值究竟難在哪裡?咱們來做一個最粗淺的解釋,哈希值計算的公式如下:

Hash=SHA-256(最後一個區塊的Hash+新區塊基本信息+交易記錄信息+隨機數)

其中,交易記錄信息也是一串哈希值,它的計算涉及到一個數據結構MerkleTree。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我們暫時不做展開介紹。

這里關鍵的計算難點在於隨機數的生成。猥瑣的區塊鏈發明者為了增大Hash的計算難度,要求Hash結果的前72bit必須都是0,這個幾率實在是太小太小。

由於(最後一個區塊的Hash+新區塊基本信息+交易記錄信息)是固定的,所以能否獲得符合要求的Hash,完全取決於隨機數的值。挖礦者必須經過海量計算,反復生成隨機數進行「撞大運」一般的嘗試,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的Hash,從而挖礦成功。

同時,區塊頭內還包含著一個動態的難度系數,當全世界的硬體計算能力越來越快的時候,區塊鏈的難度系數也會水漲船高,使得全網平均每10分鍾才能產生出一個新區塊。

小夥伴們明白挖礦有多麼難了吧?需要補充的是,不同的區塊鏈應用在細節上是不同的,這里所描述的挖礦規則是以比特幣為例。

區塊鏈的應用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於2008年提出,而後根據這一思路設計發布了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什麼是P2P網路呢?

傳統的貨幣都是由中央銀行統一發行,所有的個人儲蓄也是由銀行統一管理,這是典型的中心化系統。

而比特幣則是部署在一個全世界眾多對等節點組成的去中心化網路之上。每一個節點都有資格對這種數字貨幣進行記錄和發行。

至於比特幣底層的數據存儲,正是基於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的每一筆交易,都對應了區塊體數據中的一行,簡單的示意如下:

交易記錄的每一行都包含時間戳、交易明細、數字簽名。

表格中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實際存儲的交易明細是匿名的,只會記錄支付方和收款方的錢包地址。

至於數字簽名呢,可以理解為每一條單筆交易的防偽標識,由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所生成。

接下來說一說比特幣礦工的獎勵:

比特幣協議規定,挖到新區塊的礦工將獲得獎勵,從2008年起是50個比特幣,然後每4年減半,目前2018年是12.5個比特幣。流通中新增的比特幣都是這樣誕生的,也難怪大家對挖掘比特幣的工作如此趨之若鶩!

區塊鏈的優勢和劣勢

區塊鏈的優勢:

1.去中心化

區塊鏈不依賴於某個中心節點,整個系統的數據由全網所有對等節點共同維護,都可以進行數據的存儲和檢驗。這樣一來,除非攻擊者黑掉全網半數以上的節點,否則整個系統是不會遭到破壞的。

2.信息不可篡改

區塊內的數據是無法被篡改的。一旦數據遭到篡改哪怕一丁點,整個區塊對應的哈希值就會隨之改變,不再是一個有效的哈希值,後面鏈接的區塊也會隨之斷裂。

區塊鏈的劣勢:

1.過度消耗能源

想要生成一個新的區塊,必須要大量伺服器資源進行大量無謂的嘗試性計算,嚴重耗費電能。

2.信息的網路延遲

以比特幣為例,任何一筆交易數據都需要同步到其他所有節點,同步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網路傳輸延遲的影響,帶來較長的耗時。

幾點補充:

1.本漫畫部分內容參考了阮一峰的博文《區塊鏈入門教程》,感謝這位大神的科普。

2.由於篇幅有限,關於MerkleTree和非對稱加密的知識暫時沒有展開細講,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查閱資料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

⑤ 區塊鏈的區塊是什麼

區塊鏈的區塊是數據結構的核心組成部分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資料庫技術,它的主要特點是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透明性。在這個技術中,區塊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區塊的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區塊鏈中的區塊,是數據的集合。每一個區塊都包含了一定數量的交易數據。這些交易數據在經過驗證後,會被添加到區塊中。每個區塊都按照生成的時間順序,鏈接在區塊鏈上。


2. 結構內容:一個典型的區塊包含三部分:區塊頭、區塊體和區塊鏈接。區塊頭包含了區塊的元數據,如時間戳、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等;區塊體則包含了所有的交易記錄;而區塊鏈接則確保了整個區塊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功能作用:區塊作為區塊鏈的基礎單元,其主要功能是存儲和驗證交易信息。每筆交易在被網路中的節點驗證後,都會被添加到區塊中。一旦區塊被添加到區塊鏈上,其中的交易信息就幾乎不能被篡改,從而確保了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由於區塊鏈是分布式的,每個節點都保存著區塊鏈的完整副本,因此即使部分數據丟失,整個系統也能保持正常運行。


綜上所述,區塊鏈的區塊是存儲和驗證交易信息的關鍵數據結構,確保了區塊鏈系統的安全和可靠運行。

閱讀全文

與區塊鏈交易區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領鯨金融區塊鏈 瀏覽:539
日月信區塊鏈 瀏覽:922
京東加入區塊鏈 瀏覽:593
2017熱詞區塊鏈 瀏覽:721
以太坊的eos發行價 瀏覽:677
以太坊token交易 瀏覽:39
跨國貸款區塊鏈 瀏覽:616
區塊鏈共識層應用層 瀏覽:507
區塊鏈為什麼用代幣 瀏覽:631
報價輸入數字變貨幣快捷鍵 瀏覽:935
朝陽礦池 瀏覽:633
招聘區塊鏈相關 瀏覽:853
公信寶的提升算力的學信網 瀏覽:224
第一行代碼以太坊下載 瀏覽:744
區塊鏈寵物萊茨狗領取 瀏覽:221
數字貨幣2026 瀏覽:717
百度區塊鏈平台狗 瀏覽:544
USA數字貨幣平台可靠嗎 瀏覽:854
區塊鏈100問全集方案 瀏覽:681
區塊鏈低頻交易 瀏覽:218